【摘 要】音樂是傳遞情感的方式,鋼琴演奏是現代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對鋼琴教學中的學生樂感培養路徑進行探索,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音樂的感染力,使中學鋼琴教學獲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中學鋼琴教學;學生樂感;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214-01
一、中學鋼琴教學中的學生樂感培養的現狀
現代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才能,發揮學生的個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現在第二課堂、藝術學校等開設鋼琴教學課程,鋼琴成為中學生培養氣質、全面發展的重要的選擇方式。但現階段的中學鋼琴教學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使鋼琴教學的質量良莠不齊。
(一)教學內容不平衡。在進行鋼琴等級的考核中,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相應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在進行等級考試中并沒有對學生的樂感、樂思作為專業考核的內容,因此教師在鋼琴教學中過分關注演奏技巧的教授,忽視學生樂感的培養,使教學的內容出現的較大的偏頗。鋼琴學習者有許多,而真正的鋼琴家極少,真正的鋼琴家不僅是要掌握演奏的技巧,還能通過鋼琴演奏傳遞出美好的、具有感染力的音樂,充分發揮鋼琴的藝術性。
(二)教學內容選擇不合理。在進行中學鋼琴教學中,忽視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教學,致使教學內容選擇不恰當。鋼琴教學內容比較難懂,中間還穿插中西文化融合的內容,學生的接受度不高,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出現厭學的情況;還有就是中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心理變化較大,一味地進行進行教學,忽視學生的心理,鋼琴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鋼琴教學針對這種情況,要對中學生的對音樂的接受心理進行疏導,主動培養學生的樂感。
(三)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在進行鋼琴學習中,有部分學生是在家長的強迫下學習的,缺乏自覺主動性,在學習中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面對層出不絕的等級考試,鋼琴練習,學生的身心疲憊,還要在意外界的評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壓力可想而知。
二、中學鋼琴教學中的學生樂感培養的重要性
要想使彈奏的音樂具有感染力,獲得大眾的喜愛,首先彈奏者就要具有較強的樂感,充分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和情感走向,在演奏中賦予音樂靈魂,使彈奏的音樂飽滿、充滿情感。
(一)樂感培養能夠激發中學生鋼琴學習的動力。中學鋼琴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樂感的培養,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了解所演奏音樂的內涵,在進行演奏時投入感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情趣,最大化地激發學生對鋼琴學習的渴望,滿足學生在鋼琴演奏上的需求,讓學生感受到鋼琴的魅力。
(二)樂感培養能夠提高中學生鋼琴學習的效果。鋼琴教學不僅僅是對演奏技巧的教授,還要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使學生帶著樂感進行鋼琴練習,提高演奏的水平,融入到鋼琴演奏的美妙世界中去,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培養學生氣質。
三、中學鋼琴教學中的學生樂感培養的途徑
(一)對學生進行聽力練習。進行鋼琴學習的親體就是要具備良好的聽力,這是培養樂感的基礎,聽力不僅聽所學的內容,還通過聽內容來分析音樂的內涵。音樂中的音色、音調、節奏感對于鋼琴學習者都十分重要,在進行鋼琴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析音樂的特色,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學會分析判斷音樂,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練習過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
(二)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中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對于音樂有較為理智的判斷,教師在在進行鋼琴教學中,要著重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鑒賞水平,要讓學生多聽不同種類的音樂,培養學生的樂感,在不斷地判斷鑒賞中提高音樂欣賞水平。同時要求鋼琴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聽力的練習,寫出聽到音樂后自己的感想,并動員家長配合鋼琴教學,在家中也可以進行音樂訓練,使學生獲得連貫的訓練,達到較好的水平。
(三)提高學生的讀譜能力。具備讀譜能力是進行音樂學習的重要條件,樂譜是音樂表達形式的載體,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鋼琴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提高。
(四)擴展學生的想象力。音樂離不開想象,只有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學生的樂感才是充實的,才會對音樂形成較強的認同感,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的培養,進行音樂分析,培養學生的樂感。
四、結語
音樂是傳遞情感的重要方式,樂感則是進行鋼琴練習的必備條件,在進行鋼琴教學中,要將鋼琴演奏技巧與樂感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獲得較深的音樂感觸,彈出具有感染力的鋼琴音樂,使教學的成果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于佳弘.鋼琴教學中學生樂感的培養路徑探析[J].時代教育,2014,(07):125+127.
[2]劉瀟.試論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樂感[J].戲劇之家,2016,(06):108-109.
[3]李佳.鋼琴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樂感能力培養研究[J].音樂大觀,2013,(04):198.
作者簡介:
張妍星(1978-),女,漢族,天津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職稱,研究方向:中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