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虹源++高鑫涔
【摘 要】安德魯·勞埃德·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創(chuàng)作的音樂劇《萬世巨星》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版”的耶穌,即一個近似“搖滾明星”的全新形象。本文研究《萬世巨星》三個影視版本,從影視藝術手法方面分析音樂劇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及經(jīng)典唱段,比較不同版本間的細微改變,并結合各版本相應的社會背景及社會影響,對劇中的耶穌形象進行分析。該音樂劇以宗教經(jīng)典為依托,結合作者自身對搖滾音樂的熱愛,雖注重表現(xiàn)耶穌的人性而非神性,但并非決意顛覆其舊有形象,意在創(chuàng)造宗教流行文化,以新視角塑造救世主耶穌的形象。
【關鍵詞】萬世巨星;耶穌形象;人性;影視;研究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111-03
一、《萬世巨星》(1973)音樂劇電影版
(一)創(chuàng)作背景。20世紀60—70年代,英倫搖滾風頭正勁,披頭士樂隊和皇后樂隊正當紅。美國樂壇同樣掀起了搖滾熱潮,既有鮑勃·迪倫這樣的天王巨星,又有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這樣的著名平臺[1]。那時,《萬世巨星》曲作者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與詞作者蒂姆·萊斯都是青年才俊。1963年12月,鮑勃·迪倫發(fā)行單曲——《上帝與我們同在》。受此啟發(fā),兩人以宗教信仰為依托,結合自身對搖滾音樂的熱愛,創(chuàng)作了《巨星》等幾首主要以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前最后七天的事跡為素材的歌曲,并為測試市場接納度灌錄了概念專輯,市場反應良好,兩人最終基于這些歌曲創(chuàng)作了音樂劇《萬世巨星》。該劇分別于1971年和1972年在美國百老匯、倫敦西區(qū)首演[2]。音樂劇主要以猶大的視角記述耶穌事跡[3],其設定雖存在一定爭議,但觀眾反響熱烈,演出大獲成功。1973年,導演諾曼·杰威森根據(jù)音樂劇拍攝了同名電影《萬世巨星》,電影選角以音樂劇演員為班底。
(二)情景帶入與情境脫離。劇組依《圣經(jīng)》記述,選取朱迪亞沙漠(即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區(qū))搭建布景。電影開場即為定場鏡頭,展現(xiàn)沙漠的風蝕地貌,交代故事的背景環(huán)境。而后,影片攝影使用變焦橫搖手法,鏡頭由茫茫大漠轉(zhuǎn)為搭好的圣殿布景,殿中墻垣殘損、荒草叢生的破敗情景。鏡頭具有強烈的代入感。然而,此時鏡頭再次轉(zhuǎn)變焦距,望向遠方。一輛滿載旅行者的巴士疾馳而來,尾部揚起縷縷煙塵,固定在車頂?shù)氖旨苋绱?,乘風破浪。車門打開,一群衣著時尚的年輕人一擁而出,按照預定的角色選道具、換服裝,逐漸就位。有悖此前的代入感,這些鏡頭顯得與情景脫離,讓人“出戲”。
影視藝術被稱為“第七藝術”,是“以現(xiàn)代科技為手段,以畫面與聲音為媒介,在運動著的時間和空間里創(chuàng)造銀幕形象,反映和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4]。而刻意的出離則違反了這一原則,向觀眾傳達了明確的信息——這部影片只是在紀錄一群年輕人以耶穌生平為藍本排演的一部音樂劇。
筆者認為此處是導演有意為之,以減少影片的爭議。宗教問題一向敏感,基督教內(nèi)部已然教派林立,而耶穌這一形象又存在于多種宗教中,倘若對其生平處理不當,勢必會引發(fā)觀眾的不滿。
(三)耶穌形象。20世紀70年代之前,主流英美影視作品中的耶穌形象較傳統(tǒng),罕有“離經(jīng)叛道”之作。音樂劇也較少結合搖滾等流行音樂形式。本片中的耶穌外貌形象符合傳統(tǒng)標準:蓄須、長發(fā)、白袍、瘦削、相貌威嚴[5],在多數(shù)情節(jié)中顯得嚴肅而憂郁,即使進入圣城時在信徒的歡呼簇擁中露出笑顏,也轉(zhuǎn)瞬即逝。只是,有別于《馬太福音》(Mat5:39):“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zhuǎn)過來由他打”的心存包容,影片中的耶穌總與猶大激烈辯論,以實際行動明確表現(xiàn)出自己的好惡。
(四)耶穌與光。光與上帝密不可分?!秳?chuàng)世紀》(Gen1:1)即有“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笔W斯古丁從神學的角度提出了光照論,“真理以光的形式照耀出來,光照是人類獲得真理的途徑?!盵6]影視作品如《出埃及記》,在呈現(xiàn)上帝降災禍于埃及,夜間殺死埃及各家中長子時,即用游走的光束代表上帝?;浇藤x予耶穌神子的地位,耶穌的影視形象自然也與光密不可分。
眾人雙手舉起,圍繞耶穌回轉(zhuǎn),圍攏又散去。此時鏡頭逆光仰拍耶穌飾演者的背影。他身著亞麻布長袍,雙臂微張揚起,舉頭望天,此后鏡頭轉(zhuǎn)為拍攝演員正面,由近景推向特寫,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現(xiàn)耶穌形象。
此后,影片多次巧用自然光源營造象征寓意:耶穌向眾門徒講道時,利用洞穴布景頂部自然進入的光束,置耶穌于光束照耀之下,以頂光象征其在傳播真理;信眾簇擁,高舉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鏡頭為耶穌逆光剪影,意為萬世巨星,光耀世人;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逆光拍攝近景與特寫鏡頭,以自然光來代替中世紀圣像畫常見的頭后圓形光環(huán),體現(xiàn)耶穌作為“獻祭羔羊”的圣潔無辜。
(五)唱段《圣殿》中的耶穌?!缎录s·馬太福音》(Mat21:12-13)記載:“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里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jīng)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p>
影片基本按此記載進行拍攝。音樂劇的歌詞涉及了在圣殿里飲酒、賭博、賣淫、進行銀錢兌換等罪惡,影片中還添加了軍火買賣、毒品交易等現(xiàn)代罪惡。此時的耶穌極為憤怒,青筋暴起,高聲斷喝,動手推倒了各個攤位。時代不同,罪惡卻相互關聯(lián),時空交錯,場景再現(xiàn),警鐘長鳴。
(六)唱段《客西馬尼園》中的耶穌。耶穌苦苦呼喚眾圣徒之名,怎奈無人應答。耶穌通過異象看到自己將會面對死亡的命運,于是獨自登山,吐露心中困惑,表達自己的不解與憤怒。耶穌在影片中顯現(xiàn)的心理活動基本符合美國著名心理分析醫(yī)生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博士的發(fā)現(xiàn),“臨終病人要經(jīng)過以下五個階段走向死亡:拒絕、憤怒、哀求、沮喪、接受”。[7]這種普遍的心理體驗是“人”的典型特征,而非“神”的特征,影片恰借此表現(xiàn)了人性化的耶穌。
(七)唱段《巨星》。唱段《巨星》是本部音樂劇的基礎與核心,其歌詞內(nèi)容節(jié)選翻譯如下:“如果你事先做好計劃,你本可以做得更好。為什么你選擇了如此落后的時代、陌生的國度?如果你在今日出現(xiàn)你本可以名聞天下,聲震宇內(nèi),公元前四世紀的以色列可沒有大眾傳媒。請不要誤會我,我只想知道,耶穌基督,你是誰?你奉獻了什么?”“耶穌基督萬世巨星,你認為你是眾人評說的那樣嗎?告訴我你對你天界的朋友有何看法。你現(xiàn)在認為除卻自己還有哪個人是上帝的選民?你所在的天界可如佛經(jīng)記載居有佛陀?穆罕默德是真能移山還是形象公關?你真是有意受難死亡還是那只是個失誤?”
歌詞中飽含對世界三大宗教的懷疑精神,借猶大之口,以半認真半戲謔的語氣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質(zhì)疑宗教先知們具有神性、能行神跡的真實性。雖顯得褻瀆神明,卻不無道理,為觀眾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八)爭議。一些宗教團體對本音樂劇及相關影視作品予以譴責。究其原因,引用詞作者蒂姆·萊斯的話來說:“這是因為我們不視耶穌為神,而只是將他視為一個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出現(xiàn)的合適的人。我們基本是嘗試在講這個故事時將耶穌視為一個凡人。我認為這種視角更體現(xiàn)他的偉大之處?!盵8]一些基督徒覺得如此言論是在褻瀆神明,并對劇中對猶大的同情提出了反對,他們還認為劇中一些對于耶穌的批評過于冒犯[9]。同時,根據(jù)《紐約時報》的報道,一些猶太教徒認為這部音樂劇強化了反猶主義。
二、《萬世巨星》(2000)音樂劇攝影棚錄制版
(一)沿襲前作。該版本樂曲與歌詞全部沿襲前作,唱詞未加刪改,只是刪除了該亞法和亞那私下密謀的一小段說明性的對白,使戲劇節(jié)奏更為緊張,整體風格不變。
(二)不同之處與時代特色。官方網(wǎng)站介紹該版為:“對安德魯·韋伯與蒂姆·萊斯的經(jīng)典搖滾歌劇的一次新鮮大膽的改編?!盵3]改編之處重在布景、燈光、編舞、服裝設計和動作設計。該版本放棄了電影版的外景拍攝,轉(zhuǎn)戰(zhàn)室內(nèi),選擇了著名的松林電影制片廠進行拍攝制作。
此外,受到種族平權運動影響,演員選角體現(xiàn)了種族平衡;受恐怖主義勢力抬頭影響,圣殿中行罪惡之事的商販多為戴頭箍、頭巾、手持武器的阿拉伯人。
(三)布景。影片片頭,鏡頭以橫搖為主,以涂鴉墻為背景,展現(xiàn)幾位身著街頭青年服飾的門徒。涂鴉墻上滿是“自由”等字樣,意在以流行街頭文化反映宗教價值觀。
主布景沿用圣殿不變,主要改動在細節(jié)之處。舞臺添加臺階,增加高度差,使之有縱深感;舞臺增加攀登梯、升降臺等,便于人物快速移動。猶大對于耶穌與其他門徒常常是先冷眼觀察,再滿懷憤慨,走進團體發(fā)生沖突,舞臺布置十分有利于猶大等演員的走位。
該片充分發(fā)揮了攝影棚室內(nèi)拍攝的優(yōu)勢,以封閉、局促的空間,飽和的鏡頭畫面來表現(xiàn)耶穌在受審等困境中的強烈壓迫感。猶太祭司、彼拉多的房間均為四面封閉,儼如監(jiān)牢,耶穌往往孤身一人,鏡頭俯拍,展現(xiàn)出壓抑與絕望。
(四)燈光。燈光拼成的十字架光耀舞臺,耶穌利用升降臺徐徐降下,十字架恰為逆頂光;暗處,猶大在舞臺上行走,若有所思。一明一暗,強化兩人在劇中作為正面人物與反面角色的沖突對立,點出了耶穌的神性,同時,背光使耶穌輪廓分明,降下時影子恰好遮住猶大,這體現(xiàn)了兩人之間的關系,并暗示猶大心中的不滿情緒。
猶太祭司所處的房間暗如地牢,只有側面高處開的幾個小窗攝入光束,微光暗影,凸顯了人物陰險的性格。為了進一步強化這種印象,影片在拍攝諸位祭司時運用了底光,充分營造出人物陰騭、狡詐的形象。
影片還巧妙使用方便的移動光源——手電筒。手電成為了猶太教信眾與羅馬巡邏士兵的標準配置。一群人舉著手電筒對準耶穌,光線強烈,異常刺眼。這些不時搖動的小光源散開時,鏡頭中出現(xiàn)光暈,渲染恐怖氛圍;耶穌又像在鎂光燈下應答記者刁鉆問題的明星,又像候?qū)彽囊煞浮?/p>
(五)編舞與人物動作設計。受限于室內(nèi)的封閉空間,版本的編舞相對簡單,但仍在唱段《希律王之歌》等處功勛卓著,加上音樂的烘托,該唱段中的耶穌仿佛突然進入了卡巴萊歌廳。該版的人物動作設計趨于激烈,特別是在表現(xiàn)猶大與耶穌、猶大與抹大拉的瑪麗亞等人物之間的沖突時,人物在言語沖突外有明顯的肢體沖突,人物情感外顯,更具舞臺張力。
(六)道具。在《耶穌必須死》的唱段中,身處密室的猶太教祭司們可通過閉路監(jiān)控電視觀看到耶穌及其信徒的活動情況,展示新時代無處不在的監(jiān)控網(wǎng)絡。《萬世巨星》的唱段,猶大手持話筒開始演唱,舞臺上多了一群肩扛攝像機、手舉收音話筒的人,似乎在對這一事件進行報道,新時代發(fā)達的媒體終于在劇中現(xiàn)身。
三、《萬世巨星》(2012)音樂劇巡回演出現(xiàn)場版
(一)搖滾元素。本版為搖滾音樂劇巡回演出現(xiàn)場版。吉他樂手現(xiàn)場伴奏,猶大等門徒服裝均為搖滾青年風格,該版特別強化了劇中的搖滾元素。
(二)全明星陣容。托尼獎得主蒂姆·明欽飾演加略人猶大;前流行音樂偶像團體“辣妹”組合的成員玫蘭妮·切斯霍姆飾演抹大拉的瑪麗亞;著名廣播DJ兼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克里斯·莫里斯飾演希律王;耶穌的飾演者本·福斯特則是2012年英國獨立電視臺《巨星》海選節(jié)目的冠軍[3]。
(三)時尚元素?!度f世巨星》已在全球四十二個國家內(nèi)進行了專業(yè)的制作與演出,其門票及影音產(chǎn)品總計收入2.05億美元。[3]本部音樂劇演出至今仍長盛不衰,并同時演出倫敦西區(qū)版、百老匯版和舞臺巡回版三個版本,核心在于與時俱進,講述最為時尚的耶穌故事。
仔細觀察便不難發(fā)現(xiàn),該版本中的時尚元素、時代元素隨處可見。影片開場即通過大屏幕播放記錄世界各地街頭暴力示威的新聞視頻;耶穌被捕后身穿橙色囚服,有流行文化的象征;劇中多處可見現(xiàn)代電子設備;唱段《希律王之歌》中,耶穌坐在嘉賓席上,大屏幕顯示“耶穌是騙子還是彌賽亞”的“觀眾投票結果”;“關注十二門徒”這樣的常用于社交網(wǎng)站話題的字樣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等等。這些細節(jié)讓觀眾倍感有趣,活躍了現(xiàn)場氣氛,也打造了一個時尚的耶穌形象。
四、《萬世巨星》系列影視作品中的耶穌形象綜述
關于耶穌基督一志論抑或兼具人神二性的爭議自古有之,教廷曾召開如拉特蘭會議[10]等宗教會議討論這一問題。此后,認可耶穌兼具人神二性的基督學逐漸占了上風,觀點在西方國家受到廣泛認可。
《萬世巨星》系列影視作品中的情節(jié)基本參照《圣經(jīng)》而更強調(diào)耶穌人性化的一面。詞作者萊斯在字里行間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間,也頗為符合近年來對宗教進行合理質(zhì)疑的思潮。曲作者韋伯熱愛搖滾音樂,在創(chuàng)作之初即將本劇定義為搖滾音樂劇。本劇并非決意讓觀眾顛覆舊有的基督教形象,而是有意以最新潮的形式講經(jīng)典的耶穌故事。正如詞作者蒂姆·萊斯所說:“我們基本是嘗試在講這個故事時將耶穌視為一個凡人。我認為這種視角更體現(xiàn)他的偉大之處[8]?!庇矛F(xiàn)代視角來看,耶穌的生平與當今的明星本就有很多相似之處。人性耶穌的角度終歸更貼近于觀眾,音樂劇經(jīng)久不衰也更有利于傳達耶穌基督為“萬世巨星”的信息。
參考文獻:
[1]張冬梅.韋伯音樂劇的音樂藝術特征研究——以三部音樂劇的經(jīng)典唱段為例[D].保定:河北大學,2011.
[2]遇平,侯君男.論韋伯音樂劇《耶穌基督萬世巨星》中的搖滾元素[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0(96).
[3]Jesus Christ Superstar Offical Website[Z].
[4]章柏青,吳明,蔣文光.藝術詞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5]黃磊.1970年代以來“耶穌電影”的后現(xiàn)代創(chuàng)作[D].南京師范大學,2011.
[6]趙敦華.基督教哲學一千五百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吳越.臨終關懷先驅(qū)伊麗莎白[N].中國婦女報,2004-3-20.
[8]Time Magazine.1970.
[9]Church F F P.Some Things To Consider Before You Attend Jesus Christ Superstar[Z].2015.
[10]休謨.英國史Ⅰ:羅馬-不列顛到金雀花王朝[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45-46.
作者簡介:
賈虹源(1995-),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在讀;
高鑫涔(1995-),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在讀。
指導教師:王廣州(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