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材 鋼琴基礎簡易伴奏片 63793804號
方京英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學前教育鋼琴教學,首先提出鋼琴集體課教學與鋼琴小組課教學的相關定義,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利弊分析,提出“1+1”改革模式的建立和相關實踐,希望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程,形成更多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鋼琴集體課;鋼琴小組課;改革
中圖分類號:J6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197-01
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越來越多,教學資源也越來越緊張。怎樣才能更好地有效教學?首先,我們對比一下鋼琴集體課教學與鋼琴小組課教學的利弊。
一、鋼琴集體課
(一)鋼琴集體課的定義
鋼琴集體課是指一名教師在鋼琴課堂上通過數碼鋼琴教授30人及以上的學生。
(二)鋼琴集體課的優點
(1)教師教學更高效。教師不用重復講課,緩減了每周上課的壓力,有更多時間用于備課和科研;其次,受眾面更廣,教師的一次上課可以讓幾十位學生同時接收到相同信息,教學資源得到了較大運用;最后,在完成一些合奏、視唱訓練時,由于人數較多,整體效果也會更明顯一些。
(2)學生學習更高能。學生通過課堂,接收到相同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帶來教育的公平;其次,學生通過交流、互動,形成生生之間的亞環境,他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比較來促進自我的提升;最后,合奏、共同視唱等訓練不僅鍛煉了他們聆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合作的意識。
(3)教學資源的優化。隨著當前高校的擴招,集體課的模式節省了大量的教學資料,主要表現在集體課教學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利用了教學資源,很好地做到了資源優化。
(三)鋼琴集體課的缺點
(1)個體關注不足。由于上課人數的原因,教師不能一對一聆聽和指導,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個體關注是不足的。由于教師更多關注整體的平均水平,學生的個性很難體現,個人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約束和限制。
(2)教學內容的限制。教師在教學內容上要縝密組織,教學進度跳動太大或太小都將限定學生的學習。
二、鋼琴小組課教學的特點
(一)鋼琴小組課的定義
鋼琴小組課是指在鋼琴教學中分成小組進行教學,一般是由7—10名學生一起上課,教師一一指導。
(二)鋼琴小組課的優點
(1)教師更好地關注個體。小組課中學生依次在教師那里還課,可以讓教師關注到個體的問題。
(2)學生在比較中觀摩學習。在一個學生還課時,其他學生可一起觀摩討論,不僅僅學習了專業技術,還了解了教學過程,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教學內容的層次性
教學內容不完全是一致性原則,允許個體通過努力來調整和學習,教學內容可根據學生的還課情況制定。
(四)鋼琴小組課的缺點
(1)教學效率相對較低。教師在小組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可能在每組中不斷重復,增加了教師負擔,教學資源和分配不太合理,效率不高。
(2)教學模式單一。由于教學模式基本上就是“彈—講—改”,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枯燥,這使得整個課堂缺乏活力。
三、學前教育鋼琴教學“1+1”改革模式的初探
(一)“1+1”改革模式的建立
從以上集體課與小組課的利弊分析可以看出,一味地堅持小組課,或盲目地執行集體課,都是不可行的。重慶文理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從2010年開始改革建立了“1+1”教學模式,第一個“1”代表的是以小組課或集體課中的一種模式為主,而另一個“1”則代表微嵌入課程,用于補充和優化。
(二)“1+1”課程模式的實踐
課程是選擇集體課還是選擇小組課,這個“1”主要是由課程性質來決定。以重慶文理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琴法課主要分為:鋼琴基礎入門、鋼琴中高級作品演奏、幼兒歌曲自彈自唱、幼兒歌曲創作和即興伴奏等。首先,筆者通過實踐發現鋼琴基礎入門比較適合于集體課,因為它是鋼琴學習的初級階段,有大量基本理論和基本功練習要實踐,識譜、坐姿、手型等基礎知識不用分小組一遍遍重復。同樣,兒歌自彈自唱也適合于集體課。
因此,教師可以在集體課中加入小組課概念,進行分組教學,在完成某些比較難的作品時,教師將相關技能教會每組組長,課后由組長再去教其他組員。同時,也可以在小組課中期或后期各安排一次集體課作為觀摩和學習,加強生生互動。
總之,集體課和小組課是目前學前教育專業主要的兩種上課模式,根據課程性質,任選其一都是不足或不夠的。當選擇一種模式為主,同時將另一種模式的概念互補進來才能真正地實現課程的優化,這樣的“1+1”改革模式希望可以帶來更多更新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張丹曄.高等師范鋼琴基礎課[J].鋼琴藝術,2005(3).
[2]郭世明.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C].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