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琰
【摘 要】習慣,是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優秀與習慣相隨,一個人是否擁有良好的習慣決定了他是否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小班幼兒就幾乎是一張白紙,來自不同家庭的他們擁有不同的教養背景和行為習慣,但這樣的習慣是不扎根的,是可以改變的。這就需要我們幼兒教師對他們的各種習慣加以培養,助其養成正確良好的習慣。如何利用多媒體豐富多樣、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促進小班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班幼兒;習慣養成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229-01
一、信息技術來幫忙,培養幼兒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我幾乎每天都要和我們班的孩子重復好幾遍。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首先幼兒要有自己主動動手的意愿,其次要掌握做事的技能。對小班的孩子來說,形象直觀的圖片、視頻無疑是他們最容易接受的,那么教師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培養幼兒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呢?
(一)妙用卡通人物,激發“小皇帝、小公主”的動手意愿。小班幼兒年齡小,又是剛剛離開家,進入集體生活,長輩對他們的包辦情況比較嚴重。這樣的包辦讓孩子們習慣了別人替他完成一切,習慣了什么都不用管。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幼兒的思想扭轉過來,讓他們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這樣才是好孩子。這時候,枯燥的說教無疑是不適合小班幼兒的,可以利用孩子們喜愛的動畫形象來引導孩子。
例:妙用PS技術。
以巧虎找朋友合照的游戲激發幼兒自己吃飯的意愿,教師出示巧虎圖片說:“小朋友們,昨天巧虎給我打了個電話,說他最喜歡和能自己吃飯的寶寶做朋友,你們誰是巧虎的好朋友呢?我要和會自己吃飯的好朋友拍張合照。”利用PS技術合成一張和巧虎的合照,將其送給自己吃飯的孩子,他們該多高興啊!相信這樣一來,其他孩子們也一定都愿意自己動手吃飯了。
(二)直觀形象的圖片、視頻呈現自理技能,吸引幼兒學習掌握。圖片、視頻以它們鮮艷、漂亮、靈動的特點吸引著小班幼兒的目光和注意力,這樣的呈現方式不僅形象直觀、簡單易懂而且幼兒更感興趣,自然也就學得更快。
例1:妙用貝瓦兒歌培養用餐習慣。
動畫中輕快的音樂、可愛的卡通形象都能很好地吸引幼兒。兒歌中說道:“香噴噴的飯菜寶寶真喜愛,小飯碗要扶好小勺手中拿。寶寶吃飯不用喂,全都吃光不浪費。一口飯呀一口菜,啊嗚啊嗚吃飯香。”兒歌將吃飯的要領:扶好飯碗、拿好勺子、不浪費、一口飯一口菜,悉數闡明,淺顯易懂又朗朗上口的歌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餐前播放十分適宜。
例2:妙用照片掌握穿、脫衣物技能。
尤其在冬天,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穿脫衣服是一件老大難的事兒,常有幼兒脫著脫著就把自己“困”在了衣服里。這時候,不妨請能自己穿脫衣物的幼兒拍攝穿、脫衣步驟圖,一來激發了幼兒向小榜樣學習的意愿,二來照片直觀易懂的特點也能很好輔助幼兒掌握穿、脫衣物技能。
二、信息技術來督促,培養幼兒穩定有序的常規習慣
電腦、手機中有許多小工具,它們看似稀松平常,但只要你有心,便可以為你所用,輔助良好常規的建立。
例:妙用錄音功能培養幼兒安靜閱讀。
小班幼兒常規還未徹底養成,在進行繪本閱讀時,首先我請孩子們觀看了一段讀書館閱覽室的錄像,引導孩子們觀察發現,大人看書時都是很安靜的,墻上還貼著一個大大的禁止交談的標志呢。接下來,我提議我們也來辦一個閱覽室,請電腦里的錄音機做管理員,看看誰能安安靜靜地閱讀十分鐘,孩子們都很高興地答應了,看起了繪本。十分鐘過去了,我請孩子們一起聽回放。大部分的孩子們有了錄音機這個“管理員”的督促,都能安安靜靜地閱讀,我給這部分孩子頒發了文明閱讀小能手的貼紙,其他沒拿到的孩子急了,跟我提議還要再來一次,下一次一定能安安靜靜地看書!這不,錄音機發揮了它應有的魅力。
三、信息技術來吸引,培養幼兒安靜專注的傾聽習慣
(一)利用課件巧妙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要培養幼兒安靜傾聽的第一步就是要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課件中巧妙的動畫效果和直觀形象的圖片、視頻比起教師干巴巴的講述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例:在小班語言活動《報紙上的洞》中,制作FLASH動畫,呈現丑小兔窗外的風景,這時候幼兒一邊欣賞FLASH,一邊安靜傾聽老師講述故事。
(二)利用有趣的多媒體游戲培養幼兒專注傾聽的習慣。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一些有助于幼兒養成安靜傾聽習慣的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傾聽。久而久之,對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養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例:利用SMART軟件制作《聽聲音猜樂器》游戲,用氣球遮蓋住樂器,幼兒傾聽音樂并猜測后,點破氣球,出示答案。在游戲中,幼兒感受了游戲的快樂,也在辨別樂器音色的過程中,逐步地養成了安靜、專注的傾聽習慣。
靈活妙用信息技術,促進小班幼兒各方面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法。信息技術的靈活多變值得我們不斷探究、不斷實踐,將其價值最大化地挖掘出來,為有效促進小班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