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

      音樂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08月02日 03:29

      胡水靜

      摘 要:梨園戲是福建泉州的一個傳統劇種,有著八百多年的歷史。2014年,泉州的梨園戲劇團帶著他們的經典劇目《董生與李氏》來到歐洲巡演,以其最簡單、最傳統的表演方式贏得了歐洲觀眾的高度贊譽。這一現象,對于研究當代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化舞臺的呈現方式,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范例。通過梨園戲在歐洲的成功巡演,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而西方觀眾對中國戲曲藝術的欣賞和認可也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對外傳播多了一份自信,這份文化自信正是當代藝術家對中國傳統文化堅守的價值體現。

      關鍵詞:梨園戲;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化;文化堅守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2-0013-02

      一、前言

      2014年6月,法國《世界報》、《進步報》、《快訊報》、《費加羅報》等法國權威媒體,紛紛對梨園戲進行了長篇的報道。6月6日,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在巴黎MC93劇院拉開法國巴黎、里昂、希臘雅典8場商業巡演的帷幕。古樸動聽、優美婉轉的音樂響起,500多人的劇場幾乎座無虛席,簡潔的舞美設計,讓觀眾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表演者身上,兩個小時的演出,觀眾長達十幾分鐘久久不停的掌聲,應該是對劇團主創最大的肯定。①

      梨園戲是孕育于中國泉州的古老劇種,泉州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之一,宋元時期泉州的刺桐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世界第二大港口,因此泉州成為中國最早面向世界的城市之一。跨越千年的歷史,今天作為宋元南戲一脈相傳的泉州梨園戲以最傳統的戲曲舞臺表演方式呈現在歐洲人的面前,引起了歐洲藝術界和劇場觀眾的一致好評。在當下大力推動國際間文化合作、交流和文化創新、發展的背景下,梨園戲《董生與李氏》在歐洲的成功巡演給予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讓我們更加理性和冷靜地思考中國傳統戲曲的文化價值和市場定位。

      當下,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范圍內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中國的文化演出團體也加快了文化輸出的步伐,中國元素、中國符號隨著文化的國際化傳播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據統計,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每年在境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數百座城市舉辦各類演出、展覽和綜合文化活動五千多場。而在法國巴黎的中國文化中心每年也邀請了數百個文藝團體赴歐洲進行文化交流演出。那么,在走上國際舞臺、面對國外觀眾的同時,我們傳遞什么,表達什么?用什么樣的呈現方式去傳遞中國的形象?

      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用最純粹而古典的東方藝術表現方式詮釋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主演曾靜萍在演出后深有感觸地說:“越簡潔越好,越中國越傳統越好,做到極致的時候他們最欣賞。不是光梨園戲好,只要是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精致、細膩和完美都會征服所有的外國人。”

      二、國際化呈現中傳統文化的堅守

      在歐洲人眼里對于中國的戲曲藝術并沒有劇種的概念,他們只有好演員和不好演員的概念。法國MC9劇院經歷、 法國著名導演、藝術總監帕切克·索梅爾在看完《董生與李氏》后感嘆道:“這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好的戲之一,如果我沒有把它推往歐洲,我終生遺憾。”也正是機緣于此,促成了梨園戲的歐洲巡演。

      梨園戲的發展離不開豐厚的文化積累,一個是扎根在中國戲曲這個土壤,扎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土壤里面。中國傳統文化如果沒有滅亡,戲曲就不會滅亡。而且傳統文化傳承地越好,中國戲曲的處景就會越來越好。所以,這是我們需要堅持的。第二扎根在閩南地區,在泉州。因為八百年來泉州養育了梨園戲,也保護了梨園戲,使它能夠生存,所以它今天應該扎根在泉州這個土壤里面。

      梨園戲是產生于南宋,經歷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將近八百年的歷史。所以,從這個劇種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典戲劇發展的一個軌跡,因為泉州特殊的歷史和地理位置,梨園戲得以比較完整的保留下來。劇種現存的八十幾個傳統劇目,大部分是宋元南戲的舊片,因此,戲曲界把梨園戲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梨園戲好的一點就是它保留了很古老,很純粹的,很實在的藝術一直在感染一波一波的人。而一代一代的梨園戲藝術家,在泉州這個文化土壤的滋養下,心特別靜。在現在整個文化氛圍顯得很浮躁的情況下,能進入很安靜的藝術創作領域里,特別少。剛好梨園戲就是這點在取勝。

      《董生與李氏》曾榮膺2003-2004年度中國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由曾獲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著名編劇王仁杰編寫,劇中主角李氏由曾兩次獲得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項“梅花獎”、“文華表演獎”獲得者曾靜萍出演。該劇講訴了一個古代私塾先生與鄰居寡婦的情感故事,從員外的臨終托付,到兩人的日久生情而“監守自盜”展現了一個古典而戲劇性的情感故事。在舞臺表演形態上以極具中國古典美學特征和傳統戲曲演出風格,成為一出在當代戲劇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戲劇精品。②

      在法國里昂的古羅馬劇場演出結束時,每個觀眾把自己的坐墊扔向舞臺,這是古劇場的一個傳統,扔越多表示越尊重,越喜歡。歐洲觀眾對演出的呈現出的熱情,是對中國戲曲最好的肯定。演出結束后,“富爾維耶之夜”藝術節經理多米尼克·德羅曼先生來到化妝間,興奮地對正在卸妝的梨園戲演員們說:“你們今晚的演出非常成功,毫無疑問,八百年的梨園戲徹底征服了兩千年的古羅馬劇場!”在這一刻所有的演員心里都被感動著,這一幕一輩子記得。這就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是中國戲曲的驕傲。

      三、國際化呈現中的差異性互補

      中西文化的差異性造成了中西方藝術上有著明顯的不同,西方在現代戲劇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在舞臺、燈光、置景及技術手段的運用都要比中國發展地更快,目前中國戲劇中的舞臺裝置還是在沿用和學習西方戲劇的一些理論,所以在中國的戲劇表演中,如果只是在舞臺上堆砌很多現代舞美的東西,對于西方藝術界來說,并不稀奇,因為這是我們學他們的。反而是中國戲曲一些傳統的通過肢體去描述場景,去營造那些空靈的意境的藝術表現方式,恰好是他們很欣賞并希望學習和借鑒的。

      梨園戲的美除了唱腔非常優美、古樸以外,它的表演,十八步科母,那是別的劇種所沒有的。國內很多戲曲界同行,一看到梨園戲的表演都非常驚訝。國家話劇院的副院長王曉鷹看完《董生與李氏》,他說:我想不到有這么一個劇種會那么細膩,會那么細膩的把人物心理活動,看到曾靜萍手指頭的變化,通過她的手指頭,通過她的臉部表情,通過她的腳步表現得那么淋漓盡致,這的確是我們國內其它劇種所沒有的,它體現了我們中國古典美學的綜合之美,和諧之美,或者說中庸之道。

      法國里昂的著名導演格雷高爾·英戈爾德看過梨園戲后,他發現原來戲劇的肢體動作能夠做到這樣,這是他沒有想到的,看過《董生與李氏》后,經過同劇團協商,他準備帶兩個年輕的法國導演和一波年輕的法國演員來學梨園戲片段,學習梨園戲的肢體。他希望通過學習中國戲曲的肢體語言,回到歐洲豐富歐洲戲劇肢體動作,使之更加靈活,更能達意。這是中國戲曲對整個歐洲藝術界的影響。

      在劇團出國巡演之前,對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欣賞習慣的不同,每個演員心里都是忐忑的。因此,劇團對每一個演出細節都做了精心的斟酌和準備,并特意從法國邀請了燈光設計師來參與整個燈光的設計工作。對于燈光,歐洲人的眼睛不適應我們的光感,中國的舞臺燈光效果對歐洲人來說比較刺眼,中國人喜歡比較鮮艷的色調,而歐洲的舞臺燈光總體效果則偏暗,而恰好是這種暗的處理,有時觀眾不會全部去看一個演員的表情,他就會用眼睛去關注,關注演員身上的感覺,猜測演員表情的空間,從而產生很多想象的空間,這樣的燈光留給演員的空間蠻有韻味的。在合作中,歐洲的藝術家有些建議是非常好地,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對于藝術的觀念也會有所區別,有時候他們的點子是我們的文化所沒有想到的,這種東西是可以互補的。因此,在國際文化合作和交流中,我們要選擇性地吸收國外優秀的經驗,在國際化呈現中考慮國外觀眾的欣賞習慣,從而豐富和完善我們的藝術作品。選擇的關鍵是我們的戲曲創作的標準在哪里,心里要有數,對中國傳統藝術的標準心里要有一桿標尺,有了標準心里就不慌。

      四、國際化呈現中的文化自信

      文化的自信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源于對本體藝術的傳承和積累。另一方面來自于觀眾的認可。

      中國傳統的戲曲,有幾百種之多,留傳了幾千年之久。在中國社會動蕩,各種文化的毀滅、摧毀過程中,包括戰爭中,這些藝術門類都沒有滅亡。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支撐著中國優秀的戲曲文化一代代地傳承到今天,這來源于它的藝術魅力,來源于一代代藝術家地堅守和積累。這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也是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戲曲藝術自信的來源。

      在中國戲曲國際化呈現中,語言障礙是一定會有的。但是,梨園戲劇團的曾靜萍團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有一點我特別自信的是,一個好的藝術品種,它不會受距離或者受國界的影響。人的文化背景不一樣,但是人的感情是一樣的,有愛、有恨、有審美、有丑惡。我帶著梨園戲走過的國家,從來沒有人不喜歡梨園戲,所以我對梨園戲,對它的傳播是充滿信心的。”就是因為熱愛,梨園人對自己的劇種充滿了自信,也正因為這份自信在面對歐洲觀眾時,那種由戲里戲外透露出的自信和淡定,對角色的投入深深吸引了歐洲的觀眾。法國優秀青年編導大衛·勒斯科、原法國科學研究院表演藝術系主任貝爾里斯特·比康瓦連等文藝界人士紛紛對梨園戲的經常演出給予很高的評價。

      一個優秀的劇種最重要的是劇種的傳承,把優秀的東西傳下來,在傳承的過程中還得傳承得好,傳承得準確,才能夠對優秀的傳統戲曲財富有一個比較到位的呈現。這也是梨園戲從建團以來一直在努力的方向。2011年起,劇團給所有演職人員下達了年度考核指標,每年每人至少完成一個傳統劇目或折子戲的整理和排演。這是壓力也是動力,正是這樣的積累才賦予了梨園人在舞臺上的那份從容和自信。

      梨園戲在歐洲的8場商業巡演,場場爆滿,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給予了演員最高的禮遇,這是對中國藝術的尊重,是對中國傳統戲劇藝術家的尊重,有了這份經歷,梨園人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于自己所熱愛和堅守的戲曲藝術更是充滿了自信。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透露,計劃2014年至2018年連續五年,與法國MC93劇院合作,在歐洲進行推廣巡演。繼《董生與李氏》之后,還將陸續推出《節婦吟》、《大悶》等梨園戲經典劇目。目前已收到俄羅斯莫斯科“契訶夫藝術節”等歐洲著名藝術單位的2015年度巡演邀請。③

      梨園戲的美在于它延續了中國古典藝術的精華,和那份帶有鄉土氣息的韻味。它的藝術表演中有著非常鮮明的中國印記,這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在國際化呈現中最為重要的支撐。在保持劇種特色的基礎上兼容并蓄,選擇性地吸收國外的藝術經驗,適應國際化傳播中不同區域人群的欣賞習慣,從而讓外國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國的傳統藝術。這也許就是泉州梨園戲《董生與李氏》歐洲成功巡演帶給我們的一點啟示。

      基金項目:2016年泉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泉州梨園戲的國際化傳播》(項目批準號:2016D34);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從梨園戲的國際化傳播看中國傳統戲曲的傳承教育”(立項批準號:FJJKCG16-333)

      注釋:

      ①張云茜.梨園戲原滋原味走出國門《董生與李氏》唱響巴黎[N].歐洲時報,2014-06-11.

      ②陳云升.試論《董生與李氏》的創作成就[J].當代戲劇,2012(01):19-20.

      ③張素萍.梨園戲傾倒雅典藝術節,歐洲巡演以《董生與李氏》收官[N].泉州晚報,2014(06).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梨園戲 東西 雅典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杨晨晨脱得一二净无内裤全身|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日本乱人伦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 国产精品一区亚洲一区天堂|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2016天天干|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蜜桃成熟时无删减手机在线观看 |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色宅男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毛片a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蜜汁肉桃h全篇|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男女性接交无遮挡免费看视频| 伦理片中文字幕2019在线| 欧美性生交xxxxx丝袜|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sss日本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资源站|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老子午夜精品我不卡影院| 国产大片b站免费观看推荐| 美女大胸又爽又黄网站| 免费超爽大片黄| 欧美性猛交xxxx|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