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從魏晉文化背景談《聲無哀樂論》的產生

      音樂
      戲劇之家
      2017年08月02日 17:29

      蘇婷

      【摘 要】本文從魏晉文人的思想狀態(tài)入手,對魏晉時期在音樂思想上最具代表性的嵇康及其所著的《聲無哀樂論》進行探討,重點探究“聲無哀樂”這一音樂思想的產生。

      【關鍵詞】魏晉時期;嵇康;聲無哀樂論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2-0044-01

      關于音樂的美,中國從古至今有很多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側面進行過大量的分析研究。中國的歷史發(fā)展總是呈“分而合,合而分”的周期性變化,每一次的“分”,都意味著文化又經歷了一次多元化的發(fā)展;每一次的“合”也同樣意味著會喪失一些獨特的文化特征。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可以說是政權更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的文化發(fā)展也受到政權交替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道教的蓬勃發(fā)展、以道教思想為框架的玄學之風的盛行、佛教的傳入、波斯希臘文化的滲入等,這是在大小三十多個王朝政權的交替興滅下,多種文化因素相互交融、滲透的結果。在戰(zhàn)亂頻發(fā)、民不聊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門閥制度的阻礙,使得很多寒門文人失去了入仕參與政治的機會。生活在亂世之中的人們尤其是掌握知識的文人,對于政治的熱情已經冷卻了,在眾多的身不由己中,唯有思想是自由的,是能夠由自己掌握的。這一時期的文人大都珍視生命,厭倦嚴酷的政治斗爭,于是文人的思想開始發(fā)生變化。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最動亂的時代,但文人的思想卻是最自由、最富有智慧、最放達的時期,擺脫了兩漢以來儒學的傳統(tǒng)束縛,魏晉文人進入了一個思想解放、覺醒、個性張揚的時代。在這一時期的文人敢于直面現(xiàn)實并積極主動地去描繪社會現(xiàn)實、個人情感,敢于追求人生價值。

      生活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嵇康雖曾官至中散大夫,后半生卻過著樹下鍛鐵、灌園種菜、采藥游山、彈琴詠詩的隱逸生活。他既是魏晉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同時也是杰出的音樂家,他所作的古琴曲《長清》、《短清》、《長側》、《短側》被譽為古琴《嵇氏四弄》。他還著有《聲無哀樂論》、《琴賦》兩篇論著。這些都說明嵇康是熱愛音樂的,并且嵇康是一位技藝超群的古琴演奏家和琴曲創(chuàng)作者,他對音樂的美的理解比一般人更加深刻,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并不是在反對音樂。在《聲無哀樂論》中,嵇康提出了兩個重要的論點:一是人們享受音樂的欲望,不能夠毫無節(jié)制,而是應該有所節(jié)制。這一點,與嵇康所崇尚的道教在音樂方面的思想一樣,如《道德經》中就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的說法。老子作為道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倡導以“自然法則”為原則,他并不反對適度地欣賞音樂,只是反對無節(jié)制地沉溺于享受音樂。對于這一點,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幾乎完全贊同。二是人們對音樂一定要區(qū)別出淫聲和正聲。嵇康認為正聲是有節(jié)制的,是和諧、平和的“可導之樂”,能夠移風易俗;而淫聲是無節(jié)制、不平和,會使人神智受到迷惑,不能夠移風易俗。所以人要欣賞好的“正聲”,而要摒棄令人迷惑的“淫聲”。

      魏晉時期,當權者對學術的干預相較之前弱化了,這使得這一時期成為了諸子百家之后中國的第二個哲學時代,產生了一批魏晉文人名士,他們試圖尋求順勢應變的處世之道,將儒學從漢代經學體系中解放出來,將《老子》、《莊子》、《周易》作為發(fā)揮辯論的思想基礎,形成了“高人樂遺世,學者習玄虛”的清淡玄理風尚,同時也展現(xiàn)了“越名教,任自然”的社會姿態(tài)。由于社會動蕩不安、政治黑暗、文化轉型使得入仕失意的文人寄情于文學、藝術,其中“竹林七賢”、蔡邕、蔡琰等一批文人音樂家開始活躍起來。他們都具備很高的音樂天賦和才能,多數都善彈古琴,但都不以音樂為職業(yè),有的還在音樂創(chuàng)作及音樂理論上頗有建樹,也都具有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操。嵇康也是如此,雖然同大多數魏晉文人一樣遠離了政治,但他仍然對國家的發(fā)展有所擔憂,他反對司馬氏專治,并最終因司馬氏黨羽鐘會的讒言,被司馬昭下令處死。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魏晉文人雖對政治疏遠,但仍然因為無法入仕施展政治抱負而忿恨,所以借由文學、藝術的形式來施展才華以抒懷,這樣的情緒便體現(xiàn)在了他們的作品當中,并為文學、藝術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在音樂藝術的傳播和音樂思想的發(fā)展上,魏晉時期的文人音樂家都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嵇康最具代表性。他認為“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所著《琴賦》,極力推崇古琴藝術,并高度贊頌音樂之美。《聲無哀樂論》一文,以“秦客”和“東野主人”之間的八次問答辯論的方式,來反復論證“聲無哀樂”的觀點,實際上是表達他所認為的“音樂應該擺脫被政治利用”,反對司馬氏把音樂當作控制人思想的工具的主張。

      《聲無哀樂論》是綜合魏晉時期政治、文化、學風等因素所產生的一篇音樂理論論著,雖然在文中嵇康所主張的“聲無哀樂”的觀點,認為音樂不能夠引起人的情感變化,而人在聽音樂時感受到的或歡樂、或悲傷的情感,是因為人的心里先有了歡樂或悲傷的情緒,這樣的論點忽視了音樂的社會功用和人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具有片面性。但在魏晉時期的歷史背景下,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仍然具有進步和積極的意義,同時也為后世的音樂家研究音樂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給予了啟發(fā),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臧一冰.中國音樂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2]劉瑾.《聲無哀樂論》的產生原因及其評價問題[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2004(4).

      [3]胡郁青,劉嘉.嵇康《聲無哀樂論》及其音樂美學思想探析[J].中國音樂,2000,(1):21-22.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生活 文章 哀樂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颤声娇是什么意思|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 三级韩国床戏3小时合集| 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壮熊私gay网站的|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最新精品|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成末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av在线播放|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美女裸体a级毛片| 无遮无挡非常色的视频免费| 国产内射大片99| 久久午夜羞羞影院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老司机带带我在线精彩免费| 无翼乌无遮挡h肉挤奶百合|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欧洲第一页| 91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欧美性高清在线视频| 好男人看片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777奇米影视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182tv在线观看国产路线一| 晚上看b站直播软件|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无码|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黄色永久免费网站| 日本a级作爱片金瓶双艳|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两对夫妇交换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