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
摘 ? 要:勃拉姆斯的交響曲創作深受貝多芬的影響;其藝術歌曲創作被譽為“第二位舒伯特”;偉大的音樂家、評論家舒曼是勃拉姆斯的重要挖掘者。本文主要分為三個章節:一是貝多芬的創作風格深深影響了勃拉姆斯的交響樂創作;其次,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與勃拉姆斯藝術歌曲的比較;最后是伯樂舒曼對勃拉姆斯的影響。
關鍵詞:勃拉姆斯;貝多芬;舒伯特;舒曼;作品風格
中圖分類號:J60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2-0082-01
說到勃拉姆斯,大家自然會想到與他有3B之稱的巴赫、貝多芬兩位偉大的音樂家,盡管這種提法的意義不夠準確,但是足以說明了勃拉姆斯在德國音樂史上的地位。勃拉姆斯創作題材有鋼琴曲、交響曲和藝術歌曲等多種題材,這里我將結合貝多芬的交響曲來談勃拉姆斯的交響曲創作風格。但是說到其創作題材藝術歌曲,我們又不得不提到“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舒曼使勃拉姆斯的音樂征服德國,走出歐洲,走向了世界。可以說,沒有舒曼當年的慧眼識晶,就沒有現在音樂界眾所周知的約翰內斯·勃拉姆斯①。
一、“貝多芬式”的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作為貝多芬交響曲之后的新起之秀,成功的繼承了“貝多芬式”的交響曲寫作形式。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就被稱為了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可見勃拉姆斯的交響曲創作深受貝多芬的影響。第一交響曲的熱情、憧憬與革命、戰斗精神像極了“樂圣”貝多芬的創作風格。貝多芬的命運多舛,造就了他對生命、塵世間的厭惡之情,他想擺脫命運的束縛,所以他的音樂中總是略過一絲絲悲涼的、急切戰勝的音樂動機。
勃拉姆斯一生經歷的也痛快不到哪去,終生未娶,親人的離去以及成名路上的艱辛,也在他的心里深深的埋下了種子,逐漸發芽。他崇尚貝多芬的作品,心疼他的遭遇,也感嘆自己的命運。所以,可以說是有意無意地,傾向了貝多芬交響曲的創作風格
自從勃拉姆斯踏入“貝多芬式”的創作之路后,勃拉姆斯越發開始困擾了,我究竟是創新還是在模仿?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他很久,一度讓他情緒底下。但是最終他的四部交響曲其中的第一部交響曲還是被后人譽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
不管結果怎樣,能與音樂界最偉大的貝多芬聯系在一起,總是一件開心的事吧。不過他仍然有自己獨特的創作特點:音樂莊重內斂,又不乏浪漫主義情懷,并與民族民間音樂保持著緊密的聯系。他讓自己的交響曲更加清新簡潔,既有抒情性,有具有戲劇性。他的這種風格的創作直接影響到了后來的著名的“交響曲的終結者”——馬勒先生。
二、兩位單身漢的《搖籃曲》
勃拉姆斯這位多才多藝且長相帥氣的音樂家終身未娶,這一點與同樣享有音樂界一席之地的舒伯特一樣,而他們卻又不謀而合的創作了同樣一首《搖籃曲》。或許因為從小受到父母不幸婚姻的影響,抑或心中執念著某位知己,勃拉姆斯并未與未婚妻阿嘉特完成婚姻,后來分手。
勃拉姆斯是希望有屬于自己的家的,出于這樣的情感,在前未婚妻第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勃拉姆斯創作了《搖籃曲》獻給自己深愛過的人,以此懷念。舒伯特這樣一位藝術歌曲多產的大師也是做了一輩子的單身漢,但是他的《搖籃曲》卻如此細膩,給予不安的寶寶們以溫暖,被譽為“舒伯特第二”。
三、伯樂先生舒曼
羅伯特·舒曼(1810-1856年)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自小學習鋼琴,7歲開始作曲。后因手指受傷,遂轉向作曲和音樂評論。1835-1844年,獨自編輯《新音樂雜志》,并開始創作大量鋼琴作品。因精神疾病日趨嚴重1854年投河被救,兩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在那個時代,舒曼可以是數得上的文學修養最高的音樂家,而勃拉姆斯是做為最后一位音樂家出現在舒曼的筆下。1853年9月,20歲的勃拉姆斯經過好友約阿希姆的推薦猶豫不決的來到了舒曼夫婦位于杜塞爾多夫的家門口,結識了他人生中對重要的一位音樂家。短暫的交流之后,舒曼一直處于亢奮的狀態,在他自己的日記中稱勃拉姆斯為“雛鷹”,在給約阿希姆的回信中形容勃拉姆斯是“屬于未來的大師”。10月,勃拉姆斯沒有想到,舒曼為了他眼中的天才,打破了10多年的沉默,提筆寫下了一篇長長的推薦文章。人們開始關注勃拉姆斯,這對于未出道的音樂家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機會,此刻,大家開始認識勃拉姆斯這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直到勃拉姆斯得到了音樂界的認可。
舒曼使勃拉姆斯的音樂征服德國,走出歐洲,走向了世界。可以說,沒有舒曼當年的慧眼識晶,就沒有現在音樂界眾所周知的約翰內斯·勃拉姆斯,也就沒有偉大作曲家創作的偉大作品:《搖籃曲》、《德意志安魂曲》;《四冊匈牙利舞曲》、《帕格尼尼狂想曲》;四部交響曲等。
注釋:
①德國作曲家(1833-1897),主要代表作品《搖籃曲》、《德意志安魂曲》;《四冊匈牙利舞曲》、《帕格尼尼狂想曲》;四部交響曲等。
參考文獻:
[1]張鵬.勃拉姆斯對貝多芬的繼承與發展 ——以交響曲創作為例[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4.
[2]田惠剛.貝多芬的繼承者—勃拉姆斯[J].音樂愛好者,2015(14).
[3]王丹.舒伯特與勃拉姆斯藝術歌曲之比較探究[D].南京:江蘇師范大學,2013.
[4]音渭,景作人.藝術之約·勃拉姆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5]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