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媛 曾馨寧
2014年8月8日,《秦時明月》系列動畫電影第一部在全國公映。該影片是以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百家爭鳴,群雄紛起的亂世為背景,講述了少年天明、少羽在機緣巧合之下卷入了秦始皇奪取遠古龍魂的秘密行動中,從而引發(fā)了一個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這部影片在2014年8月的總票房是5984.98萬元人民幣,在同年暑假檔動畫電影中位居第三名。第一、二名分別是《馴龍高手2》和《龍之谷·破曉奇兵》。雖說比起由夢工廠制作的《馴龍高手2》的4億元人民幣票房,差距還很大,但是從中國動畫電影的歷史上看,已經(jīng)是相當積極的信號了。在這之前,除了2009年上映的《喜羊羊與灰太郎》取得了1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外,鮮有動畫電影擁有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從2012年開始,雖然我國每年都有20-30部動畫電影上映,而且總票房也多達6億元人民幣,可總體還是處于默默無聞的階段。直至2014年,中國動畫電影才殺出幾部黑馬,如《麥兜響當當》《神筆馬良》等。由此,中國動畫電影才真正出現(xiàn)了點點星光。
不可置否,中國動畫電影的整體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盡管在上個世紀中國動畫也曾輝煌一時——1941年由萬氏兄弟制作的《鐵扇公主》不僅在亞洲轟動一時,而且在國際動畫電影中亦位列第四位,僅次于《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而這個由萬氏兄弟引領(lǐng)的動畫時代也被稱之為“黃金時代”。1976年后,中國的動畫行業(yè)進入了白銀時代,受“文革”影響,中國動畫事業(yè)被寫實主義和枯燥的說教所束縛,而且這個理念一直影響著動畫行業(yè)的發(fā)展,導(dǎo)致中國動畫一直處于萎靡狀態(tài),其間代表作有《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這些動畫片如380溫水一樣,不冷不熱。直到1990年,動畫片數(shù)量有所增加,但是觀看的人群被局限在12歲以下的兒童,故事情節(jié)簡單、人物形象蒼白、畫面僵硬、制作粗糙。與此同時,國外動畫片正處于蓬勃發(fā)展時期,并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我動畫體系。從1998年開始,日本的《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等多部動畫在中國播出,并迅速的刮起了狂熱的旋風(fēng),打破了動畫片只適合兒童觀看的傳統(tǒng)觀念。同時,美國迪士尼的《獅子王》和《花木蘭》等多部動畫電影也引進中國。而中國動畫電影雖說也有如《寶蓮燈》等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間消失了。
2005年6月,《喜洋洋與灰太狼》的問世,被眾多觀眾所接納和喜愛,但它的成功或多或少有些偶然的因素。2005年前后,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限制外國動畫引進,保護國產(chǎn)動畫的政策,當時擁有500多集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就成為各大電視臺無奈的選擇,便出現(xiàn)了幾十家電視臺同時播放同一部動畫片的情景。在這種狂轟爛炸的播出中,怎能不為人所熟知?所以,2009年推出的同名電影,憑借其超高人氣獲得了高達1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相比之下2007年播出的《秦時明月》的成功才是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扎穩(wěn)打。
這點點星光中的一點光便是題材內(nèi)容。它的劇情融入了武俠、奇幻、歷史、儒家文化等多種元素于一體,展開了2000多年前,百家爭鳴、風(fēng)起云涌、瑰麗多姿的古樸的中國畫卷,具有濃郁的中國風(fēng)。相比國外,迪士尼和夢工廠正為創(chuàng)新動畫人物形象和龐大的故事背景而絞盡腦汁,中華民族擁有5000多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中國動畫題材可謂俯拾皆是。例如《秦時明月》中的貔貅一龍之第九子,以生鐵為食,一出場便俘獲了眾多粉絲的心。但是缺點也顯而易見,中國對傳統(tǒng)文化的利用遠不如國外,前有日本《棋魂》打壓了中國的《圍棋少年》,后有夢工廠的《功夫熊貓》在中國乃至世界吸金。既然上個世紀能有《鐵扇公主》立足于動畫舞臺,那么帶有濃濃中國特色的題材《秦時明月》,這一點星光已被點亮。
這點點星光中的二點星光便是技術(shù)。2014年暑期檔還有部國產(chǎn)動畫電影《龍之谷·破曉奇兵》,其總票房達5756.64萬元人民幣。該影片由國內(nèi)動畫制作團隊聯(lián)合好萊塢團隊歷時兩年精心打造而成,迪士尼著名制片人比爾·伯頓親自參與劇情和故事編寫。如果說《秦時明月》中的人物口型與語言還有些對接不上,動作也稍顯僵硬,那么《龍之谷》的CG技術(shù)已經(jīng)十分成熟了,不亞于夢工廠制作的《馴龍高手2》。如果這不足以說明,那2015年2月21日全國公映的《兔俠之青黎傳說》里細膩的畫風(fēng),靈動的人物,已然昭示著今日中國動畫作技術(shù)已經(jīng)絲毫不遜色于日美了。
當然,以上“兩點星火”只是基礎(chǔ),中國動畫電影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還是巨大的。例如,劇情設(shè)計粗糙,在《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里,故事背景過于龐大,介紹太過直白,情節(jié)設(shè)計也牽強,如果不是資深秦迷觀看電影,就會產(chǎn)生困惑。與此相比,迪士尼制片人設(shè)計的《龍之谷》劇情就略勝一籌。再有播出機會稀少,中國各家電視臺基本被《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等低齡動畫片所包攬。動畫以及動畫衍生產(chǎn)業(yè)的開發(fā),比起迪士尼的主題公園、服裝玩具、游戲音樂等一系列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近乎完善、趨于成熟,中國動畫就更顯稚嫩了。
在中國動畫電影蓬勃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既能看到充滿希望的前景,也找到了不容忽視的十分嚴峻的問題。中國動畫電影的點點星光只有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和完善體制才能照亮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