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詳細介紹香港樂壇發展史1970——1995

      音樂
      華仔不正經
      2017年07月17日 00:04

      香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發展至今已經三十多年,其中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過大量膾炙人口的名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成長中的青少年、六七十年代的往事就不講了,我們從譚張爭霸開始說起。

      譚張爭霸將香港樂壇帶至全盛時期

      所謂譚(詠麟)、張(國榮)爭霸,其實是一個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游戲,譚詠麟在強勁對手面前一直保持領先的位置。兩人的歌迷勢成水火,互罵甚至互毆的沖突不時出現。最過份的事件是譚的歌迷劃花了張國榮的愛車并留下“張國榮死于愛滋病”的惡毒辱罵。如此過份的做法使兩人不堪重負,譚詠麟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宣布不再領獎,他的歌迷為自己實在太過火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即使他們一再哭求著“唔好……”亦無濟于事。在譚詠麟退出之后,張國榮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輕取88、89兩屆最受歡迎男歌手后,身心疲憊而又索然無味地宣布告別演藝圈(但后來他復出拍戲,之后更是復出歌壇)。

      偶像的魅力在這段時期顯現無遺,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火熱的年代。譚張至高無上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其他歌手冒頭的機會,但有實力的歌手仍然不斷地加入戰團,形成一個競爭殘酷而激烈的精彩的場面,香港樂壇由而進入了全盛時期。

      譚詠麟

      譚詠麟在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四個季度40首季選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議地占有10首,并在年終席卷了幾乎所有的大獎,不可動搖地確立了他樂壇第一人的地位。這也同時宣布香港樂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譚詠麟早年是溫拿樂隊(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溫拿散伙后阿倫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反斗星》,反映良好。隨后的幾年里他推出了數張頗受歡迎的大碟,《想將來》、《遲來的春天》、《雨絲情愁》、《天邊一只雁》等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受到一致的好評。84年譚詠麟的兩張大碟《霧之戀》和《愛的根源》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功,尤其后者可能是香港樂壇二十多年來最出色的專輯,《愛的根源》、《愛在深秋》、《夏日寒風》等多首名曲風行天下。之后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張專輯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珍品,銷量屢創新高。當中的名曲像《愛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無言感激》、《dont say 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頒獎典禮之后仍推出大量如《半夢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愛》這樣的名曲。1994年之后,受歌壇大勢影響,阿倫歌曲的質量有所下降。譚詠麟推出的可列為經典的歌曲應該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數量最多、質量也最好的,是后輩歌手難以逾越的高山。阿倫在事業的顛峰狀態宣布不再領獎,在香港樂壇開了一個先例,從此之后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壓力之下繼續自己心愛的事業,不失為一個妙計。去年處于極佳狀態的黎明便效法阿倫,宣布不再領獎。譚詠麟以開朗、樂觀的形象感染著演藝界的后起之秀,他聲稱自己“年年25歲”,永遠以年輕人的心態工作。張學友、劉德華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得到過譚詠麟大力的幫助。

      張國榮

      張國榮早于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張個人專輯,但之后的幾年發展不太如意,歌曲只有《一片癡》、《風繼續吹》有點知名度。1984年,張國榮憑《monica》一炮走紅,以其英俊瀟灑、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衛的形象,成為眾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據稱他微笑的雙眼會“電”人。《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大雅之堂的舞曲。在此之后,張國榮充分展示了他的偶像魅力,深情款款如《共同渡過》、《無需要太多》,狂野奔放如《無心睡眠》、《黑色午夜》,傲慢不羈如《不羈的風》、《貼身》、《拒絕再玩》等收放自如,而一些非情歌名作像《有誰共鳴》、《當年情》、《沉默是金》更是膾炙人口,令人回味不已。如果說譚詠麟是代表“正統”的話,那張國榮就顯得有些另類,他的專輯中“不正經”歌占了很大比例,熱辣辣的勁舞是他有別在同時代其他歌手的標志,而他的一些相當輕佻、頗具挑逗性的歌曲是其他人不太敢唱的,如《h2o》、《hot summer》等。 可能和這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關系,張國榮在與譚詠麟競爭中總在落在下風,似乎行內人更認同阿倫。在1987年,張國榮露出趕上譚詠麟的跡象,他的大碟《summer romance》擊敗譚詠麟兩張著名專輯《墻上的肖像》和《再見吧!浪漫》成為當年最佳大碟,主打歌《無心睡眠》終于擠掉阿倫的《dont say goodbye》當選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不過阿倫分別有兩首和三首歌入選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而張國榮都是只有一首《無心睡眠》。譚詠麟不再領獎使兩人激烈的競爭就此被腰斬,張國榮因而在88年火了一把后進取心漸消,于1989年舉行了全球巡回演唱會后宣布退隱。但不久之后他便復出影壇,拍了一系列經典的影片,1993年更是復出歌壇。

      2003年4月1日,香港巨星張國榮劃上了46歲的人生句號。他曾經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歌星,卻在最輝煌時突然宣布退出歌壇;此后,他再度成名,成為國際大明星。歷盡25年的演藝生涯,Leslie仿佛是一個不老的傳說。有關他的東西,永遠蘊藏著無盡的魅色迷夢,使人對他永遠無法釋懷,時至今日仍讓人感到如此年輕及充滿魅力。

      1983出道的成名曲《風繼續吹》,歌詞是絕對為歌者度身訂造。這是每逢演唱會必唱的保留作品,不僅情深而且繾綣,唱起它你一定能留住那個你想留住的人。如今,風還在時時吹起,但許多人想留住的張國榮,卻永遠地消逝于鬧市了。

      這首歌,翻唱的是日語歌曲《さよならの向こう側》(再見的彼方),歌曲的旋律也因為哥哥的翻唱而被我們熟知。這首歌曲,作詞是阿木燿子,作曲是宇崎竜童,他們是夫婦倆,作了很多經典歌曲,都是由山口百惠唱的,而張國榮,梅艷芳等等百惠的超級fans,也都翻過許多,比如《曼珠沙華》等等。

      畢竟,百惠在1980年就隱退了,而這里在很多年之后才會陸續欣賞到,了解到一些有關她的影視,歌曲,而香港傳到內地的東西更快一點,反而我們是先熟知了哥哥的《風繼續吹》了。

      1980年百惠最后一場演唱會,到了最后一首歌——《再見的彼方》,她換了一身純白的衣服,面對場上一萬名歌迷,她感動得哭了,據說這是百惠自初次登臺以來第一次在臺上流淚。盡管想盡力抑制流出的淚,但眼淚仍然泉水般地涌了出來,會場是一片近乎哀號的哭聲和喊聲,最后一支歌的前奏曲響起來了,但百惠的眼淚仍然流個不止。她用顫抖的、含著眼淚的聲音唱起來了:

      “數億光年,輝煌的星星,也有壽命,把這告訴我的,是你。”

      百惠和著眼淚唱出的這最后一支歌,深深地印在了歌迷們的心底。歌罷,百惠用濕潤的淚眼凝望著全場聽眾,然后,把頭深深地低下致意,良久不動。場上掌聲和呼喊聲如海潮一般,聽眾的感情已經難以抑制了,多少人淚流滿面,一遍又一遍地喊著百惠的名字。百惠在掌聲中抬起頭來,再一次凝望著觀眾,把手中的麥克風輕輕地放在舞臺上了。這個動作,表示她今后不會再拿起話筒登臺歌唱了。晚上八時三十四分,百惠退出舞臺,從一萬名歌迷的眼前消失了……

      1989年張國榮告別歌壇演唱會唱這首歌時也是淚流滿面,風華絕代,真的, 一生都會忘不了

      風繼續吹,應該是男人唱出溫柔的,女人唱起來就沒有那種味道拉,所以感覺哥哥翻唱得要比百惠的原唱動聽! 唱出心聲,百聽不厭。有空氣的地方必有風,所以風會繼續吹,我地會永遠鐘情這首《風繼續吹》,因為曲調唱腔實在太優美凄涼、太感化人了,《風繼續吹》不愧系情歌經典,心中至愛!

      其實很多歌星都唱過這首歌,比如譚詠麟、周華健、劉雅麗,但唱得最有味道的就是哥哥。這首歌被張國榮演繹得非常有哥哥味道,除了國榮誰都唱不好,這首歌只有他那種嗓音才適合,國榮歌唱歌不是高手,但有些歌只有他會唱,憂郁,磁性。

      其實人的一生不就像風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風繼續吹,不忍遠離!

      梅艷芳

      在譚張在為最受歡迎男歌手進行貼身角逐的時候,梅艷芳牢牢著占據女歌手的第一把交椅。1983年,梅艷芳憑借日本電視劇《赤的疑惑》(即《血疑》)的主題曲《赤的疑惑》)一鳴驚人,進入最受歡迎的歌星行列,次年推出的名曲《似水流年》將她送到最受歡迎女歌手的位置。梅艷芳在香港樂壇有“百變梅艷芳”之稱,或純真少女(《蔓珠莎華》)、或落寞怨婦(《似火探戈》、《夢幻的擁抱》)、或妖冶艷女(《妖女》、《愛將》)、或渴望愛撫的女郎(《壞女孩》、《烈焰紅唇》)、或心將枯死的棄婦(《似是故人來》、《傷心教堂》)、或假裝矜持的少女(《將冰山劈開》、《淑女》)……她不斷地變換形象,每個形象都有獨特舞臺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她獨特的聲線和舞姿也獨具魅力。可以說每當她推出新歌,人們都可以看到一個全新模樣的梅艷芳。張國榮宣布退隱之后,不到三十歲的梅艷芳也宣布退出。這曾引起當時正漸入佳境的葉倩文的抗議:阿梅比我年紀還小,她都退了我可怎么辦?不過和好友張國榮一樣,不久之后她又復出了。

      1989年,媒體對梅艷芳在上一年獲得又獲“最受歡迎女歌手獎”非常不滿,理由是她在葉倩文面前一敗涂地。華星公司為了挽回梅艷芳的面子,謹慎為她打造全新風格的專輯,企圖收回失地。本年她的新專輯《夕陽之歌》就是大制作,主打歌《夕陽之歌》的原唱是日本超級巨星Kohji Makaino(近藤真彥《タ燒けの歌》)。梅艷芳與近藤曾經傳出過一段異國情緣,她唱近藤的歌,自然百感交集,故此她將《夕陽之歌》演唱的非常傳神,道出末世那份無奈和滄桑。

      我覺得這首歌曲最經典之處,在于,它和『英雄本色』的結合最為完美!聽到這歌曲,就想到了英雄本色Ⅲ !《夕陽之歌》,在『英雄本色Ⅲ』里邊聽是最好聽的,聽得心潮澎湃……而且我一向認為只有看過『英雄本色』之后才能更好地體會這首歌的滄桑味道,也正如片中插曲結束后梅艷芳的感慨:“沒錢的時候想錢,現在有錢了,卻連個說話的人都沒了……”

      2003年11月6日,在香港紅館,梅艷芳最后一次演唱會,最后一首壓陣歌《夕陽之歌》,身披著超長婚紗的阿梅在歌唱到一半時已經徐徐地走上人生最后的梯上,走到階梯的最盡頭回望著所有的觀眾豪邁地道“拜拜……”接著門慢慢地關上!她笑著完成了她人生最后一次經典演唱會!就這樣百變歌后告別了她的人生舞臺,接著也告別了所有的歌迷,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歸于天堂!人雖已去,但她的動人歌聲、百變形象及臺風,定常留歌迷心中。悲傷感慨之余!仿佛時間就像似水流年……

      陳慧嫻

      陳慧嫻走紅于八十年代后期,以小家碧玉的乖乖女形象和甜美的聲線贏得認可,她的標志是永遠頭戴一頂可愛的帽子。當時陳慧嫻被認為是極具巨星潛力的新晉歌手。《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夜機》、《逝去的諾言》等是其代表作。1989年陳慧嫻迫于家人壓力,出人意料地宣布暫停其歌手生涯,赴加拿大留學,其告別曲《千千闕歌》紅極一時。1992年,陳慧嫻在加拿大完成了她與寶麗金唱片公司合約中遺留的一張唱片《歸來吧》,《飄雪》、《紅茶館》等歌迅速流行起來。這個專輯的極受歡迎鼓勵了陳慧嫻在歌壇繼續發展的信心,留學歸來后她迅速投入樂壇,但其時樂壇領班人的位置已滿,陳慧嫻雖仍很受歡迎但已找不到巨星的感覺。

      《千千闕歌》的原唱是日本超級巨星Kohji Makaino(近藤真彥)(《タ燒けの歌》),在港臺80年代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陳慧嫻,張國榮,梅艷芳(《夕陽之歌》),李翎君(《風中的承諾》國語) 。

      怎么說呢,各有各的味,各有各的絕!陳慧嫻的華麗,張國榮的一個綿字,梅艷芳那種蒼傷過后的壓抑的平淡!他們三人把各自的特點發揚到了極至,以致于后來的李翎君都很難再超越了,再后來的就更不用說了。

      89年是慧嫻再戰樂壇的最后一年,《千千闋歌》的推出,因為慧嫻的暫別樂壇而顯得格外意味深長!隨后慧嫻舉行了六場幾時再見演唱會,這個演唱會是慧嫻告別樂壇的最后一次演唱會了,因此意義非同尋常,在香港,幾乎所有聽過陳慧嫻歌曲的,不管男女老少都來參加了這個盛事。慧嫻本來就是個容易動感情的女孩,在演唱會當中,面對臺上臺下多年來支持自己的人,想到自己感情上的變化,想到自己就要離開自己心愛的歌唱事業,唱著傷感的《千千闋歌》,她禁不住淚如泉涌。凡看過她《89幾時再見演唱會》的都嘆為觀止:現場氣氛高至極點,慧嫻的現場演唱猶勝于錄音時的演唱,慧嫻歌迷們都聲嘶力竭地高喊著她的名字,渴望她不要就此離開……

      闋是量詞,是“首”的意思,又通“闋”,而千千闕歌里的“千千”就是泛指很多的意思,合起來解釋就是許多首歌,在歌詞里有“來日縱使千千闕歌,飄于遠方我路上,來日縱使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這段話就是說,在以后的日子里,縱然會再聽到許多首象今天這樣的歌,縱然以后所有晚星都眩目過今晚的月亮,我也忘不掉今晚這段回憶,因為,離別后就不知哪天才有機會與你聚首。

      每當聽到這首歌時,那些過往而不曾走進過的回憶都涌上了心頭,傷感啊!知己呀,這真的就是經典絕唱,叫人久久不能平靜!讓人感嘆萬千。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朋友,是值得懷念的。若干年后,我們會在不經意時想起他們,想起跟他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會想起跟他們一起唱的這首《千千闕歌》,讓眼淚盡情的流下,讓心情盡情地揮灑。曾經有幾天,我每聽這首歌的時候,眼淚就不由自主的充滿了眼眶。我是一個快30歲的男人。一首歌竟然可以讓我如此流淚。聽了這首歌,每人都會感動的,它讓我們想起了過去的一切往事,每當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想起曾經的點點滴滴……

      這首百聽不厭的好歌根本就是經典中的經典啊!!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千千靜聽,是一個很流行的播放軟件,作者本人就是一個嫻迷,他在主頁上說的:千千闋歌,用心靜聽 因喜聽千歌而創做命名的,用它來聽千歌就象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感覺。

      陳百強

      陳百強可能是香港樂壇第一位偶像派的歌手,早于1978年便推出了他的首張個人專輯《眼淚為你流》,他以其俊朗的外表的貴族式的風度征服了大批的歌迷。陳百強是一位出色的創作歌手,他筆下的作品如《眼淚為你流》、《偏偏喜歡你》至今仍是卡拉ok廳常見的曲目。他的其它代表作有《今宵多珍重》、《深愛著你》、《煙雨凄迷》、《一生何求》等。在八十年代,陳百強長期被壓在譚、張的陰影下,這對心高氣傲的他心理有些難以接受,盡管他也一直在推出精彩的作品。在譚詠麟和張國榮先后退出(或淡出)歌壇之后,陳百強并沒有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張學友和劉德華的崛起結束了他的夢想。1992年5月陳百強服藥不慎昏迷入院,一年半之后不治。陳百強的歌路歷程充分顯示了商業歌壇的殘酷性,他紫色的夢想沒有得到充分的實現;但他又是幸運的,畢竟他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并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賞。

      1989年張國榮、梅艷芳、林子祥以及陳慧嫻的退出是香港樂壇一條清晰的分界,巨星的退隱使樂壇好似一下丟了主心骨。不過新的偶像很快就被找到,經過兩年的“磨合”,香港樂壇進入了另一個高潮……

      補充一點,張國榮和陳百強早年曾是很要好的朋友,同時開始演藝及唱歌事業,起初張國榮并不及陳百強,在電影《圣誕快樂〉中張也只是配角,因為百強事業的成功,張國榮留學國外,而且兩人關系漸淡85年張才得以趕上。在譚張爭霸當中,唯一能偶爾嶄露頭角的也就陳百強。陳百強92年宣布退出歌壇,舉辦紫色個體演唱會告別歌迷。據統計陳百強是女歌迷最多的男歌手,足見其偶像地位。

      被遺忘的珍珠——

      在80年代,香港歌壇還冒出一批創作歌手,比如:蔡國權、倫永亮、盧冠廷、郭小霖、周啟生等等,他們一邊為其他歌手創作歌曲,一邊還自己帶點玩票性質地出專輯,然而卻很少人能記得他們,他們是被世人遺忘的珍珠。

      四、從譚張時代走進九十年代

      繼七十年代后,從87年起香港突然掀起一股夾band熱潮,一批樂隊橫空出世,給香港樂壇帶來新的空氣的新的沖擊。其中的佼佼者逐漸成長為香港樂壇的中堅力量。

      raidas

      對raidas樂隊不少人可能已不太記得了,在1987年火了一把之后他們便沉寂下來,樂隊不久解散。對這個樂隊我沒有太多的認識,他們的著名作品有《傳說》、《別人的歌》、《傾心》、《吸煙的女人》等。

      達明一派

      相比于raidas,達明一派更為人所熟知。雖然他們在開始階段與raidas的較量中稍落下風,但他們的作品流傳更為久遠,影響也更大。劉以達和黃耀明都是才華橫溢的音樂人,他們把對現實的不滿在他們的作品中充分地發泄出來,這使他們的作品籠罩著一層濃濃的灰色,虛無主義色彩非常濃重。在他們的代表作如《石頭記》、《天問》、《禁色》、《今夜星光燦爛》、《十個救火少年》等中顯露無遺。他們消極思想稍淡的作品屈指可數,《你還愛我嗎》是其中最出色的。1990年劉以達與黃耀明志向不合分手,兩人各自發展。但1997年兩人又重新攜手,達明一派再次出世,如《每日一禁果》之類沿襲了達明一貫的風格,贏得認可。

      BEYOND

      beyond樂隊的影響更為深遠,至今仍是不少人心中的最愛。beyond走的是搖滾的路子,與raidas、達明一派這樣僅由兩個創作人便可組成的樂隊相比,beyond是傳統意義上的真正樂隊。beyond的作品雖也直面現實,但與達明一派的幾近頹廢相比,有更積極的意義,他們的作品面向更廣泛的題材。像《大地》的懷念故鄉和《真的愛你》的贊頌母愛之類是“正統”的題材,與搖滾樂一貫的反叛有些出入,beyond也給一些搖滾發燒友指為“搖滾的叛徒”。但beyond的另一些作品的深刻思想意義是香港樂壇絕無僅有的,《光輝歲月》呼吁消除種族隔閡、《amani》指責戰火的殘酷并憧憬和平的前景、《俾面派對》則直露對無謂應酬的不勝其煩、《海闊天空》直抒熱愛自由的胸懷,其它如《歲月無聲》、《長城》、《逝去日子》、《喜歡你》等也是beyond的代表作品。1993年,beyond的主要創作人兼主音歌手黃家駒在日本做電視節目時嚴重跌傷,一周后在香港去世。黃家駒的英年早逝使beyond樂壇失去主心骨,之后樂隊其他三人黃家強、黃貫中和葉世榮雖然繼續在香港樂壇打拼,但其作品質量已明顯不及從前。

      草蜢

      與以上幾支樂隊有著根本的不同,草蜢更趨于偶像派。由師從于梅艷芳的三個大男孩蔡一智、蔡一杰兄弟和蘇志威組成的草蜢樂隊以青春的舞步取勝,很快成為很多少男少女的偶像,人氣甚至高于更為行內人看好的beyond。草蜢早期較少自己創作,作品主要改篇于日本歌曲,如其最受歡迎的作品《失戀》、《半點心》、《lonely》、《紅唇的吻》、《忘情森巴舞》等等都是,被稱為“日本仔”;后期則以蔡一智創作的作品為主,代表作有《我們都是這樣失戀的》、《怎么天生不是女人》,草蜢的國語歌如《寶貝對不起》等也很有名。

      太極

      太極是同時期冒出的另一支優秀樂隊,不過我對其了解也不是太多。代表作有《留住我吧》、《每一句說話》、《全人類高歌》、《crystal》、《頂天立地》等。

      除了樂隊,在八十年代后期還冒出許多頗有前途的歌手,他們也相當受歡迎。不過在四大天王確立了樂壇地位之后,他們都大受影響,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都或快或慢地滑落。

      李克勤

      在李克勤剛冒頭之時,譚詠麟和張國榮不約而同地將其點為自己的接班人,但克勤本人的偶像是譚詠麟,他的聲線也在一定程度上接近阿倫,當其時是甚受歡迎的學生情人。李克勤籍88年的大碟《夏日之神話》成名,89年的名曲《一生不變》使他成為萬眾矚目的新秀,在張國榮等巨星引退之后被寄予厚望。而這段時期他的代表作品如《夏日之神話》、《大會堂演奏廳》、《深深深》、《月半小夜曲》等名曲都體現了克勤較為高超的唱功。不過隨后克勤并沒有如人們希望的那樣高歌猛進,而是長期徘徊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他是四大天王的最大犧牲品。在九十年代前半段,李克勤仍是香港樂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一千零一夜》、《眷戀》、《破曉時分》、《紅日》、《護花使者》、《回首》、《為你流淚》等都是喧撓一時的名曲。在當過一段時間節目主持人之后,現在李克勤仍活躍在樂壇。

      王杰

      王杰是另一位具備巨星潛力的創作歌手,以孤傲的流浪歌手形象獨樹一幟。臺灣出生、香港長大的王杰把演藝事業的大本營放在臺灣,因而對粵語歌著力較少。1992年四大天王勢頭正猛之時王杰決定退出角逐,全力轉入國語歌市場,所以王杰的香港歌壇的地位并不太高。他的粵語歌都是改篇自其國語原版,代表作有《誰明浪子心》、《幾分傷心幾分癡》、《人在風雨中》、《封鎖我一生》《一場游戲一場夢》等。

      關淑怡

      關淑怡與王杰一樣同冒起于1989年,當年她的名曲《難得有情人》是卡拉ok廳最熱門的作品,另一首名曲《星空下的戀人》也紅極一時。由此關淑怡在當時頂尖女歌手貧乏的香港樂壇很快走紅,在梅艷芳、陳慧嫻退出之后是對葉倩文和林憶蓮構成最大威脅的新秀。但關淑怡隨后再沒推出過多少著名作品,漸漸淡出。她的其它代表作有《愛恨纏綿》、《制造迷夢》、《一切也愿意》。

      杜德偉

      杜德偉也成名于80年代后期,是當時香港樂壇第一“舞男”,在舞臺能跳出一些其他人較難跳出的舞步。早期代表作有《無心傷害》、《夜半一點鐘》、《天生喜歡你》、《忘情號》、《信自己》、《給我吧》《情人》等。在四大天王形成之后,杜德偉在香港找不到更多的發展空間,轉向唱國語歌甚至英語歌。

      鄺美云

      鄺美云外號“鄺美人”,以港姐身份進入歌壇可算一個特例。鄺美云雖然沒有大紅大紫過,但仍是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香港樂壇的一個重要歌手。出眾的外貌和身材決定了她走的是一條性感的路子。鄺美云素有“圈內富婆”之稱,多年來投資有道,令她身家越來越豐厚,娛樂圈很多人炒樓都損手爛腳,唯獨鄺美云卻屢有斬獲,證明她眼光獨到。代表作有《未曾深愛已無情》、《再坐一會》、《冰凍的女人》、《堆積情感》等。

      劉美君

      葉倩文、陳慧嫻、林憶蓮、鄺美云、 劉美君是于八十年代中期先后出道并在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逐步踏入事業顛峰的香港歌壇五朵金花。相對于前四人來說, 劉美君的名字和歌聲在內地并不太為人所熟知。這位8歲就開始接拍廣告、18歲就結婚生子、22歲在歌壇出道、30歲便已離婚并退出歌壇移民去了美國的女歌手,是香港歌壇至今都無人可以替代的用歌聲詮釋色欲都市生活與心情的女子。梅艷芳、林憶蓮、鄭秀文都曾在自己的一些歌曲中比較隱晦地表達過關于性的主題,但劉美君卻將這些欲望赤裸而坦蕩地演繹出來。她一出道便以自己填詞的一首描述妓女生活的《午夜情》引起關注,此后又連續推出了眾多圍繞著“性與情”的歌曲,甚至被冠上了“三級歌手”的稱謂。據說當時在香港聽劉美君的專輯可以聽得人臉紅耳熱心跳。事實上,她的歌聲性感而不失純真、歌曲直爽而不失美感,竟是很難得的代表著都會女子想說卻難以啟齒的夜色心情。1990年,BMG唱片公司為她推出了一張以性為主題的概念專輯《赤裸感覺》,將她的性感音樂形象又推上了一個高峰。代表作有《最后一夜》、《一雙舊皮鞋》、《午夜情》等。

      黃凱芹

      電臺dj出身的黃凱芹是一位出色的創作歌手,但在當時創作歌手已成珍稀動物的香港歌壇始終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黃凱芹有著很好文學根基,他填的詞總透出淡淡的書卷氣。他創作的代表作有《傷感的戀人》、《情深緣淺》、《請你回來》、《my baby》等,非自創歌曲中也有一些著名作品,如《青蔥歲月》、《晚秋》、《傷盡我心的說話》等。在偶像明星橫行的時代,有實力但卻缺乏宣傳的黃凱芹像一個幕后制作人一般不太為人熟知。

      補充一點,據傳王杰是因為與四大天王不和而退出。王杰剛出道連續3張專輯都在當時排名前列空前絕后。據我所知王杰是因為當時工作量太大(賣身給唱片公司了),得了大病,不得不退出進行全面治療,當時王杰很慘,得了厭食癥,人廋到皮包骨,后來因治病變得一無所有……王杰因為工作量大而退出那是王杰自己的解釋,他當然不能把自己表現得小肚雞腸。可惜當他復出時已經不復當年之勇。歌神許冠杰曾說過他最喜歡的就是王杰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他已經封筆好久了,但是卻專門為王杰而寫了一首詞,就是《一個人》,他還和王杰搞過“杰杰二人組”的演唱會呢!李克勤的歌我刻意去聽過,覺得很一般,在歌壇很多年但代表作太少。只覺得《紅日》、《一生不變》還不錯,其它的真的很一般!beyond樂隊至今無人能及!beyond的歌很棒!只可惜現在沒了家駒,整個樂隊象失去了靈魂,《海闊天空》《大地》《真的愛你》以及電視劇『笑看風云』的插曲《誰伴我闖蕩》現在聽起來還是那樣好聽!

      五、四大天王統治九十年代樂壇

      在張國榮、林子祥、梅艷芳退出樂壇之后,香港樂壇突然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無巨星的時代。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使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的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被稱為“三劍客”。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一家媒體戲謔式地將這四人比作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天王,沒想就此廣泛傳開,“四大天王”正式確立。這意味著這四個人已被公認為香港歌壇新的領班人,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戰團的機會。四大天王在整個九十年代在香港歌壇的地位牢不可破,他們推出專輯總能輕松地賣個滿堂紅,他們推出的歌曲總能輕易打上排行榜榜首,他們瓜分了九十年代香港各大樂壇頒獎典禮絕大部分的大獎,而他們也總是輕易地擊敗一批批的挑戰者從而更進一步地奠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說,九十年代是四大天王的年代,但在九十年代后期由于大勢影響,他們的歌曲質量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顯示出一些疲態。1999年底黎明在成績斐然之時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樂壇頒獎,隨后張學友也表示附和。這可以看作是四大天王時代的結束,后四大天王時代正式開始。

      張學友

      在四大天王中,張學友是第一個在歌壇站穩腳跟的。早在1985年譚、張爭奪最為火熱之時,張學友出道便憑首張大碟《smile》青云直上,成為萬眾矚目的新星,主打歌《情已逝》打入當年十大。早年多首深情款款的情歌如《遙遠的她》、《smile again瑪利亞》、《輕撫你的臉》、《amour》、《月半彎》、《藍雨》、《linda》、《夕陽醉了》等使他成為名揚一時的“情歌王子”,其中87年的《太陽星辰》更是一舉奪得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第一名。1991年他的《每天愛你多一些》盤踞十來周排行榜冠軍,1992年的大碟《真情流露》狂賣八白金,牢牢地確立了他在香港歌壇的地位。張學友唱歌非常投入,這使他的作品總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與三位著名的“靚仔”齊名,外表略遜一籌的張學友用實力說話。與其他三位天王擁有的數以萬計的忠心歌迷相比,張學友雖然專一地癡迷于他的歌迷不多,但他擁有更為廣泛的聽眾。九十年代學友的歌路沒有太大的變化,代表作如《分手總要在雨天》、《還是覺得你最好》、《只想一生跟你走》、《我等到花兒也謝了》、《離開以后》、《不老的傳說》等都是悱惻纏綿的情歌。在劉德華成功之后,張學友重新進軍國語歌,結果也大獲成功,《吻別》、《祝福》等是其代表作。張學友在電影方面也成績不俗,獲取過兩次最佳男配角和影帝提名。1999年學友繼成龍之后也獲得世界杰出青年榮譽,這是對他十多年在歌壇、影壇的驚人成績最好的褒獎。同年,張學友經過兩年的淡出“緩沖期”之后,作出了與黎明一樣的決定:退出樂壇頒獎典禮!顯然這時去享受小兩口的甜蜜生活是令人羨慕,學友也該休息休息了。

      劉德華

      在張學友推出他的首張專輯的同時,劉德華也以當紅電視明星身份推出他在歌壇的處女作《只知道此刻愛你》,但反應平淡。隨后的幾年里,劉德華一直也在歌壇努力奮斗,推出過如《情感的禁區》、《回到你身邊》、《我恨我癡心》、《共你傷心過》等很不錯的歌,但一直沒有得到公眾的承認。直到張國榮等引退后的1990年,正在影壇紅得發紫的華仔憑當年兩張專輯《可不可以》、《再會了》的出色表現火速竄紅,一舉摘走當年最受歡迎男歌手大獎。在九十年代上半期,劉德華在香港歌壇的地位不可撼動,期間如《一起走過的日子》、《愛不完》、《長夜多浪漫》、《真我的風采》、《謝謝你的愛》、《誰人知》等都是香港樂壇非常經典的名曲。九十年代后期華仔的粵語歌質量有所下降,主要作品有《情未鳥》、《你是我的女人》。劉德華是香港歌手成功打入國語歌市場的第一人,他的國語歌代表作《如果你是我的傳說》、《我和我追逐的夢》、《忘情水》、《真永遠》、《相思成災》、《中國人》、《孤星淚》、《笨小孩》等名曲在華人的地方隨處都可以聽到。從1990年起他十年來一直壟斷著臺灣十大最受歡迎歌手第一名的獎項,在臺灣、在中國大陸、在東南亞,他地位之祟高甚至超過其大本營香港。之前香港的一流歌星如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梅艷芳等都推出過國語唱片,不過基本上都反應平平。香港歌手唱國語歌且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是從劉德華開始的,此后幾乎所有的香港歌手都在國語歌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劉德華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在香港藝壇有口皆碑,這是他持續20年一直是香港藝壇最耀眼人物之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后晉藝員的瞻仰的榜樣。現在劉德華仍然是香港藝壇不可或缺的一員。

      黎明

      歌唱大賽出身的黎明在藝壇的第一步卻是從拍電視劇開始的。幾年的沉寂后,1990和1991年他擔綱的兩部重頭戲《人在邊緣》和《今生無悔》反響強烈,黎明以帶點叛逆的酷哥形象迅速成為萬千少女醉心的偶像。同期他正式步入歌壇,《相逢在雨中》、《如果這是情》、《人在邊緣》、《對不起我愛你》、《今夜你會不會來》等歌很快走紅。尤其1991年他的第三張專輯《是愛是緣》獲全年最佳銷量,使黎明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黎明是偶像派歌星的代表人物,這類歌星的特征是唱功雖然不是十分突出,但外表過人,擁有大量非常忠心的歌迷。因此黎明遭到的喝采聲與噓聲一樣的多,1991年他一次演唱代表作《對不起我愛你》時不慎走音更是給扣上“走慢音”的帽子。不可否認黎明的唱功比之張學友是頗有不足,但他成名十年來他的進步卻是非常驚人的。黎明的歌壇生涯以《那有一天不想你》為界可劃為明顯不同的兩段。早期他基本以純情少男形象出現,代表作還有《夏日傾情》、《我的親愛》、《我愛ichi ban》、《深秋的黎明》等;而后期的歌路大為開闊,形象開始多變起來。1994年他與和記新干線合作的廣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于是直到現在黎明每推出的新歌幾乎都是廣告歌,帶動了歌星拍廣告的狂潮。從1994年到1999年他最后一次出席樂壇頒獎禮,除95年的《一生最愛就是你》外,和記新干線的廣告歌《那有一天不想你》、《情深說話未曾講》、《只要為我愛一天》、《我這樣愛你》包辦了當年度各頒獎典禮大部分的年度最佳歌曲獎,即使最弱的《一生最愛就是你》也入選了年度十大金曲。99年正當黎明表現極其出色,明顯超出其他歌手之時,他突然宣布退出一切歌壇頒獎典禮,希望以此避開壓力和惡性的競爭。但在黎明的身邊新聞又怎么可能間斷呢?

      郭富城

      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加入上年“三劍客”的行列,與上三人合稱四大天王。與劉德華一樣也是藝員訓練班出身的郭富城早年曾是無線電視臺力捧的“十小龍”之一,但電視劇走紅的年代早已過去,電視臺的重頭戲都給梁朝偉、黃日華、萬梓良等占據,十人沒有表現的機會,一直默默無聞。1990年郭富城偶然赴臺灣拍攝一個電單車廣告,不料歪打正著,贏得一片采聲。華星唱片公司見機與其簽約,推出了三張國語專輯,《對你愛不完》、《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我想偷偷對你說我愛你》、《tell me why》等歌在臺灣紅極一時。于是1992年初郭富城回港推出一張精選大碟《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結果這張唱片形成搶購熱潮,郭富城人氣急升,擠進“天王”行列。郭富城與黎明一樣給釘死在“偶像派”的板子上,尤其早期由于半路出家,唱功不太成熟,被嘲為“鴨母聲”。但成名后他在唱歌方面的進步一年一個臺階,實力大為增強。在90年度上半期,城城一直是名附其實的“第四天王”,排名一直在其他三位后面。但在95、96年其他三位天王顯示出一些疲態之時,郭富城奮起直追,直至97年從黎明手中搶得最受歡迎男歌手之位,四大天王第一次真正平起平坐。伴舞出身的郭富城的舞技明顯高于其他三位天王,這使他的代表歌曲以快歌為主。《第四晚心情》、《狂野之城》、《鐵幕誘惑》、《純真傳說》、《最激帝國》、《唱這歌》等造型各異的勁歌熱舞是城城得到今日地位最大本錢,而他的一些出色的慢歌也別具韻味,其中佼佼者有《我為何讓你走》、《沒有你的愛》、《望鄉》、《風里密碼》、《愛的呼喚》等。在學友、黎明退出的今天郭富城應該有很大的機會來奠定其香港歌壇第一人的地位,讓我們拭目以待。

      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爭

      在四大天王咤吒風云之時,即使是女歌手在他們的陰影下也發展艱難,能冒頭的屈指可數。一些頗具潛質的新星如黎瑞恩、湯寶如最終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壇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這幾個面孔。

      葉倩文

      不會說粵語、不懂中文的葉倩文于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樂壇,被認為是一個“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幫助下,葉倩文神奇地獲得成功。她早期唱歌是全憑注音符號背下歌詞,包括其紅極一時的代表作《祝福》就是這樣唱出來的。早期的《零時十分》、《甜言蜜語》等歌打出了一片天地,1988年的名曲《祝福》被各大頒獎禮一致推舉為全年最佳金曲、1990年另一首名曲《焚心以火》也獲得同樣的榮譽,葉倩文在梅艷芳隱退之后眾望所歸地連取五屆最受歡迎女歌手獎。她的代表作還有《秋去秋來》、《珍重》、《黎明不要來》、《愿死也為情》、《情人知己》等。1992年她的國語名曲《瀟灑走一回》唱到街知巷聞,是葉倩文歌壇生涯的高峰期,而她與林子祥合唱的多首情歌如《選擇》、《愛到分離仍是愛》也膾炙人口。1994年她與林子祥經過長時間的桃色傳聞后宣布正式結婚,隨后葉倩文淡然退出娛樂圈。

      林憶蓮

      對葉倩文地位構成最大威脅的是林憶蓮。雖然行內人對憶蓮的評價并不低于sally,但也許是林憶蓮長得不及葉倩文漂亮, 她的人氣值一直稍落下風。電臺dj出身的林憶蓮于84年推出首張專輯《愛情i dont know》,嶄露頭角,1987年的名曲《灰色》使她擠身一流女歌手的行列。林憶蓮能靜能動,不過她早期的主要歌曲還是以洋溢著青春活力的舞曲為主,如《一分鐘都市一分鐘戀愛》、《傾斜》、《燒》、《瘋了》、《醒醒》等。而另一些深情慢歌也體現出她的獨特都市女性魅力,包括《前塵》、《依然》、《激情》、《滴汗》等。1993年她與李宗盛結婚并因懷孕停唱達一年半之久,當她重新回到香港樂壇時卻發覺歌迷已將她忘了。于是林憶蓮將注意轉向國語歌,《夜太黑》、《傷痕》、《鏗鏘玫瑰》等像她早期的作品《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一樣大受好評,個人最喜歡她的《至少還有你》。

      王菲

      早期以藝名“王靖雯”出現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后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傷的女人》,這首歌在四大天王交火白熱化之時悄然殺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選年終十大,王靖雯在歌壇幾年的奮斗終獲成果。這個時期她還是以比較正統的形象出現,代表作還有《執迷不悔》、《季候風》、《愛與痛的邊緣》等。1994年王菲歌風大變,不僅舞臺造型非常前衛,歌曲也表現出很強烈的隨意性,甚至像《浮躁》這樣幾乎沒有歌詞的光哼哼的歌也能獲得認可。由此王菲人氣更上一層樓,取代葉倩文成為香港乃至東南亞最受歡迎的女歌星。王菲的聲線非常突出,富有磁性,極易吸引人。她在經歷與竇唯的失敗婚姻后重闖歌壇,仍然寶刀不老。代表作還有《夢中人》、《守時》、《曖昧》等。北京出生的王菲國語歌也非常突出,代表作有《天空》、《棋子》、《我愿意》等等。

      彭羚

      在歌壇沉浮多年的彭羚以1994年的《讓我跟你走》走紅,以高音的女歌手形象出現。她在王菲因生產而暫別歌壇時短暫占據了香港歌壇第一女歌手的位置,1996年初彭羚結婚并淡出歌壇。代表作還有《仍然是最愛你》、《如夢初醒》、《夜風鈴》、《小玩意》等。

      鄭秀文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能對王菲地位構成威脅的是鄭秀文。鄭秀文早期以乖乖女形象出現,主要作品有《苦戀》、《say ull be mine》,但一直未能走紅。1993年開始她改走前衛路子,如《chotto等等》、《叮當》等勁歌熱舞使她迅速竄紅。1995年的《舍不得你》使她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紅星之一,隨后的幾年鄭秀文穩步前進,地位一直很穩固。代表作還有《放不低》、《小心女人》、《我們的主題曲》、《插曲》等。

      周慧敏

      唱歌出身的周慧敏是主持節目和拍電視劇起家的,她在歌壇的發展一直也比較穩定,雖不是紅得發紫的人物但也并不沉寂。周慧敏美少女的形象使她被譽為“玉女派”的掌門人,甜美的外貌是最大的本錢。代表作有《天荒愛未老》、《如果你知我苦衷》、《自作多情》、《感情的分禮》、《癡心換情深》、《自動自覺》等。97年周慧敏突然宣布退出藝壇,據傳是結婚去啦。“玉女派”的結局總是以結婚告終,如楊采妮、黎姿等都是。

      在九十年代后期,香港歌壇涌現出的女歌星并不多。陳慧琳以模仿王菲起家,但到現在她自己的風格還沒形成;“玉女”梁詠琪給緋聞稍鬧一鬧便身價大跌,現在的藝人形象還可真脆弱。

      七、造星運動的肆蔓引致香港樂壇式微

      在四大天王橫行之時,仍有一些新秀不斷地發出挑戰,陸續有近十人曾被封為“第五天王”,但這些第五天王們沒一個能持久,都紅了一陣就沉寂下去,其中不少是很具實力或潛質的。

      劉錫明和張衛健

      分別于1991年和1992年出道;當時都已主演了無線電視臺數部電視劇并開始走紅;處女作《是緣是債是場夢》和《真真假假》都打上排行榜榜首(這非常難能,尤其對于新人來說);都被評為當年度最佳新人;首張及次張唱片都有白金銷量。這兩位走勢大好的新人,自推出了幾首流行了的歌曲后就銷聲匿跡。張衛健倒是還常在電視上露面并于今年重出江湖,而劉錫明,大家似乎已經把他忘了。

      臺灣四小天王這指臺灣四名英俊少年林志穎、吳奇隆、蘇有朋和金城武,他們都在臺灣成名后分別于92至93年間殺奔香江,其中尤以林志穎和吳奇隆走勢最好,一度逼近四大天王,吳奇隆還專門學習粵語并推出過粵語唱片且銷量甚佳。但不久又分別退返臺灣,眼看即將掀起的一場風暴自然消亡。

      許志安

      許志安的名字從一開始兩人剛冒頭時的一首合唱歌《其實你心里有沒有我》便鄭秀文粘在一起了,在遍地英俊小生的那個時候,許志安獨特的歌喉另辟蹊徑,慢慢走紅,他是除李克勤外被叫得最多的“第五天王”。許志安的發展一直還算順利,沒有大的波折,現在還穩居一線歌手行列。

      梁朝偉

      梁朝偉早年是與劉德華、黃日華齊名電視界的五虎將之一,是八十年代后期香港電視界的第一小生。他在電影方面也成就非凡,獲過兩次影帝和兩次最佳男配角,最近更榮登康城影帝寶座,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梁朝偉早已八十年代還在演電視時便已推出過兩張粵語唱片,但成績不如人意--與劉德華一樣。1994年梁朝偉在臺灣推出一張國語唱片《一天一點愛戀》,以難看的前衛形象(穿鼻環、滿面胡須、拖地長裙)出人意表一舉成功,并象郭富城一樣殺出香港,大獲成功(對于這種“曲線成名”實在不知該如何解釋)。但梁朝偉不久后又沉寂了,去專心拍他的電影。

      鄭伊健

      鄭伊健初出道時也是演電視劇,唱歌直到1996年初的《直至消失天與地》才闖出名堂來,隨后的《一個為你甘去蹈火海的人》紅遍香江(此曲據說當時由于伊面拒絕了無線電視臺的一部新戲,而被踢出當年的十大金曲)。鄭伊健在九十年代后半期是除四大天王外最吃香的男星,但去年因“雙琪奪面”事件聲價暴跌,令人殊為婉惜。

      各類新星舊星均無法突破四大天王形成的“勢力網”,而四大天王全力拼搏幾年后有所松懈,唱片質量有較為明顯的下降,而接班人卻遲遲未露端倪。這時卻有一股暗流正在進行蘊釀,走另一條路的造星運動不久大規模展開。

      造星運動的興起,卻須由四大天王說起,黎明和郭富城便是造星運動最成功的得意之作。經過唱片公司一系列精心的形象包裝,這兩位英俊小生一洗前幾年在電視界的失意,迅速崛起成為萬千少男少女的偶像,這兩位是所謂“偶像派”的最初代表人物。之后兩人在牢固的基礎下穩步發展和進步,實力日進,成就有目共睹。受此鼓舞,各大唱片調整戰略,以忽視唱片質量的重大代價,全力投入新星的形象包裝。于是一批俊男美女粉墨登場,宣傳攻勢一浪強似一浪,在人們尚未明白是如何一回事的時候,一位新的偶像已經成功誕生!這種勢態在九十年代后幾年幾乎成為每一家唱片公司推出新星的唯一手段(例外的不多,陳奕迅算一個,而蘇永康早已八十年代末便出道了)。其中典型的,以此君為最:

      謝霆鋒

      謝霆鋒出身明星世家,父母都是香港演藝界的著名人士,其父謝賢更是香港家喻戶曉的巨星級人馬,諸多演藝界巨星如曾志偉、汪明荃是他的契爹契媽。1997年,謝賢夫婦突然鬧離婚,驚動眾多傳媒,隨后事態擴大,愈演愈劇,一宗家庭糾紛成為舉港矚目的事件。其間夫婦二人分別多次公開稱贊其愛子謝霆鋒,并稱其為此事件的唯一受害者(正常情況下確實如此),使謝霆鋒成為一時新聞人物。次年初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第一位上臺表演的嘉賓便是這位長相俊秀的年輕人。隨后不久,18歲的謝霆鋒正式推出自己的第一首打榜歌曲《壞習慣》,宣傳鋪天蓋地而來,天天見報,一名全新的偶像就此大功告成。唱片公司利用謝霆鋒的家庭問題作鋪墊,充分利用其與娛樂界的非常關系,宣傳工夫入絲入扣,令人叫絕。不過借以沖鋒的一系列歌曲都不是什么特別的好歌,似乎至今還沒有能廣泛流行,人們記住的是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這本身就是對這個樂壇最大諷刺。謝霆鋒這幾年相當努力,不僅在電影界相當活躍,而歌曲不少是自己操刀作曲填詞,頗有潛質,但他還需要更多的著名歌曲來成為一名真正的歌星。

      以九十年代末四位英俊小生(即所謂四小天王)陳曉東、古巨基、古天樂和謝霆鋒而論,他們真正能“紅”的歌曲屈指可數,這是他們與黎明和郭富城最大的區別。黎郭二人雖然也以包裝的形象成名,但這只是輔助手段,主打的還是歌曲。大家都知道黎明和郭富城的成名作分別是《相逢在雨中》和《對你愛不完》,這是香港樂壇兩首經典名曲,而他們也一直在推出人們耳熟能詳的有名歌曲。而“四小天王”則不然,誰能說出他們的“成名曲”分別是哪一首?不能!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成名曲,歌曲反過來是造星的一種輔助手段。除了他們的鐵桿迷,誰能哼幾句他們的歌曲?沒幾句吧?

      這就是與以前不同的歌星,是為了做“星”而唱歌,不是因為唱歌而成為“星”。重復一句:“使人記住的是唱歌的人而不是歌曲,這本身就是對這個樂壇最大諷刺!”

      后記

      95年以后香港樂壇的好歌越來越少了。即使幾位最王牌的歌星,如鄭伊健、陳慧琳之類,也只識得他們幾首主打的歌曲--其它的歌不是不聽,而是聽過后實在沒法下留下印象。1999年的十大金曲,聽過好幾次后還是大半的歌哼不出來,關鍵就是沒印象。

      也許,是因為十年前每天守著電視或收錄機等待新歌、每周追著排行榜的狂熱已經過去;也許,是成年之后比當初少年時更成熟分析事物--包括每一首新歌;更也許,是不能拋卻那些伴我成年的首首舊調--因而厚古薄今。總之在我的耳中,1999年的十大遠遠不及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上半期的一個季選,那時即使一個季選,都婉惜地看到好幾首心愛的歌曲落選,現在想找到一首好歌也很不容易。為何會這樣呢,可能是優秀的創作人都退休了,新手又無才氣,造成現在青黃不接的局面。

      其實一首好歌曲的靈魂是作曲作詞,還有那些幕后人員,如果沒有顧嘉輝、潘源良、林敏怡、蔡國權、向雪懷、林振強、林敏聰、黎小田、關圣佑、黃沾、林夕等這些優秀的創作高手,何來天皇巨星、四大天王。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歌手 譚詠麟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理论片中文字幕电影|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极品一线天馒头lj| 538在线视频|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美女性生活电影|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网站|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另类xxx| 男高中生大粗吊gvlive| 337p人体欧洲人体亚| www.nxgx| 东北女大战28公分黑人|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日韩在线第二页|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插鸡网站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国产无套护士丝袜在线观看|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自拍|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 最近最新2019中文字幕4| 日韩午夜小视频| 日日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亚洲欧美|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