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為了紀念魏文亮藝術生涯55周年,天津市文聯、天津市曲藝家協會等單位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舉辦了一場“魏文亮從藝55周年紀念演出”。京津兩地的名角侯耀文、蔡明、鞏漢林、劉維維、李伯祥等紛紛登場。
在演出中,為了提高整場晚會的氣氛,侯耀文表演了他很少演的傳統曲目《黃鶴樓》,而且由魏文亮“捧哏”。這塊“活”,捧、逗的分量一樣重,觀眾看著新鮮。所以,當觀眾看到這對兒全新搭檔時,報以滿堂的掌聲。侯耀文一見這么熱烈的“碰頭彩”,很得意,站在臺上開始了漫長的“墊話”,而且,似乎有點兒陶醉在觀眾的笑聲中,遲遲不“入活”。魏文亮心里那個急啊,因為臺下的觀眾都是內行,“墊話”的“包袱兒”一響,就得趕快“入活”。“捧哏”的是“掌舵”的,怎么辦呢?他一想,用個“現掛”吧,便直截了當地說:“兄弟,咱得‘入活’啦!”臺下聽了是哄堂大笑。
但這下可惹了“侯三爺”,他也得用“現掛”反擊。“活”中有一段是考“捧哏”的,當侯耀文問什么是京劇的“正冠”、“捋髯”時,魏文亮那幾天也是有些累,回答的聲音高了一點兒、細了一點兒,侯耀文便馬上抓了一“現掛”:“您這聲音好,我聽著耳熟啊,您這都是從宮里學來的吧?”言外之意,說魏文亮像太監。
觀眾在笑聲過后,也在看“捧哏”的如何應對。 魏文亮反應很快,馬上接著話茬說:“我問你,喜歡京劇吧?”侯耀文回答:“喜歡。” 魏文亮說:“京劇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叫‘十凈九裘’,就是說十個學唱花臉的,有九個都學裘盛戎;我們相聲界也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侯耀文不知文亮下面說什么,便問;“什么規矩?” 魏文亮看了一眼耀文,說:“那叫‘十相九侯’,十個學相聲的,有九個學侯寶林。我的這個聲音呢,都是從你爸爸那學的。”侯寶林成老太監啦!這二人在臺上斗上法了!
演出在熱烈的氣氛中繼續進行著。魏文亮在做京劇的一個“投袖”動作時,侯耀文又適時地抓了一個“現掛”:“你這是轟蒼蠅呢?”魏文亮問:“這季節有蒼蠅嗎!”侯耀文接茬:“那最起碼也是蟲子!”魏文亮答:“那倒是說不定,我剛從侯耀華家里出來。”“嘿!敢情這蟲子是他們家里帶出來的。”兩位藝術家在臺上充滿機智的現場表演,令觀眾們大飽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