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在線音樂行業又將拉開新一輪的格局調整。不管是目前在行業內占據頭部優勢的BAT,還是最近剛剛進行了獨立的A輪融資的網易云音樂,對外公布的資料都顯示,接下來會基于內容和內容產業鏈、價值鏈進行拓展。在線音樂行業在頭部企業的帶領下,將進入產業縱深發展。
版權音樂內容仍是重要護城河
前兩天,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第四極的網易云音樂宣布獲得A輪融資,估值80億。業內分析彈藥充足之后,它將加入版權音樂資源之爭,挑戰一直占據在線音樂行業第一梯隊的BAT,可見版權仍然是在線音樂行業的重要護城河。
經歷了2015年第一輪的版權之戰,在線音樂行業隨后形成了QQ音樂、海洋音樂、阿里音樂包攬前三,百度音樂緊隨其后的局面。經歷了版權分割,整合洗牌之后,BAT巨頭們仍然包攬第一梯隊隊伍。
(一)騰訊音樂
在版權資源上,和海洋音樂合并之后的騰訊音樂娛樂,借助于早期的正版化布局,獲得了巨大的版權優勢。QQ音樂原本就簽署了華納、索尼、杰威爾音樂、福茂唱片,英皇娛樂、少城時代等2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音樂版權戰略合作,在日韓版權音樂資源上,和YG、CUBE等5家頂尖娛樂公司合作。
在去年7月,和海洋音樂合并之后,酷狗酷我方面帶來了太合麥田、孔雀廊唱片、天浩盛世、JYP等具有排他性的音樂內容資源。至此,騰訊音樂娛樂成為了國內移動音樂市場最大的版權音樂授權方,占據了國內數字音樂的半壁江山。
根據多方數據顯示,由于版權帶來的天然優勢,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這三款應用的滲透率在音樂應用中穩居前三甲。因此,合并后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估值上升到了60億美元到100億美元之間也不足為奇,業內更是猜測它可能在今年啟動上市計劃。
(二)阿里音樂
阿里在收購天天動聽后,與蝦米音樂整合成立了阿里音樂。財大氣粗的阿里,在華語版權音樂上,擁有滾石、相信、華研和寰亞,歐美有BMG,日韓有SM。 除了購買版權,阿里1.95億元投資韓國娛樂公司SM,嘗試涉足產業上游,自己生產版權內容。
另外,早在2013年,蝦米音樂就開啟了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平臺開始累積獨立音樂內容。陸續推出了“蝦米音樂人”,“尋光計劃”,為獨立音樂人提供的數字音樂服務,包括擁有獨立域名、自由管理主頁、作品的定價出售、推廣與統計工具、推廣及合作機會。陸續推出的系列專輯匯集了逃跑計劃、好妹妹等陣容。
今年3月關停了阿里星球的音樂服務后,只剩一個蝦米音樂的阿里,資源必定向其更加傾斜集中。
(三)百度音樂
去年10月份重出江湖的百度音樂,正在加強版權音樂資源方面發力。隨著原網易云音樂高級總監王磊的加盟,百度音樂在版權音樂資源上開始了大動作,要加強音樂內容的儲備合作。
在已經坐擁太合麥田、海蝶音樂、大石版權這三大華語音樂廠牌,以及全球最大的流行音樂曲庫The Orchard,獲得了其獨家合作,目前百度音樂的華語版權合作方在海蝶、太合麥田和大石的基礎上,還新增了和滾石的合作,百度音樂厚積薄發。
此外,百度音樂還在深耕內容特色化建設,例如,引進林海、有待等大牌DJ的獨家電臺欄目,擴大內容差異化優勢。
版權之外,BAT向數字音樂產業鏈拓展
從去年的在線音樂付費元年到今年,在線音樂行業從版權的競爭,逐漸轉向數字音樂生態鏈和價值鏈的競爭。版權環境的優化,讓用戶逐漸接受并建立了對在線音樂付費的習慣,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度亂象頻發的數字音樂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除了音樂版權之外,能夠創造好音樂的獨立音樂人也成為了平臺爭奪的對象。各家平臺都出臺了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這對于平臺的音樂人IP打造以及在數字音樂產業鏈上的能力都有了新的要求。
騰訊音樂娛樂近日推出了“MUSIC+”計劃升級版的“聚 · 星公社”,吸引了蘇打綠、周筆暢、王力宏、李宇春、TFBOYS 5位IP巨星加盟。騰訊會為加盟的音樂人提供新作品獨家首發、數字專輯發行、專屬音樂會、專屬粉絲部落、周邊衍生品開發等全方位支持。除了之前在版權音樂上的積累,騰訊音樂娛樂還在構建涵蓋社交、電商、直播、O2O演出、數字發行等泛音樂內容業務體系,從聽歌、K歌、社交和票務等領域建立新的商業模式。
前不久,阿里收購了大麥網,想要在線下演出+音樂這塊做補充布局。未來大麥將整合阿里的大文娛資源,要推出大麥+音樂、電影、游戲、文學等多方位新玩法。在音樂方面,俞永福表示要“以粉絲為核心,聯動藝人、票務資源,形成以粉絲、藝人、平臺三方聯動的‘線上+線下’的音樂營銷模式,實現阿里音樂的業務升級”。
去年剛加入太合音樂集團的百度音樂,在未來規劃中也在強調重視數字音樂、影視音樂,要依靠超強的流量入口,打造音樂產業的生態鏈。并且要實現兩個“突破”:從“音樂播放器工具”突破為大家都喜愛的“多功能音樂平臺”、突破為人格化、場景化、智能化的“音樂伴侶”。不過,總體來說百度音樂在版權、音樂人扶持和下游產業鏈建設等等方面,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
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隨著國內數字音樂格局的穩定,接下來行業的競爭將不僅僅是在版權上,而是版權、IP、數字音樂產業鏈的縱深發展,那么隨之而來的,整個行業門檻也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