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可以說是中國樂壇的一個時代符號,很多人聽了他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沖動的罰》、《情人》從此就愛上了他,最紅的2004年到2006年,無論是大街小巷,走哪里都聽到哪兒。其實他紅了并非偶然,高中還沒畢業就到一個歌廳里學習鍵盤樂器,之后多年輾轉西北、西南各個酒吧,最終獨樹一帆,回歸樸實的旋律,配上他極富滄桑的嗓音,給樂壇帶來了一股新鮮血液。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人紅勢必是非就多,有人支持,必有人反對,萬物是相對的。
楊坤評價刀郎:“他那是音樂嗎”
汪峰評價刀郎:“中國流行文化或流行音樂悲哀的表現”。
那英評價刀郎:“KTV點唱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缺乏音樂性”。
刀郎是一個低調到塵埃里的人。他寫的歌詞普普通通,沒有過份的華麗辭藻修飾,可是一樣打動人心,聽者皆是感同身受。我之前有幸聽了那首《孩子她媽》,撕心裂肺的吶喊,情不自禁眼淚唰唰地流,特別真實的情感,有多希望孩子她媽留下來。又有人說,這很粗俗,不精致,缺乏音樂性,難道易懂就等于粗俗,高級就等于典雅嗎?如果說要我選擇一首最喜歡的歌,毫無疑問,《披著羊皮的狼》是首選,羊溫和懦弱,狼粗暴兇悍,詮釋了人性的本質,虛偽。
刀郎是發光的金子。時隔多年,我們還依然想念著他。再次見到時,他已是胖大叔,頂著個光頭,瞬間沒了以前的偶像包袱。我說是金子就不怕遮住光芒,時間久了,還是發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