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號公路61號(ID:Highwya061),作者莉莉安。
今天,手機里突然收到妹妹傳來的一條短信,“謝謝姐姐,我仔細想了想你跟我說的話,我會努力的。”看到這條消息,我不禁會心一笑。
春節歸家,最令人發愁的莫過于跑親戚這回事。聽七大姑、八大姨絮絮叨叨一下午,好在莉莉安已經久經沙場,早已習慣。當我一邊玩著手機,隨聲附和著念叨時,發現身邊同樣被念叨的妹妹卻一臉愁容。
飯后,我拉著妹妹散步,而她也慢慢對我打開心扉。妹妹今年高三,即將來臨的高考讓她壓力倍增。聊及未來的打算,她告訴我,她喜歡學醫,但也對文字很有興趣,這兩個興趣本身就不相容,她不知道該如何取舍。
看著她一本正經地發著愁,我話題一轉,問道,“你聽說過馮佳界嗎?”
“誰啊?”妹妹的臉上露出了狐疑的表情,不解地望著我。我從包里掏出手機,給她播放了一首《暗河》。
“你平時不是喜歡看小說嗎?這首歌就是為《心理罪》的主人公方木寫的,還被原作者雷米注意到了,是不是挺厲害的?”妹妹點點頭,但還是不理解我為什么突然提起他,“你想不到吧,他不僅是清華的本科畢業生,還是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醫學系的在讀博士,或許可以算是你未來的同行了。”
聽我這么一說,妹妹的眼里突然來了光,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我緊接著說道,“你既然想學醫,就去學吧,但這并不影響你私底下的愛好啊。馮佳界當時就是在清華上學的時候組建了自己的樂隊,還寫了不少的歌。你想想,高曉松、老狼、李健……這些才子們不都是一邊讀書一邊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嗎?《心理罪》的原作者也是在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書,業余時間寫作懸疑小說啊。”
“可是,這不會被說玩物喪志嗎?”似乎是春節親戚們的夾擊給了妹妹太大的打擊,此刻的她似乎顯得畏畏縮縮的。
“玩物喪志是失敗者的標簽,成功的人只會被稱贊有才華,你想成為哪種人?還用馮佳界給你舉個例子吧,上大學的時候,他組建了西山樂隊,當時甚至還出了一張專輯。畢業之后,曾經愛好音樂的成員們各奔前程,樂隊解散,只有他不曾放棄,依舊堅持寫歌。大概三年前,機緣巧合下,馮佳界結識了陳鴻宇,兩位音樂才子一拍即合,并且受邀進入了眾樂紀。眾樂紀的幾張合輯中都收錄了他的作品,我最喜歡的還是《拾眾而歌》那張專輯里收錄的《水的歡歌》。
最讓我佩服的是,雖然他是一個音樂人,但并不是如你所想的那樣,時時刻刻都在寫歌。他總能在最重要的時刻抓住他的靈感,花費最短的時間去做最有效率的事。他把自己的作品定義為讀后感民謠,因為他大部分的靈感來源于閱讀,《三體》、《心理罪》這些小說都是他寫歌的靈感來源,他從來不強求,只是隨心所欲。我和你說這么多,意思就是你不必覺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協調好它的能力。”
“他好厲害啊”,妹妹的眼里充滿了崇拜,“難道他沒有覺得顧此失彼的時候嗎?”
“當然會有啦”,我不禁一笑,“每天只有24個小時,誰也沒辦法分身啊。馮佳界也曾經抱怨過,當自己忙著科研時就難以擠出時間來做音樂,忙著音樂時又難免落下科研。但是他實在太喜歡科研和音樂了,這兩件事他都難以舍棄罷了。”
天色漸晚,冬夜的冷風使勁的往衣服里鉆,我和妹妹的飯后散步也就此結束。直到今天又收到了妹妹的短信,她似乎已經想通了未來的打算,身上帶著一股年輕人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沖勁。我給她分享了《城市之光》的MV,以鼓勵她堅持自己的所愛。
今天,馮佳界仍然遠在美國攻讀博士,每次回國就忙著跑巡演,鮮有個人時間。莉莉安不禁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馮佳界在微博上談及,他將在今年夏天時發布新專輯。大學畢業至今,始終堅持音樂創作的馮佳界終于要推出自己的新專輯,得知這個消息,莉莉安當時心內一暖,果然,所有堅持的努力都會有回報。
不知道春節回家的你,是否也因為各種原因被父母親戚念叨,覺得迷茫而不知去蹤。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惑,莉莉安想把馮佳界的故事也分享給你,愿我們在熱愛的道路上終有所獲。
——本文為號公路61號(ID:Highway061)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