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聲樂導師李克先生多次說:“立德演唱歌曲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字:情。真正做到了用情唱、用心唱,難能可貴”。這是老師對我的鼓勵,更是鞭策。我曾隨晉藝歌舞團赴全國各地演出,所到之處我的演唱都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我至今珍藏著一套百余張演出節目單,這一張張油印的、鉛印的、膠印的、白紙的、粉紙的、單色的、彩色的演出節目單,真實地記錄了我藝術道路上付出的每一次心血,唱過的每一首歌,也記載了那幾場讓我一生難以忘懷的演出。
那是一場情真意切的演出。1993年6月,晉中“雙林杯”青年歌手卡拉OK大獎賽在平遙舉行,這是我從聲樂教授李克先生學習聲樂后,第一次參加聲樂大賽。參賽歌手來自晉中各縣,評委由省、市兩級的音樂專家擔任。決賽在平遙大劇院舉行。當我十六年后再次登上平遙大劇院那熟悉而親切的舞臺,面對我魂牽夢繞的鄉親父老,演唱我的參賽歌曲《三峽情》時,心情格外激動,特別是唱到“故鄉的景呦,故鄉的情……恰似兒女思鄉情”,我想起了:當年在平遙文藝輕騎隊,我們身背演出道具,步行到石城、果子溝等山莊窩鋪演出,每演完一村一地,當地的鄉親父老都會把我們送了一程又一程,那灑淚道別的難舍情景,又真切地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我噙著滿眼的淚水唱完全曲,深情的演唱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也榮獲了民族唱法第二名。獲第一名的是劉文濤,她演唱的曲目是《五洲人民齊歡笑》。賽后,時任平遙文化局局長的著名文化學者梁培卿先生說:立德的演唱聲聲入耳、字字用情,不愧是咱平遙文藝輕騎隊培養的好歌手,真正為咱平遙爭了光、添了彩。
那是一場緊緊張張的演出。1995年我應邀參加了由榆次市委宣傳部舉辦的《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勝利五十周年大型歌舞音樂史詩抗戰頌》的演出,我在第一場飾演東北流亡大學生,演唱《松花江上》;在第三場飾演新四軍,領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因出演兩個角色,所以趕場換裝很緊張,當時有三個人幫忙,我至今記憶深刻。《抗戰頌》演出獲得巨大成功,當時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長季福星看完演出后講話說:立德的演唱為整場晚會畫龍點睛。
那是一場非常感人的演出。1995年9月30日晚,晉中電視臺舉辦“迎國慶文藝晚會”,我受邀演唱《再見了大別山》。那時晉中電視臺還在安寧大街現二中對面,演播廳不大,我們候場全在門廳。晚七點半開演,我的獨唱是第五個節目。但我六點就到了,心里想著:趕快演完到晉中工人俱樂部劇場參加晉中地區第一屆職工卡拉OK大獎賽頒獎晚會。這個頒獎晚會對我真的很重要,因為這是我參加大獎賽以來首獲民族唱法第一名,一等獎易得,而第一名卻太難。如今得了第一名,卻因國慶演出,不能現場領獎,不能現場感受那份成功的喜悅。一邊焦急地候場,一邊想著那邊頒獎的情景。我真忘了當時是怎么上場的。舞臺上出現在我眼前的是多么感人的情景啊:飾演大別山父老鄉親的人群中,有白發蒼蒼的大爺、慈祥可親的大娘、活潑可愛的孩童、憨厚樸實的大哥和淚眼迷茫的大嫂,他們緊緊圍繞在我的身邊,千叮嚀啊萬囑咐……我唱著“清風牽衣袖,一步一回頭,山山嶺嶺喚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特別是唱到“慈祥的大嫂啊,快去照看你幸福的孫兒,白發的大哥,讓我祝福你健康長壽。啊,再見了鄉親們,大別山養育了我,我要把你銘記在心頭”此時,我早已情動于心、熱淚盈眶。獨唱一結束,穿著演出服以最快速度趕到晉中工人俱樂部劇場。記得主持人說:獲得本次大獎賽民族唱法第一名的張立德,雖因電視臺的演出沒能上臺領獎,但他現在已經趕到了我們演出的現場,并給大家帶來了他的獲獎歌曲《再見了大別山》。全場立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那是一場留有遺憾的演出。199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五十周年,榆次文化局、教育局聯合排演了紅色經典《長征組歌》,以市教育局合唱團為班底,邀請了當時晉中地區最具人氣的歌手——胡秀英、趙立、張德和、師桂芬和我。首場演出在前進劇院,區、市兩級主要領導觀看了演出,我領唱第七場《祝捷》,從第一句“長途跋涉足未穩”開始,觀眾鼓掌到全曲結束。《長征組歌》演出陣容之大,效果之好確為榆次前所未有。遺憾的是費時、費力精心打造了一個暑假的紅色經典,只演了兩場便宣告結束。如能組織青少年學生觀看演出,想必會是一堂非常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那是一場十分榮幸的演出。1996年10月山西省群眾藝術館建館四十周年舉行館慶文藝演出,省委宣傳部部長、省文化廳領導參加并觀看了演出,此次演出全省只邀請了兩名歌手,女歌手是剛剛獲得全國群星獎的胡秀英,男歌手是我,我演唱了自己首唱并在全省新人新作精品展演中獲獎的歌曲《牧羊歡歌》,演唱受到與會領導及專家的一致好評。
那是一場非常深情的演出。2002年7月27日上午共青團榆次區委迎“八·一”慰問演出,在武警八六五零部隊禮堂隆重舉行。開場節目是金星幼兒園的大型幼兒舞蹈《牡丹頌》,孩子們出色的表演,配以漂亮的服裝和華麗的牡丹花道具,真的是美不勝收。十三歲的呂文光(后考入軍藝、星光大道2012年度觀眾最喜愛的人氣王)精湛的嗩吶獨奏《黃土地》、十二名小姑娘的琵琶齊奏《游擊隊歌》,成為演出中最大的亮點。青年歌手董婷婷傾情演唱了《懂你》。當紅搖滾歌手閆嘯把一曲《熱情的沙漠》演繹得熱情奔放、活力四射,贏得全場陣陣掌聲后,我壓軸演唱了《西部放歌》,結束是歌伴舞《兵哥哥》。觀眾主體是年輕的武警戰士,他們英武帥氣的坐姿,整齊而富有節奏的掌聲,組成了一道振奮人心的風景線,為整場演出錦上添花。演出結束,部隊首長講話說:“今天的演出非常精彩、非常成功。這是今年‘八·一’我們武警官兵收到的最早、最好的節日禮物。衷心感謝團區委,衷心感謝所有演職人員,大家辛苦了,謝謝!”。部隊首長的贊許讓我們感動,而更讓我們感動的是:本場慰問演出的總協調——團區委副書記張貴青,統籌全盤不辭辛苦,對所有參演人員貼心鼓勵、關愛入微,小演員們都親切地叫她“大姐姐”。這是我作為總導演與團區委唯一的一次成功合作,因而記憶深刻至今難忘。
那是一場激情澎湃的演出。2003年國慶前夕,榆次區委、區政府在晉中電視臺舉辦了《與祖國同行大型文藝晚會》。開場節目——是由唐振勇作詞,侯鳴中編曲的歌舞《榆次你好》;第二個節目是我和女高音歌唱家胡秀英共同演唱的《我們的祖國歌甜花香》。當我滿懷激情演唱“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動人的歌聲匯成海洋”時,好像聽到了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贊歌、情歌、頌歌,好像看到了祖國天南海北盛開的雪蓮、茶花、荷花……我們珠聯璧合的深情演唱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第七個節目是獲得全國群星金獎的秧歌劇《車夫》。晚會在歌舞《這里是我家》中結束。整場晚會高潮迭起,主題突出——歌唱祖國、共慶盛世。
那是一場情深誼長的演出。2005年5月17日(農歷四月初十)是平遙黎基村傳統廟會,在闊別黎基三十年后,我們十五名知青再次踏上了這片留有自己青春印記的熱土。在村干部的引領下,我們參觀了村辦企業水泥廠,拜望了健在的老村干部。在走進當年住過的知青宿舍時,我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大家相擁而泣、深情回憶。想起了1975年3月20日下鄉的當晚,我們(在全縣挑選的有文藝特長的知青)就為鄉親們獻演了一臺精彩的文藝晚會;想起了可敬可親的老書記趙普潤大叔,不僅請了會廚藝的村民劉大爺給我們做飯,還特殊照顧經常給我們發放白面;想起了淳樸善良的鄉親們,苦活累活不讓我們干,有了好吃的硬往我們兜里裝……那充滿真情關愛的點點滴滴,每每想起都讓人心里無比的溫暖。
當晚,鄉親們聞訊我們演出,早早就聚到了村委大院里的露天劇場。開演前,縣文化局局長梁培卿(當年縣委選派到黎基的下鄉干部,我們知青步入社會的第一位引路人)發表了非常精彩的講話。開場節目是韓建婷、鞏錦芳、劉金仙、陳英的女聲小合唱《好日子》;女高音朱永愛深情演唱了《毛主席的光輝》,伴舞是梁巧英、廉香山;星光大道周冠軍武玲花傾情演唱了戲歌《人說山西好風光》;知青隊長韓麗霞和付隊長王乃聰聯袂朗誦了《黎基這方熱土,我深深地愛著你》;我身著白軍裝演出服,激情演唱了《咱當兵的人》,演唱結束我說:“回家的感覺真好!我是當年的小帥哥張立德,電話*****,期待以后常聯系,各位鄉親父老我永遠愛你們”。說完我深深鞠了一躬,抬頭時早已淚流滿面。壓軸節目是邢茹莉聲情并茂的女獨《父老鄉親》;最后全體知青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每個節目鄉親們都報以最熱烈的掌聲,整場演出情深意濃、充滿溫馨。我深信,那份激蕩在全體知青與鄉親們心中無法割舍的真情,必定會日久彌新永存心中。
那是一場非常滿意的演出。2009年2月9日,第二屆社區文藝展演暨迎春晚會彩排時,總導演賈寶寶對我說:如感覺不保險可提前錄音對口形。我說:“賈導放心,當我勝任不了真唱時我就不唱了,在我的演唱生涯中沒有過假唱,那樣對不起觀眾”。晚會上我傾情演唱的《西部放歌》成為當晚最精彩、最受觀眾歡迎的節目。區四大班子領導觀看并接見了全體演職人員。區委王建林書記高興地說:立德唱的好,很有精氣神。王書記的鼓勵讓我倍感親切和溫暖。
那是一場特別幸福的演出。2013年12月24日,我有幸以全國超級百姓歌手的身份,參加了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節目的錄制。擔任節目主持的是全國一線名主持曹穎,特邀嘉賓是著名劇作家,已經八十四歲的閆肅老師;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周煒;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聶建華。置身于四周和上下炫目的燈光中,面對如此重量級的嘉賓和主持,我的心狂跳起來,嗓子感覺特別干,兩手全是汗,因為從來沒有登過如此華麗而壯觀的舞臺,我真的太緊張了。后來在突然想到自己已是年過五旬一直視名利為過眼煙云的百姓歌手時,心情開始慢慢平靜下來。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氣,莊重大氣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到舞臺中央。當《西部放歌》那激昂明快的伴奏音樂響起時,我早已忘記了一切,只覺得眼前就是滾滾奔流的黃河——那是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啊……我一嗓子“嘩啦啦的黃河水”已激起現場一片掌聲,直到演唱完最后一句,我還久久在歌曲的情緒中無法走出。直到德高望重的閆肅老師點評時,才把我的思緒拉回現場。閆老非常認真地說:“《西部放歌》這歌難唱,但歌手唱得是滿腔滿調”。聽了閆老非常認可和肯定的點評,我心里感覺特別的溫暖。這不僅是對我現場表現的贊許,也是對我堅持三十年練聲、對歌唱藝術孜孜以求的肯定。
回眸自己走過的鋪滿鮮花掌聲的聲樂藝術之路,我特別感謝我的恩師——李克先生,他不僅教給了我最好的聲樂演唱專業技術,更為我找到了一生健康快樂的源泉;我非常感謝山西衛視《歌從黃河來》,讓我在夢寐以求的大舞臺一展歌喉,我真的感覺特別幸福和欣慰;最后我要感謝的是晉中大地的老百姓,我的歌唱到哪里,哪里就有老百姓真誠的歡迎和衷心的贊揚,這是我堅持唱下去的根本所在和力量源泉。這一切無不在激勵著我,從藝術到做人必須不斷完善,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