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出生在一個能讓他的天賦條件完全展現的家庭,一個音樂天才遇到了一個從事音樂的父親,而且父親給他創(chuàng)設了一切發(fā)展的條件。但是父親跟兒子的關系卻長年處于緊張狀態(tài)。莫扎特內心反對他的父親,連婚姻都不讓父親知道,也不去參加父親的葬禮。
實際上,莫扎特在反抗他父親對他的愛。人情絕對是一種債,當感覺到無法來償還這個債的時候,就會產生問題。
莫扎特只是一個引子,今天主要想談的主題是:為什么那些希望把全世界都捧給孩子的家長,得到的卻是反抗?
現在城市里大部分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物質條件和情感條件都很好。但為什么還是有一些孩子到后來和他的父母親發(fā)生巨大的沖突?
有一個高三的女生,她跟我講過這樣一段話: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物質從來沒有缺過,從出生就有自己的一間房。想要什么,不需要開口就能得到,父母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
但是我能感覺到他們對我有很高的期望,我理應滿足他們的期望,我太想滿足他們的期望,可是我做不到、我不要做。我是愛他們沒有問題,可是我又要滿足他們,我做不到,你說我怎么辦?
愛父母和滿足父母的要求和期望,不是同一回事。
當父母為孩子付出了時間、金錢、精力等等所有的一切,那么自然而然地希望從你身上得到回報,所以他們會對你提出各種要求、各種期望,合理嗎?合理,合情嗎?不合情!
然而做父母的并不會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當你要求孩子達到你的期望的時候,很多時候得到的是孩子的反抗。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總是試圖給他規(guī)劃好人生路線。
很多中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尤其是學習上,總會說一句話:“你現在不好好讀書,將來只能去掃大街。”關于這句話,我個人認為是很傷人的:
第一、學習成績不好并不意味著以后只能去掃大街,靠讀書出頭只是人生的一條道路而已,只不過選擇這條路的人最多,但不是所有人。
第二、那些掃大街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同樣是這個社會上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雖然他們的文化水平低,但是起碼還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吃飯,比那些有著高智商卻違法亂紀的人好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牽連到他們。
家長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這的確值得做子女的感恩和銘記。但是作為父母,在給予的同時如果時時刻刻想著讓孩子給自己回報、讓孩子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和希望,其實大可不必。真正的愛是無私的。
小鑫鑫侃教育
高考數學失利,但是依舊活得很好的蘇州人,熱衷吐槽教育。
蘇州2017小升初家長,可以加小升初公益QQ群:568156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