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高保真音響雜志 可訂閱哦!
威廉·克里斯蒂與他創立的法國繁盛藝術古樂團,幾十年來在業界一直是品牌的象征。在今年上海國際藝術節,克里斯蒂率領他的親兵弟子在上海音樂廳上演了一場充滿創意的古樂音樂會,別開生面,精彩紛呈,值得一贊。
這臺名為《意大利花園》的音樂會,曲目不按常理出牌,它匯聚了16至18世紀意大利抒情風格作品(歌劇、牧歌、康塔塔等)的精華片段和唱段,經過創作人員重新編配和加詞,有機組合成一臺全新的“情景劇”,上半場著重對愛、美、怒、妒等情感主題的挖掘,下半場展現了一幅生動風趣的世俗場景,令已經日久的古樂煥發出勃勃新意。在這些作曲家中,既有我們熟悉的維瓦爾第、亨德爾、約瑟夫·海頓、莫扎特(后幾位其實都是德奧人,可見當時意大利音樂的強勢和盛行),又有我們平時鮮知的阿德里阿諾·班基耶里、亞歷山德羅·斯特拉代拉、奧拉齊奧·維奇、居古拉·波爾波拉等——其中居古拉·波爾波拉還曾經是約瑟夫·海頓的老師,如果不是這樣的音樂會,我們可能要忘記他們了,而他們的“復活”表明,紅花還需綠葉,長長的音樂史,有主角,也要有配角,這才是一部活色生香的“戲”。
其次,從節目單上了解到,從2002年開始,威廉·克里斯蒂與他的繁盛藝術古樂團又創建了每兩年一次的、為青年歌唱家建立的聲樂學院——聲之花園。學院的最終入圍者,將與繁盛藝術古樂團一起進行國際巡演,以作為這些聲樂演員職業生涯的出發點。這次隨團來上海演出的六位(男高音、女高音、女中音、男中音、假聲男高音、男低音)聲樂演員,就是“聲之花園” 聲樂學院的佼佼者。
雖然還是新秀,但已展現出相當高的演唱水準,我尤其欣賞其中的抒情女高音露琪亞(唱亨德爾《時間與真知的勝利》中的詠嘆調《離開荊棘,采摘玫瑰》——此曲我們最為熟悉的是出現在亨德爾另一部歌劇《里納爾多》中的“讓我哭泣”)、曾經已兩次來上海演出巴洛克歌劇的女中音利亞·德桑德勒(唱維瓦爾第《奧托尼在維拉》中的詠嘆調《讓我嫉妒》)和假聲男高音卡洛(唱尼古拉·波爾波拉《獨唱康塔塔第十首》,雖然他演唱時有一個小失誤)。而我們此次欣賞到的這臺《意大利花園》音樂會,其實已經是克里斯蒂“聲之花園”的第7版了。 也就是說,經過十幾年的成長發展,“聲之花園”已經是繁花似錦,蔚為壯觀了。這樣的曲目組合與演唱機制的培養,相得益彰,真是充滿了創意啊!
此番二十多人編制的繁盛藝術古樂團,雖然是擔任音樂會的伴奏,但其醇厚而又純真的古樂韻味,在我所聽過的林林總總的古樂團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這就必須要說到樂團的靈魂人物威廉·克里斯蒂。看他指揮演出,已不僅僅是在演出,而是在享受音樂—他笑瞇瞇的舉手投足,優雅親切,洋溢著深深陶醉在音樂的喜悅中—所以啊,樂隊才會煥發出如此迷人心醉的神韻。
最后要贊的是,整場聲樂音樂會,上海音樂廳在舞臺兩側熒光屏上都配以中文字幕,便于觀眾對劇情和唱詞的了解,這是需要相當大的工作量的——如果不是這樣,對這樣一臺古樂演出,觀眾很可能會一頭霧水。回家細看節目冊,又是一喜:除了常規內容的介紹,還附有音樂會所有曲目的中文翻譯,令我再度沉浸在回味音樂會的涓涓細流中……
文章節選自《高保真音響》雜志2016年12期
…………………………………………………………
高保真音響雜志
號:HighFide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