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出現電子音樂的時候,合成器還是超級大的機器,整箱整箱的電子設備堆疊起來能夠放滿一整間屋子。就像電腦一樣, 而同樣的,電子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合成器的迷你化,從一間房間的大小變成了和鋼琴一樣大,然后再變成電腦一樣大,變成一臺普通鍵盤那么大,變化成一個小盒子音源,連接在其他的鍵盤或電腦上使用,而最后,變成了一片單獨的芯片集成在電腦里的一塊電路板上,供我們編輯電子音樂時使用?,F在甚至還出現了“軟音源”這種利用軟件合成的方式來形成音樂的方式。完全擺脫了硬件的制約。
那么,我們能不能利用現在手頭飛速發展的科技的產物,去構建一臺現代化的小型合成器呢?如果再加一個限定條件——可以彈奏?
簡·奧斯曼的設計就非常不錯,他利用ATMega328作為主控芯片,制成了這臺僅有名片大小的合成器。這臺合成器使用單片機控制每個音調的起止時間、音色等等,并提供其他所有控制方面的事情。而六個電位器則用來控制所合成的音色的種種方面,你可以在這個視頻里看到這個調整的過程。
程序方面,音頻的生成和輸出是靠查表法來獲得應輸出的電平包絡值的,而調整音色則是通過調整查表輸出的速度和大小,通過運算來改變音色的屬性。對于鍵盤的讀取則是采用電容觸摸鍵的方式。當手指觸碰到觸摸位置的時候,電容值發生改變,通過單片機測量電容的變化從而確定哪個鍵被按下。(實際上,我在想如果精確一點的測量電容量的話,是不是也能測試出按鍵的長短)
電路圖,注意左側的電容
查表法是一種非常常用的合成方式,具體一點的話,頻率合成設備也有一部分是采用查表法的方式來實現的。靈活,好玩!這個項目中有很多可以學到的地方,快在自己的項目中應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