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寫給“雨露”夢想課堂第三季
尊敬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參與第三季夢想課堂的大學生志愿者們:
你們好!
感激你們在百忙之余閱讀這封信,我要說什么呢?
回想起“雨露”夢想課堂開辦的初衷,恐怕要追溯到我的大學時代,要畢業的那一年,我有幸在上學的市區參觀了一所重點中學的校慶,當時,有一幕很震撼我,一個身穿牛仔的男孩,上臺后自彈自唱,歌還是自己寫的,我震撼什么呢?
我震撼的,是因為我也曾經有過當歌手的夢,但是,我來自農村,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我沒有機會去接觸樂器,更沒有錢去請專業的老師教我,所以我的夢最終沒能實現。
后來在州教育局上班期間,民辦教育科的胡科長的話讓我感同身受:“咱們農村人,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城市里的孩子從一開始,就注定里離成功更近!”
志愿者何永明與
是的,來自農村的我,沒有條件,更沒有機會去接受,大城市的教育條件。
這,就是我們雨露人不懈余力的為山區孩子們,舉辦一屆又一屆的“夢想”課堂的源動力。
關于夢想課堂,從2014年創辦,我們成功的舉辦了兩季,主要的運行模式是,依托學校提供場地,孩子們的愿望決定我們要開設的課程,而開課的老師,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們。
志愿者何永明 一對一教學 正在街頭進餐
可能大家會問如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現在的農村教育條件在改善,很多鄉村都已經興建了少年宮,我們的夢想課堂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作為一個山區一線做教育的人,我這樣老實回答,其實很多地方的少年宮,都形同虛設,首先,我們的師資配備不齊,不可能有那么多專業的特長教師,而且,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少年宮,也變成了領導來了,準備點材料,拍幾張照片的形式主義,所以,少年宮存在,就目前而言,作用有限。
而且,我認為有少年宮的地方,更適合開設夢想課堂,因為所涉及的樂器場地問題。
志愿者韋正珣正在上街舞舞蹈課
舞蹈班的全體合照
問題二:短期支教的問題。
在現在很多公益組織,逐漸對短期支教已經失去了興趣,認為,這不過是一些大學生體驗生活,折磨孩子們的一種浪費。
我必須要回答,從形式看,我們的確屬于短期性支教,但是,我們又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短期支教,首先,我們開設的課程,并非我們自己強加給學生,而是學生自主選擇,中途你還可以更換,極大的做到了以孩子為主的課堂,孩子們會更喜歡;再則,我們的夢想課堂在選擇教師方面,考慮的是大學生,特別是擁有對口專業特長的大學生,要通過我們的審核,需要制作視頻,視頻包括技能展示和個人介紹,活動期間,對大學生的要求嚴格,需要每天總結寫日記,專業技能是第一項,吃苦耐勞杜絕形式主義是我們的主張。
關于夢想課堂,我是這樣定義的:“顛覆傳統的短期支教項目”
聲樂老師班霞
前幾天,我問過一個家長,你的孩子在我們的夢想課堂學習吉他之后,有什么變化?她告訴我,從以前的朦朦朧朧,到現在很渴望更專業的吉他學習,為了這個,她專門給孩子報名了吉他輔導班。
問題三:夢想課堂的意義?
我想,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我們中國的足球,我們都知道,國足非常的稀爛,原因什么?大家都在思考,是不是偌大的中國,找不出會踢足球的人才?答案肯定是否!我們可以找出,但是,我們并沒有創建平臺,可能有的“天才”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擁有這方面的天賦。
志愿者王興飛 布依族著名歌手
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意義重大,重大之余,我們可能點燃未來的奧運冠軍,可能會點燃未來的畫家,未來的舞蹈家。。。。。。而這一切需要我們這些“雨露”堅持不懈的去做,就像當年的愚公。
再換句話說,就算是孩子們將來成不了這樣杰出的人,但是擁有了愛好的人,和沒有愛好的人,區別是明顯的,他們的人格、素養,將會得到提高,這,也同樣是意義重大的改變。
志愿者陸淋
綜合上面的三個問題跟答案,就是我要告訴大家的。
今年,我們的夢想課堂在沉寂了一年后復活了!
我們要走進弼佑中心學校,這是一所山村的義務制學校,包括小學1年級到9年級的孩子,地理位置偏僻,那里聚集著勤勞善良的布依族老鄉。
最后,感謝弼佑中心學校領導的老師們的支持,特別點名感謝覃發蘭老師,是你的努力讓夢想課堂第三季開辦,還記得前幾天,你打電話給我,我非常激動,跟興飛說:“就算是自己掏腰包,我們也要把活動辦好!”因為我們的第一季,是所有參與課堂的大學生老師們,aa制輪流做飯,還記得當年冊亨橋頭給諸位夾的香腸嗎?
小黃渴望和諸位的再次合作,如果你們的時間允許,我懇請夢想課堂第一季、第二季的老師們歸位!
以下點名(排名無先后):
夢想課堂第一季教師——
何永民(西南大學)、韋正珣(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姜霞(武漢中南民族大學)、陳煥(湖北師范學院)、王亞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陳明俊(華北科技學院)、王興飛(貴州民族大學)、盧崇明(貴州師范大學)
夢想課堂第二季教師——
羅梅、黃庭剛、班霞、游明陽、 羅朝劍、韋小珍、陸海配、覃發蘭、楊東江、羅仕芳
最最后,夢想課堂第三季,你們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