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營銷作為突破視覺接觸,強化品牌記憶、容易掀起感情波動達到消費者身心愉悅,促成銷售為終極目的。
店鋪播放音樂的必要性
《法制晚報》與新浪網站《生活頻道》聯合推出了消費者關于店鋪背景音樂感受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都喜歡店內有些背景音樂。但是,由于背景音樂聲音過大、節奏過快等原因,有接近80%的消費者都表示曾對商家的背景音樂感到煩躁不安,甚至有很多消費者因為背景音樂吵鬧而離開,放棄了消費。
盡管很多消費者對多數商家的背景音樂不滿意,但事實上,有86%以上的消費者還是希望店內播放背景音樂的,而且近96%的消費者認為商業背景音樂的質量對商場檔次、形象有影響。
播放背景音樂是烘托店內氣氛的一項有效的措施:
背景音樂的適合與否,不僅會影響營業員的工作態度,還會影響消費者的情緒,進而影響到店鋪的銷售,因而,背景音樂的效果不容忽視。對于具體播放時間也有相應的管理制度。
音樂對消費者的影響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商家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認為店內只要有音樂就可以了,至于播放什么類型的音樂則完全沒有目的性。更有甚者完全憑店員的個人愛好,想放什么音樂就放什么音樂,根本不知道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我們應當了解音樂,并好好利用音樂,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首先來看一下,不同的音樂類別對消費的影響:人們往往會將古典高雅的西洋音樂與歐洲的貴族或者高社會階層人士聯想在一起。因此,在定位比較高的精品店中播放古典的、優雅的音樂,可以烘托出商品或服務的價值,使顧客想當然地認為店內商品的品位也高,符合賣場的定位。相反,流行音樂或鄉村音樂更加貼近大眾,播放這種音樂時,消費者會認為店內的商品價位比較平實,貼近自身生活。
其次是音樂的節奏快慢:慢節奏的音樂,能夠使人放松、沉浸,可以使人靜下心來輕松購物。因而在顧客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播放慢節奏的音樂可以相對延長顧客在賣場內停留的時間,增加顧客的消費。相反,節奏稍快的音樂,會加快人的運動節奏,同樣也會提高人的購買欲,所以在客流高峰時適當播放節奏放快的音樂,可以鼓勵顧客加速消費或采購動向,縮短顧客在店內的停留時間。
最后是音量大小:音樂的聲音大,雖然可以襯托出熱鬧的氣氛,但是小聲量的音樂,卻可以鼓勵顧客與銷售人員進度對話,并做進一步的互動。因此,音量應該要在一個適中的大小,一般是兩個人在一米五左右的距離,能夠彼此聽到對方的談話。
此外,早晨開始營業播放歡快的迎賓曲,打烊時播放輕緩的送別曲;必要的時候插播一段溫馨提示;節日時可以播放節日相關歌曲......都可以增加顧客的滿意度,提升購買量,樹立起賣場的形象。因為,商家要利用背景音樂這一無形的武器,真正做到音樂響起來,銷售提上來。
根據每家公司的不同及地域的不同及顧客喜好的不同,在不同的購物時刻播放不同種類的音樂,這是賣場的情景表現之一。
怎樣為店鋪播放的音樂分類
音樂的分類大體如下:
1. 按照風格有雅俗之分。雅方面的如海頓、莫扎克、貝多芬等大師的古典交響樂;俗方面的如廣東音樂、江南絲竹、各地區的民歌、流行音樂及改變的器樂曲。
2.按照樂器和聲樂分為兩大類。按照演奏的樂器分類有管弦樂器、民族樂器、流行樂器;按照人聲分類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各位樂器又有獨奏、重奏、合奏之分。人聲有獨唱、重唱、合唱之分。對于超市應盡量多播放器樂曲。
3.按地域分類有中國歌曲和外國歌曲之分。
4. 按歌曲的情緒可分為:舞曲、進行曲、抒情曲、歡快樂曲、悲傷樂曲等。
店鋪播放音樂考慮的因素
店鋪音樂播放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1. 店鋪的定位及環境:如百貨有高中低三種分別,購物中心抑或超市等;
2. 每天的時段:開店、打烊、正常人的生物鐘變化、天氣的變化來定;
3. 特殊節假日、特殊事件提示等;
4. 季節;
5. 當地消費者的習慣、素質等;
總之是要顧客感到舒服、愿意花更多的實際來享受購物所帶來的快樂!
店鋪音樂管理
連鎖店有多家分店,即便總部對店鋪音樂有嚴格的要求,但是由于店鋪的播放設備開放,店員可隨意操作,播放也需要人工維護,比較麻煩,而且店鋪比較分散,曲庫更新不是很方便,監管難度大,那么連鎖總部就需要對分店的音樂進行統一管理,只能夠由總部控制背景音樂,這就要借助專業的店鋪背景音樂管理系統(店音管家)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音樂是一種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店鋪背景音樂就是在給你的顧客傳遞一種信息,音樂的好壞,就店鋪的品位,而且與店鋪風格搭配的音樂,更容易加深顧客的品牌識別,所以店鋪音樂是商家需要引起重視的一部分,要么不要播放,要播放就得播放規范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