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系列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海報轟炸之后,上周五,命運多舛的浙江衛視新節目《夢想的聲音》終于開播了。
舞臺很美,音樂不錯,導師很大牌。
(雖然整場充滿了哈拉冷場互相交替的氛圍……)
由于沒有拿下音樂牌照,《夢想的聲音》不僅不得不忍痛割愛,多次改名延期,且剪掉了觀眾投票、星素PK,極度弱化規則。
當然也看出來節目組拼了,不乏小爆發——節奏部落表演的《打虎上山》 但縱觀第一集,“其樂融融”的氛圍,是不是太有《感動中國》《我和我最好的老師》的感覺了?
等等,z叔是在看央視3么?呼叫倪萍阿姨~
轉頭去看師出同門,且明顯同款的隔壁臺《天籟之戰》也算是首次嘗試星素對戰,前一周還在粉紅泡泡的圍攻之下,推出了小爆款:華晨宇《我的滑板鞋2016》,連續三周都有明星被PK掉,話題度倒是完全在線。
相較于多次更名直至水土不服的《夢想的聲音》,《天籟之戰》以小哥的(擦邊球)黃色笑話,華晨宇時而呆萌,時而義氣精明的人設,直接降下身段走大眾路線的打法,略勝一籌。
But,叔兒要說了:這兩檔節目,畢竟是站在巨人肩膀來玩,但如此“改編”,也是有點尷尬。
不如我們來看看原版《Vocal戰爭:神的聲音》怎么玩星素:
(var@燈燈HOHO)
原版規則如下
1、素人唱歌過程中,200名觀眾投票,獲得半數以上票數,即算合格。
2、素人的實力,5名歌手以按鈕來決定,3人以上通過,即算合格。
3、素人 pk 知名歌手,給歌手限定不擅長的曲庫,由素人指定歌手演唱哪首,并限定2小時內改編完成,最后1對1PK。
4、最終由在場200名觀眾投票,票數高的一方獲勝。挑戰者獲勝可以獲得韓幣200萬的獎金并進行下一輪挑戰。
然而被拿回來做成成品的尷尬在哪?叔兒覺得是以下四點:
1、均弱化投票效果甚至是拿掉,容易讓觀眾一頭霧水。
2、國內明星相對不好調控,節目組明顯妥協,導致素人完全成為明星導師的陪襯。
3、票數略假,丟失細節和緊張感。
4、音樂節目眾多,素人庫略顯乏力,明星改編很有趣,那么素人的音樂改編,如何殺出重圍,真正逆襲?
今年各大平臺招商會上,星素都成為最新流行趨勢,除了以上的改編尷尬點之外,但當素人PK掉明星時,如何讓吃瓜群眾的第一反應,不停留在節目組怎么把導師勸下來,也有點難。(嗯,這才是真相)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稠密,然而,做星素的基礎其實是素人——相較于已經擁有成熟練習生體制的韓國,以當下節目呈現來看,我們的音樂素人庫還是不夠多樣,不夠驚艷。
雖然綜藝經常搶“音樂”的戲,但音樂節目若想長青,最終還是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星與素,合作也好PK也罷,饑渴的耳朵們,要的是真正驚艷的改編,真正激烈的對戰,真正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場(端著的)60分鐘的大秀。
星素模式雖已成爆款模式,但做成精品,還有待各位同仁打磨。
ps:Leonard Cohen于今日去世,叔兒在二條放上了好基友哭著寫完的緬懷文。大師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