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素養是每個干部的終身課題。”11月2日上午,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肖國安來到省委教育工委黨校,給第100期高校處級干部培訓班作了一堂題為《高校領導干部的核心素養》的生動講課,提出高校領導干部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具備忠誠、擔當、進取、民主、團結、協調、勤學、深思、實干、干凈十大核心素養。省委教育工委黨校副校長、高校干部培訓中心總支部書記劉國華主持講座。130名來自全省各高校的處級干部聆聽了講課。
講課現場
省委教育工委黨校副校長、高校干部培訓中心總支部書記劉國華主持講座。
十大核心素養的內涵及要求
肖國安指出,這十大核心素養是密切聯系,內在統一的。忠誠、進取、擔當強調的是政治品質,是領導干部的“壓艙石”;民主、團結、協調強調的是領導方法,是領導干部的“定盤星”;勤學、深思、實干強調的是工作本領,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干凈強調的是底線要求,是領導干部的生命線。 在兩個小時的講課中,肖國安結合自身數十年的學習、生活、工作經歷,引經據典,一一闡述了十大核心素養的具體內涵和要求。他強調,“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誠不僅是每個人最崇高的品質,更是領導干部最根本的素養,黨員干部必須將忠誠當作為政之本、立身之本,才能行穩致遠。作為一名高校領導干部,一定要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于教育事業、忠于學校、忠于家庭。
肖國安提出,高校領導干部要具備忠誠、擔當、進取、民主、團結、協調、勤學、深思、實干、干凈十大核心素養。
領導干部到底該如何做?
談到進取時,肖國安說:“人總要有一股氣,要有一種精神。”他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一個單位,一支隊伍,一個人概莫能外,這股氣、這種精神就是進取之心,進取是一種精神狀態,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做事方法。他要求,領導干部要有力爭上游的干勁,精益求精的鉆勁,開拓創新的闖勁,一抓到底的韌勁。
“擔當的本質是敢于負責、善于負責,敢于擔當本身也是一種責任。而責任心是領導干部最可貴的品質。”肖國安引用愛默生的話說,責任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它是一種偉大的品格,在所有價值中處于最高位置。他強調,領導干部在其位,就要謀其政,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該說的話不說、該干的事不干、該負的責不負,遇到困難繞道走、碰到矛盾踢皮球、面對歪風往后退,就是失職,就要貽誤事業、帶壞風氣。
民主集中制應當被掌握、重視
肖國安指出,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一種政治技巧和工作方法,我們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認識它、掌握它、運用它。民主集中制也是現代大學制度最本質的要求,放眼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大學自治”都不是個人的自治,而是民主的自治。“歷史上,民主與集中的關系處理好了,社會就相對穩定,相反,社會就動蕩不已,民不聊生。”肖國安強調,一個班子的好壞,與民主集中制的執行情況息息相關,必須深刻理解民主集中制的本質內涵,離開了民主講集中,或者離開了集中講民主,都不是真正的民主集中制。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既反對軟弱渙散,也反對獨斷專行。
“團結”與“協調”都是大智慧
肖國安說,團結和諧是世界的本質,是一切事物的原則,是規律,團結和諧才能促進萬物的產生和發展。正如李瑞懷同志所說:“只有不同的調味品的結合,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只有不同的音調的交響,才能奏出動聽的音樂。”古人也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氣致祥,乖氣致戾。”“因此,我們要大力弘揚‘和’的文化,從觀念、制度、和機制上營造和諧的氛圍。”肖國安說,團結的基本方法是求同存異,“有分歧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善于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化解矛盾和分歧”。
“協調能力也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肖國安表示,現實工作中,工作協調難是一個突出問題,為什么很難協調?既有體制機制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因此,要搞好協調,關鍵還是要解決思想問題。他表示,相互尊重是協調工作要首先遵循的一條原則,也是溝通雙方感情、建立融洽人際關系的一條基本原則和前提條件。他還指出,要善于拿起表揚和批評兩個有力的武器,激發人們進取的動力。
不僅要重視學習,還要善于思考
談到學習時,肖國安指出,盡管高校絕大多數領導干部文化層次很高,但當今世界形勢飛速發展、知識迅速更替,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做到古人講的“茍日新、日日新”。他結合自身的切身體會說,要善于利用時間,尤其是業余時間進行學習,人之差距,往往在業余。
肖國安指出,思考工作是領導者的一項主要任務,他批評了一些不善于思考的領導干部,比如有的領導干部無所事事、昏昏然,有的領導干部上級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推一下動一下,有的“唯理論”,還有的唯“經驗論”,這都是不合格的領導干部。他指出,不求深思,無以致遠,領導干部要勤于思考、用心思考,特別是要加強全局性思考,將分管的工作的目標定位到整體目標體系中;要加強前瞻性思考,把握住工作的走向;要加強全方位思考,學會從不同角度、從不同的層面去觀察和思考問題。
肖國安強調,為官之道,貴在實干,也難在實干,工作是干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干出個樣子來看一看”。一個實干能干的領導者,不僅要有腳踏實地的作風,更要有務實的方法,關鍵是明確“做什么”“怎么做”“怎樣做好”這三個基本問題。他指出,現代管理的過程是決策、計劃、實施、監督、評價等不斷循環的過程,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關鍵是抓好這五個環節工作。
時刻約束 做到清正廉潔
最后,肖國安強調,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黨性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贏得民心的重要法寶。歸結到一點,就是要干凈干事,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在認真干事的基礎上,懷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始終保持干凈,才能干成事、不出事。他要求,領導干部要帶頭廉潔自律,時刻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堅決做到“手凈”——不義之財堅決不取,“嘴凈”——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腿凈”——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領導干部要帶頭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破除貪圖安逸的思想,自覺抵制安于現狀、浮躁浮夸的不良思想和作風,做到條件變了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變,環境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減,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戰斗作風和精神狀態。”肖國安最后說。
肖國安廳長的講課贏得了全體學員的熱烈掌聲。講課之后,肖國安還與全體學員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回答了10余位學員關于高校去行政化、高校自主權、領導干部如何保持學習和創新等問題。
圖為一位學員在向肖國安提問
學員們紛紛表示,肖國安廳長的講課讓自己受益匪淺、啟發很深。中南大學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胡小清說:“肖廳長講課非常實在、實用、很接地氣,很多內容都是自身多年學習、工作的親身感受和經驗總結,很有指導性,給人教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