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管樂之聲”專場音樂會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精彩上演。四川交響樂團用精湛的演奏,為來自成都高新區各中小學音樂教師、學生以及愛好音樂的市民、網友等近400人,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管樂視聽盛宴。
西洋管樂在交響樂團里舉足輕重,每個聲部均擔任大量的領奏片段。本次“管樂之聲”音樂會采取重奏的演奏方式,演奏樂器包括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巴松、圓號、小號、長號等經典的西洋管樂器,演奏曲目則來自于曾經最賣座的電影,膾炙人口的芭蕾舞劇以及著名交響曲片段。
此次管樂音樂會共演奏了12首樂曲,風格各不相同。開場樂曲《法蘭多舞曲》來自1872年法國作曲家比才話劇《阿萊城姑娘》中的一段,旋律快速而熱烈。朗多舞曲《回旋曲》起源于歐洲民間輪舞歌曲,旋律優美。《晨曲》原為詩劇《培爾?金特》第四幕第五場的前奏曲,氣氛靜謐、安詳,又具有清新的牧歌風味,讓人仿佛進入田園詩般的恬靜意境。改編而成的銅管合奏曲《紅色娘子軍選段》,出自大家耳熟能詳的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節奏鮮明、鏗鏘有力。此外,柴可夫斯基名曲《四小天鵝舞曲》節奏干凈利落、輕松活潑,《白毛女選段》曲調深沉低昂,《卡農》節奏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作為結束樂曲的小號三重奏《號手的節日》,更是將銅管樂器的華麗技巧表現得淋漓盡致,旋律輕快而活潑,充滿歡樂的節日氣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管樂音樂會除了現場精彩的演奏,還設置了管樂樂理講解、提問和互動環節。擔任本次音樂會總指揮的司馬健楠老師用風趣幽默的方式為大家講解了管樂樂器以及演奏曲目,并邀請現場的小觀眾走上舞臺,近距離欣賞演奏片段。整場音樂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觀眾不僅享受到了音樂的熏陶,還學到了更多的樂理知識。
四川交響樂團帶來的精彩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與喝彩。現場一位通過參與成都高新官方活動獲取音樂會門票的網友觀眾說:“演出很棒!很驚喜,我聽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卡農》演奏,還學到了管樂知識。此外,我還有一個驚喜,因為我的票是通過關注成都高新免費獲得的,我感到特別幸運。”
據介紹,本場管樂音樂會是“和聲長吟,交響高新——2016高新之聲系列音樂會”的第三場。該系列音樂會由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社會事業局、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共同承辦,將持續到今年12月底。
“舉辦系列經典音樂會,是落實成都高新區文化惠民政策,加快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實際舉措。”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前兩場不同的是,本次管樂音樂會運用了微博、等新媒體渠道,創新了音樂會門票獲取方式,也讓高新區外的市民和網友能夠參與進來,感受高雅音樂的魅力。接下來的5場音樂會,成都高新區還將延續這種免費送票方式,擴大音樂會的影響力,提升市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素養。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