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同州梆子《銀鐲鑒》在河北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中一炮打響 唱響“冀”中
陜西農村網-陜西農村報訊(通訊員 李世居)10月8日晚,河北省石家莊市絲弦劇院座無虛席,大荔劇團新排的同州梆子《銀鐲鑒》在參加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中,一炮打響唱響“冀”中。當晚,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和婉轉動人的唱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當劇情演出到高潮“送別”一場戲中,喬娘的兒子步肖即將服刑離別、母子悲恨交加、在唱到后悔當初,埋怨母親與母親懺悔的對唱中,聲情并茂,讓臺下觀眾流下感動的熱淚,把劇情推向高潮。大荔縣副縣長劉丁蒞臨現場并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縣文廣局,廣電局等部門領導觀看了演出。
大荔劇團參演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同州梆子《銀鐲鑒》,全劇通過兄弟倆一個成才,一個成階下囚的劇情,以古喻今,用傳統劇展現社會核心價值觀、探求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旨在弘揚精神文明主旋律的一出好戲。《銀鐲鑒》主要講述妯娌甄娘與喬娘皆寡,各精心撫子。兄弟二人步肖、步云同窗放學各偷回玉鐲一只,甄娘知而責子令還原主、喬娘見物獎子。二人長成,逐漸分道揚鑣,甄娘之子步云十年寒窗得中狀元;喬娘之子步肖賭場豪賭誤入歧途。公堂之上兄弟二人一位為官,清正廉明;一位成囚,被判流放,臨行之時步肖如夢初醒,給人無限的深思。
“我聽到看到咱老陜原汁原味的戲,真是撩扎了!”在演出現場巧遇看戲的的劉老戲迷,說他是西安人,來河北30多年,今天聽到他小時候聽過的戲,原計原味,聽到了咱三秦的鄉音真是美極了。在演出中,記者留意采訪了在演出中擦眼淚的石家莊的市民趙大姐,她沉浸在戲中感人的情節,說她第一次聽到看到陜西的同州梆子,沒想到唱的這么委婉動聽,劇中還把“沒有文化真可怕”、99朵玫瑰送給她等一些現代元素的語言融于劇中,叫觀眾耳目一新,最感人叫她掉淚的是即將流放發配時離別的情節,感人肺腑,給觀眾留下從小如何教子和社會教育等問題的聯想,起到啟迪教育的效果,她覺得演出是非常成功的。演出現場群情高漲,觀眾看的過癮,不少人站起來鼓掌,呼聲陣陣,記者留意數了一下,七場戲中有28次掌聲的。
據大荔縣同州梆子傳承人,該劇作曲者、大荔劇團團長何滿堂介紹,這次展演也是大荔劇團從1955年赴京調演60年后,再次參加全國展演,成為全國文化縣大荔縣的又一盛事,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州梆子唱響全國。
大荔縣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旅游十,用文化搭臺,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經濟唱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大荔劇團按照發展的思路,精心打造藝術精品和力作為文化大縣作貢獻、在縣領導的關注下,縣文體廣電局大力支持下,劇團的這一批在戲劇界嶄露頭角、當紅的中青年演員傳氶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力以赴排好該劇,在兩個多月緊張的排練中,演職人員奔著為美麗大茘爭光,拿出最好的水平演好戲。正當萬事俱備,準備展示實力時,最讓人想不到的是臨近演出,擔任重要角色的,扮演總管家的反面演員王卓排練中骨折,面臨著演出即將泡湯的巨大壓力,團長采取應急措施,臨陣請回資深的退休演員白寶項替,他克服困難,背劇本,參與聯排,僅兩天時間就熟練的替補了角色,確保了展演。在展演前一天,60多名演職人員從早八點到晩八點顧不上吃飯,在導演嚴格的排練下,精心完成演前的燈光,舞美,音樂和演唱的一系列工作,為展演萬無一失作好了準備。據悉,這次展演專門聘請了中國戲曲學院著名導演姚志強、中國戲曲學院青年教師秦英、陜西職業藝術學校講師張栓民擔任導演,拿出最高的水平,讓同州梆子與全國觀眾見面。
10月8日晚,一千多名全國戲劇界的專家、名家和河北的觀眾觀看了演出,給予了高度贊賞,河北電視臺,河北日報,電臺等和諸多媒體現場作了采訪和報道,讓河北人民欣賞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藝術與生活相結合,排練出有汁有味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州梆子全國展演,成為該縣文化的一大盛事,迎來了大荔劇團欣欣向榮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