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音樂之聲》,許多當地人則會一臉茫然,或許在他們眼中,好萊塢的歸好萊塢,而他們是驕傲的奧地利人。又或許是因為《音樂之聲》中所發生的故事,戰爭的背景以外,那些歌唱的,把音樂當作生命的段落,就是在這座城市中至今每天上演的。我們看的是電影,而他們過的卻是生活。
如果說奧地利是全世界音樂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大抵沒有疑問。維也納是當之無愧的音樂之都,但首都的政治身份以及作為國家化大城市的影響,讓這座城市顯得多元而復雜,無法輕易解讀。與之相比,薩爾茨堡是奧地利的另一面,它小而美,美的純粹,有名卻非顯赫到人盡皆知,最重要的是,作為莫扎特的故鄉,這里是名副其實的“音樂之城”。
聽
有一種說法是,在薩爾茨堡的大街上,隨機攔住一個普通人,他多半會彈奏兩種以上的樂器。所以在這里,我們不光是要看,還要聽,捕捉一切聲源;在街道上、在建筑里、在河流邊,閉上雙眸去聆聽這里的風景
大寫的莫扎特
一些人愛大肆紀念的,恰好是另外一些人想要逃離的,這是歷史傳說中常見的悖論。作為今日奧地利最古老的城市,有著“歐洲心臟”之稱的薩爾茨堡,遍布大街小巷都是莫扎特的印記。盡管在上千年歷史中,這座現今只有15萬的小城誕生過許多名人,包括同樣在音樂領域名聲斐然的著名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多普勒效應的發現者——物理學家克里斯琴·多普勒,還有偉大的畫家、著名的賽車手、國際詩人、德意志帝國元帥......但不知為何,這座城市仿佛只記住了莫扎特。
回首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一生,和許多曠世奇才同他們故鄉的關系一樣,他出生在薩爾茨堡,成長在這里,愛這里也恨這里,曾幾度掙扎著想要離開,病最終一去不返。而在他死后的200多年,故鄉的人們在大街小巷豎起了他的雕塑,重新粉刷他童年的住宅,收集那些散落于民間的物品,蓋起了他的博物館
旅行攻略
氣候
薩爾茨堡旅游四季皆宜,各有不同趣味。這是一座群山環繞中的城市,一些參觀項目需要登高,比如纜車登頂,或者去看山上的城堡要塞,所以即使夏天來這里,也要準備長褲和外套
美食
糧食大街是這座城市的游客中心,莫扎特博物館就在這條街上的第九號,無論是品嘗當地美食,還是購買紀念品(如莫扎特熱巧克力球)都可以在這條街上吃到。
交通
一定要辦一張薩爾茨堡卡(手表)根據停留天數的不同,分為24小時、48小時、72小時,卡(手表)覆蓋大部分景點,可以免費使用公共交通,除了這兩個主要的好處之外,還有一些優惠折扣。這種卡(手表)在當地的旅游信息中心有售。
薩爾茨堡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鐵路線路密集發達,奧地利的火車也十分舒適。抵達和離開薩爾茨堡,最推薦的交通方式還是火車,盡管價格可能略貴,同時,也有大巴和飛機可以選擇。自駕的話,奧地利需要國家護照,而且要購買保險。
節日
如果喜歡音樂,可以夏季來薩爾茨堡。每年7月到9月之間,這里會舉辦薩爾茨堡音樂節。音樂節創立于1920年,是全世界水準最高的音樂節之一。到了那個時候,整個城市都會沉浸在音樂聲之中,音樂節大廳,莫扎特音樂學院,州立劇院、米拉貝爾宮都有音樂活動,具體時間需查詢官網。需要注意的是,音樂節的游客量會是平時的幾倍,薩爾茨堡老城很小,可能人滿為患,需要提早預定酒店。
薩爾茨堡大教堂,音樂節舉辦地
教堂里面用大理石和繪畫裝飾,半球形的頂部鑲嵌著十字架。其管風琴的規模堪稱歐洲第一,共用了6000把管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