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智導讀:青春年少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想要彈奏一曲,最終卻不了了之?其實,張博涵想告訴你:你離第一首吉他彈奏,只差一場游戲~
披頭士演唱會
一提到吉他,你腦海里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么?是曾經風靡全球的披頭士、甲殼蟲樂隊還是紅遍兩岸三地的Beyong?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的音樂夢想?或者也曾暢想過:如果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彈奏吉他,就算沒有機會站在舞臺中央成為眾人的焦點,至少也能夠為自己心愛的人彈奏一曲?
beyong吉他手彈唱《光輝歲月》
但是,回到現實。吉他買回來了,問題也接踵而至:看不懂譜子、學不會指法還要花費高昂的培訓課程,再加上學業繁重、工作愈來愈忙,當初的“雄心壯志”開始慢慢消褪直至無影無蹤。
大學期間,正是因為看到身邊的許多人都曾萌發過狂學吉他的“熱血”,但在日常的瑣碎的聯系之后卻“不了了之”,張博涵就想能不能有那么一款吉他像學起來像打游戲一樣有趣、輕松,在不知不覺中練就經典曲目?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里,揮之不去;終于在某一天他毅然放棄了安逸的留學生涯,回國加入創業大軍,把這個想法真正落地。
Poputar智能吉他創始人張博涵
·創業:一半源于情懷,一半源于想改變未來
張博涵本人是金融商科的背景,但是這不影響他有一顆熱愛音樂的心。在張博涵看來,吉他是一代人的“情懷”,是所有的樂器中最接地氣的,學習的人也是最多的。而選擇吉他作為創業的切入點是源于他自己大學的經歷:“周圍的人想學吉他的人太多了,但最后都不了了之。10個同學中有8個想學吉他,但最終堅持到能彈完一整首曲子的可能不到2個人。”因此他當時的想法是,既然有這個學吉他的心就不要把這個過程變得這么痛苦。“你可以把學習吉他把它理解成游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但是那為何游戲打不下去呢?還是因為游戲不夠好。”后來,受節奏大師的啟發,他想把節奏大師的玩法運用到學習吉他的過程中,用類似于游戲中的引導來激發學習吉他的人都能產生成就感,從而激勵他們不斷進階學習。于是才會有后來的Poputar智能吉他。
關于創業,除了情懷和夢想之外,張博涵還談到了創業應該站在未來而非眼前的角度來做產品。他看到,就像智能手機普及之前,自拍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智能手機大量普及之后自拍就變得輕而易舉了。智能吉他的玩法也有機會成為十年以后吉他的新教學模式,它會讓學習吉他變得像自拍一樣簡單。
·Poputar智能吉他:軟件+智能硬件,做音樂界的特斯拉
黑色啞光,獨特的琴頭,薄酷的外觀,加上熒黃色的LED燈,外形設計上一秒可辨美感十足。眾籌上線的第一天,這把名為Poputar智能吉他就突破了5倍于10萬的眾籌目標,到眾籌結束時最終達到了目標的三十余倍——321萬!同時項目在2015年7月的時候獲得了徐小平所在的真格基金領投850萬。
和在線智能音樂教學平臺愛玩吉他不同,Poputar 采用“智能硬件+App”的方式,想讓學吉他變成一個“音樂的游戲化自學習”過程。雖然國內并不乏同類的產品,但是張博涵對Poputar卻十分自信:“玩法玩得這么熟練的,目前只有Poputar。”
張博涵的自信緣何而來?當然不是吹出來的。據了解,產品在研發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坑”:硬件的坑,軟件的“坑”都不止一次碰過。
在融資之前,Poputar已經完成了一次小范圍的產品迭代。融資之后,為了彌補產品不足,張博涵創立的視感科技團隊幾乎以每一個半月迭代一次的速度先后又完成五次迭代。“我們第一把吉他是在2015年6月份生產出來的,之后每一次的設計從UI到里面的設計都需要重新迭代硬件。硬件迭代不像軟件發現BUG就調了,迭代周期基本上是兩個月一次,這當中包括聲音的識別、外形的調整,每一次迭代都是想要賦予其更多的細節,更年輕化的東西。我們追求的是我們的吉他與其它吉他擺在一起的時候讓人一眼看到的辨識度。我們在琴頭設計時強調打破常規,我們做了很多設計都是參考車的造型,我們想要往特斯拉的方向靠,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看的,但一定是理念最超前的。”
產品迭代中最令張博涵頭疼的是提升聲音識別的準確率。團隊曾經想過在按板上加一個傳感器,但弊端是即使你按對了,聲音卻不一定是對的。“比如說,我這么彈一下的時候,我也按到了,但是聲音是不飽滿的。這時只是傳感器判斷你彈到了,而聲音卻是錯的。衡量對錯的標準應該只有最終彈出的聲音。”2015年9月,團隊在聲音識別上發力,這是研發中的一道坎。“這個算法需要在有音頻、背景音樂等干擾的時候,還能識別出來彈奏的聲音。簡單點說,要把已有的聲音都當做噪音過濾掉,只判斷用戶手里的吉他彈出的聲音。”最后費了很大力氣找到了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的專家作為研發顧問,經過幾個月問題基本解決——Poputar在全程流行音樂的干擾下,依然可較為精準地完成聲音識別。
此外,在供應鏈上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團隊花了一整年的時間來整合從品控到產能到工廠、文化的配合。并且把在北京和深圳兩地都設有專門的團隊來負責對應的環節:深圳團隊主要落實硬件方面;而北京的團隊專注于軟件研發和開拓市場。因為吉他的供應鏈涉及電子行業、樂器行業等,小至木材的選擇都要嚴格把控。
張博涵判斷吉他達不達標的標準就是能夠感動自己。“我們要看出來的產品能不能感動我們自己。能夠達到感動點之后是通過我們標準的第一步。達到以后才開始大批量生產。”
·以吉他為入口,改變音樂的傳統教學模式
張博涵希望以吉他為入口,繼而影響和改變一代人學習音樂的方法。談及今后的發展方向,他也計劃開拓其他種類的樂器。在他看來,運用科技可以把學音樂的事情變成一件很隨性的事情。他至今非常感謝那些從一開始就加入的團隊成員。“當初團隊都是拿著不高的工資在做這件事,靠著情懷在做這件事。我們都在還沒有看到未來的時候就堅信這樣的未來必然會發生。”他坦承在產品還只有一個Demo的時候,資金又緊張,那時候找投資也是經常碰壁。后來產品出來之后,靠產品打動對方。就是20S鐘試彈,真格基金的一個負責人就決定投了。
你也可以把Poputar當成普通的吉他來彈奏,APP擁有完整的曲庫和教學視頻。當然,軟硬件高度結合的時候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分開之后,吉他還是可以談,App還是可以玩游戲。不過,在采訪的最后,張博涵也指出,這款APP游戲和教學在幫助你入門完全沒問題,但想要成為大師級選手,課外的功夫總是要靠自己。
·塵封的夢,重拾未晚
作為吉他小白,極智君第一次玩吉他就是用的Poputar。它拿在手上非常輕,打開專配的App,看著視頻中美女老師的講解,然后游戲就正式開始啦!從“妙手空空”開始,初醒-征程-高飛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別想偷懶。不過小編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水平咋樣一個月后拭目以待吧!
APP的 UI界面
世界上有太多事不能準時到站,有太多夢想被生活延誤,我們焦急等待卻沓無音信。最終在歲月的年輪中,夢想被塵封。但只消一陣悠揚的旋律,塵封的夢便會洶涌而至。如果你還有關于音樂的夢想,比如學習吉他。那么重新拾起,為時未晚!夢想并非總是遙不可及。或許,你離第一首吉他彈奏,只差了一場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