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杰晨
近幾年音樂類綜藝節目一直是乏善可陳,沉淀過后,今年大家紛紛開啟了新的挑戰。百花齊放之中,與引進版權和模式相比,騰訊視頻聯合韓國YG公司以及韓國SBS電視臺共同打造的亞洲首檔中韓人氣偶像歌藝秀《作戰吧偶像》作為一股清泉,向網綜3.0時代邁進。
娛樂圈+音樂圈=八只可愛的中韓偶像 正能量化身
有人說“雖然娛樂圈和音樂圈有很多交叉的地方,但終究還是兩個世界”,此前我對這句話萬分贊同,但是當薛之謙、王櫟鑫、于湉、胡夏、宋旻浩、姜昇潤、zico禹智皓和樸宰范八位中韓偶像亮相《作戰吧偶像》,打破了我對這句話的完全認可。
先來看四位中國藝人(薛之謙、王櫟鑫、于湉、胡夏),一個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都通過參加音樂類選秀節目走進觀眾視線。即,通過音樂選秀而出道,一只腳就踏進了音樂圈;通過觀眾投票支持的方式,一只腳已經踏進了娛樂圈。再來了解四位韓國藝人(宋旻浩、姜昇潤、zico禹智皓、樸宰范),一個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吸粉能力真的超!級!強!
YG旗下Winner組合的成員宋旻浩和姜昇潤,作為BIGBANG的師弟,走到哪里都是自帶光環;zico禹智皓更是被很多前輩看好,期待其發展成為一位全能歌手;樸宰范作為韓裔美國人,他的音樂或多或少包含了歐美的音樂特質,糅合進韓國的音樂風格,簡直棒呆。簡言之,熱度正高的八位實力偶像,他們的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會為音樂圈做出重大貢獻,每一個新聞都有可能成為娛樂圈的事件。
八位藝人選取更為巧妙的地方在于,他們身上很自然地體現出一種青春、陽光、甚至夢想的正能量特質。四位選秀走出來的中國藝人參加到《作戰吧偶像》這樣的節目,雖然競技性不如此前的選秀比賽,但當他們站在舞臺唱歌的那一刻,也會讓曾經支持他們的粉絲重溫夢想的力量與感動,那是一種記憶,一種屬于音樂的情感共鳴。而對于四位韓國藝人來說,練習生的艱苦,對音樂的執著和努力在他們的作品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天才模式:有比賽 沒有淘汰
《作戰吧偶像》采用中韓兩兩配對的形式競技pk,即一中一韓歌手搭檔組合競演。天才的竟演模式讓大家為其手動點贊。但與其他節目更大的不同是即使是每場都有pk,但卻沒有淘汰的橋段。
這樣設計的優勢在于,為歌手們營造了一種最輕松的音樂環境,姜昇潤演唱了一首深情的《下雨了》,3D雨滴效果讓大家伴隨著動情的歌聲放佛真的置身于雨中,盡情釋放他們的音樂靈魂。不必為了“被淘汰”擔憂,八個人就奔著同一目標——拋開外界的嘈雜,只為給觀眾獻上最誠摯的音樂。
整期節目下來,給人最大的心里體驗就是演唱會即視感。短短一個小時的節目,八位偶像個人solo過后,只有簡短的采訪和互相認識,就又是每人動情的音樂狂歡時間,有唱跳、有搖滾、也有安靜地深情演唱……現場震撼的舞美,加上極度熱情的粉絲,偶像們全然放松,王櫟鑫竟然high到躺在粉絲群中縱情演唱,讓粉絲也是幸福感滿滿。
實現第一次中韓之間長期搭檔 促進音樂交流
看完節目,對八位藝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四位中國偶像屬“靜”,四位韓國偶像屬“動”。向來走搖滾路線的于湉在歌曲的呈現上,相比于韓國四位歌手也稍顯安靜;而韓國四位偶像除了姜昇潤一首《下雨了》稍顯安靜外,都屬于舞臺表現力超強的唱跳型。然而,根據片末的介紹,我們發現賽制卻是中韓選手組合搭檔,看似尷尬,實則另有玄機。
風格截然不同的中韓歌手需要共同演繹一首歌曲進行競技pk,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兩人生疏的將自己的風格強行帶入歌曲,效果尷尬,顯然,這種情況在我們熟知的綜藝節目中幾乎不可能出現;第二,兩人互相切磋借鑒,或機智地將各自不同的風格巧妙地融合到作品里進行改編,達到意想不到的美感。但后者的實現,說起來容易,對于藝人本身來講卻是巨大的挑戰。說小,這是一個兩國藝人跨越語音障礙,縮小曲風差異、配合表演模式而互相學習進步的一個過程;說大,這是一個促進中韓音樂文化交流進步的一個過程。
不可否認,韓流音樂對中國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巨大,從東方神起到BIGBANG,韓流音樂的吸粉能力讓人驚訝,而這樣的節目模式設定,恰是給同樣在中國很受歡迎的偶像們一個更好的學習空間,同樣,對于韓國藝人來說,也是讓他們的音樂可以被更多的中國粉絲接受的一次契機。對于粉絲來講,最想要的就是可以更多地看到像黃致列那樣的韓國歌手深情款款地安靜唱歌,像鹿晗那樣的中國歌手可以在舞臺上唱跳俱佳,更加完好的展現舞臺表演力,當然,如果兩者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就再好不過了!
不得不說,《作戰吧偶像》的出現,不僅是給純網綜藝帶來了進步,更是給整個音樂類綜藝節目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