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從9.4降到9.3,也幾乎是豆瓣動畫片的最高分。

在美國爛番茄網站,也拿到96%的好評率。

很多人看好它是明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得主。
鑒于網上超多的摧淚,文姨特意買了一打紙巾入場,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在電影院里只用了一張。
絕非鐵石心腸的文姨不認為這是一枚催淚彈。
而是一幅濃淡相宜的親情畫,真實溫暖,感動指數——剛剛好。

它講述的故事,讓我們再次相信世界是個地球村。
墨西哥小男孩米格的夢想是唱歌。
他的偶像是已逝墨西哥歌神——德拉庫斯。

這太正常了,所有墨西哥人都喜歡唱歌。
米格家偏偏是個例外。
米格的曾曾祖父為了唱歌離家出走,再沒回來。

他同樣愛唱歌的曾曾祖母認為,這個家被音樂詛咒了,因此再也沒有開口唱歌。
不僅如此,她還不允許任何后代和音樂沾邊。
她給全家選定了一個安份體面的職業——做鞋。
于是,從她往下數四代,不分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是鞋匠。
哪怕她已死去,這個傳統仍然繼續。

哪怕她的女兒、米格的曾祖母可可,已經老到昏聵不明,這個傳統仍然繼續。
習慣的力量真可怕。
并且大家看起來都很開心。
但他們真的開心嗎?
讓孩子豐食足食就是愛嗎?

任何人都沒有過比做鞋更強烈的夢想嗎?
至少米格有。
所以,當米格和家人為了音樂沖突不斷時……
我右邊的小姑娘輕輕嘆一聲——這就是我……
很多孩子在大人的軟硬兼施下,拔掉了夢想輪胎的氣門芯。
但米格告訴大家——
永遠別小瞧一個孩子的夢想,它可能高于他的生命。
這是孩子的宣言,也是對家長的警告。
為了參加一年一度的亡靈節音樂會,米格費盡心思。
自制的吉他被奶奶砸碎了,他就跑去借。
沒人借,他就偷偷跑到自己的偶像——墨西哥歌神德拉庫斯的墓地。

那里供奉著歌神生前用過的吉他。

他驚奇地發現:
這把吉他與他家那張殘缺的照片——
被撕掉頭部的曾曾祖父手里握著的那把吉他,一模一樣!

他一下明白自己為什么這么熱愛音樂,因為他是歌神的曾曾孫子!
忘形之下,米格隨手拔動琴弦……
于是神奇地穿越到亡靈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米格遇到了很多已逝的親人,包括曾曾祖母。

每年的亡靈節,亡靈們都可以踏著萬壽菊鋪成的花瓣橋,去人間看望親人。

親人團聚雖然喜悅,亡靈的世界也美妙無比。

但米格還是想回到現實世界去,參加亡靈節音樂會。
畢竟,幾十年后他總歸要來這里和他們重聚。
想重返人間很容易,只要在天亮前,亡靈中的任何一位親人,手拿一片萬壽菊花瓣給他送上祝福,就可以如愿。

可是,曾曾祖母的祝福是有條件的——永遠不能碰音樂。
所有愛都是有條件的。這多么讓人沮喪。
于是,米格拒絕了。
他打算去找他的曾曾祖父,在亡靈世界仍是歌神的德拉庫斯。
歌神的祝福肯定不會附加這個條件。
找到歌神需要時間。
如果在天亮之前沒找到,米格就會成為真正的亡靈。
但為了夢想,他愿意用命拼。

米格找到了更好的解決辦法。
他用自己的堅持,找到了一個真相——夢想和親情,從來不沖突。
在亡靈世界尋找歌神的過程中,米格發現:
他的曾曾祖父并不是歌神,而是一直幫助他的落魄歌手埃克托。

埃克托也并沒有拋棄家庭,而是被歌神害死,再也無法回家。
他被德斯庫拉用毒酒害死,把他手寫的歌本據為已有。
歌本里,就有那首貫穿全片的主題曲《請記住我》。
這是埃克托寫給女兒可可的歌。

能寫出這種歌的人,怎么會是無情之輩?
德拉庫斯雖然靠這首歌和奪來的歌本成為全能歌神,卻也沒什么好下場——
在一次演唱上被掉下來的大鐘意外砸死。
同樣來到亡靈世界的埃克托和歌神,原本沒什么交集。
埃可托仍然落魄,歌神還是歌神。

這讓人有點泄氣。
最氣人的是,因為女兒可可老得幾乎失去記憶,埃可托馬上要灰飛煙滅。
而歌神卻因為有眾多人間歌迷的懷念,活得一如既往地滋潤。

是的,在墨西哥人眼中,死去的人和活著的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
只要活著的親人還記得你,你就可以是一個快樂的骷髏——有華服、有美酒、有美食。
只要活著的親人還在家里擺著你的照片,你就可以在亡靈節這天,循著菊花的芳香回家看看。

這種對待死亡的態度,令以死亡為最大悲傷的中國觀眾感觸良多。
如果死去的親人也有自己的世界,該多好!我們可以不必這么悲傷。
只要心存懷念,死亡就不會令親人真正分離。
多么治愈!
所以,有人說:
《尋夢環游記》對死亡,開出了世上最好的止痛藥。
只有被遺忘的人,才會真正死亡。
就像電影里那個在米格眼前慢慢消失的亡靈。
或者像埃可托,在亡靈世界孤零零地等待終極死亡。
所有亡靈親人都不搭理他。
埃可托認命了,他只想在灰飛煙滅前再看一眼女兒。
但是,因為家里沒有供奉他的照片,他無法通過亡靈海關……
本片由迪斯尼與皮克斯聯合出品。

內容其實沒什么特別,皮克斯的老套路——理想、勵志、親情。
形象設計和音樂也是迪斯尼一貫的樣子——活潑靈動、瑯瑯上口。

但它為什么會打敗99%的對手,成為動畫片的無冤之王?
因為它把皮克斯最擅長的表達方式,發揮到一個新高度。
首先,情感濃度恰到好處。
多一分,假;少一分,沒勁。
不多不少,剛剛好,最難。
但《尋夢環游記》做到了。
米格一家的感情處理,正是如此。
沒有通篇的說教和表白,全部都是瑣碎日常。
奶奶像世界上所有奶奶一樣,對“離經叛道”的米格實施長輩三步曲:
對于音樂愛好,以長輩地位,堅決反對;
反對無效,使出懷柔政策,賜予米格爾結束擦鞋、提早學習做鞋的機會;
還是不吃這套?那就大打出手,砸爛他的吉他!
米格爾也沒有任何煽情舉動,只會一梗脖——
“我就是喜歡音樂!”
“我就是想彈吉他!”

這副模樣,實在太熟悉有沒有?
在亡靈世界,埃克托也沒有對自己不能回家的原因做出解釋。
他為什么寧愿孤零零的一個人,寧愿灰飛煙滅,也不對妻子說出真相?
這才是一個為追求夢想離家出走的藝術家應有的樣子啊~
我愛你,你不知道嗎?!
我不會拋妻棄女,你不知道嗎?!
你不信任我,我很生氣,后果隨便!

而大家的轉變更是絕無生硬,非常自然:
米格是因為親眼見證了一個亡靈的幻滅,才對親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親人最重要!
曾曾祖母在知道愛人離開的真相后,也沒有立馬摟著他抱頭痛哭,而是聽從了親人的建議——可以不原諒,但不要遺忘。
是啊,從活人世界到亡靈世界影響了幾代人的怨念,怎么可能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祖母及其他家人最后對米格音樂追求的認同,也不是妥協,而是因為——
親眼看到他用《請記住我》喚醒了思維混亂很久的曾祖母可可。
如果音樂不再是詛咒,而是消除一切誤會的金鑰匙,那一切水到渠成。
造物主從來沒設過讓摯愛雙方成為敵人的局。
關鍵是——溝通與成長。

其次,整部電影充滿幻想的瑰麗色彩。
動畫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憑空制造出人世間沒有的顏色。
本片創造的亡靈世界,如同打翻了潘多拉的顏料瓶,濃烈、奇妙、美輪美奐。

亡靈們穿的衣服,化的妝,千差萬別絕無雷同。

亡靈世界通往人間的花瓣橋,金光燦爛,比仙境更贊。
亡靈世界中負責引導靈魂的動物,更是極盡炫爛、極盡想像。

還有,這部電影的細節,數不勝數。
片中無數次出現的剪紙,和中國的剪紙有相似之處。

中國的剪紙主要在新年時張貼,表達喜氣。
墨西哥剪紙主要用于祭祀,但,也是為了表達喜氣。
因為墨西哥對待死亡的態度非常豁達,亡靈節也是狂歡節,生死同歡。
米格爾闖入墓地時碰到的卡特里娜骷髏,誕生于一百多年前。
她由墨西哥版畫家喬斯·瓜達盧佩·波薩達創造,很多年來一直是墨西歌亡靈節最受歡迎的形象。
還有,亡靈們去往活人世界時,也要過海關驗明正身;

返回亡靈世界時,還可以帶上親人供奉的祭品……這些奇幻有趣的想像,充斥全片,處處驚喜。
有了讓人的心靈感覺溫度最舒適的故事。
以及最富想像力的逗趣細節。
再加上什么是完美?
當然是劇情大回轉:德拉庫斯灰飛煙滅,米格一家獲得原諒和幸福……
最好的動畫總是善惡分明:不管在什么世界,善惡終有報。
這很俗。
但能把一個俗故事講得傾動人心,才是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