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米家山、高明潔、張國立、宣曉鳴、鐘金虎、翟永明的1988。

從上到下為米家山、高明潔、張國立、宣曉鳴
噢,我的老伙計,《我不是藥神》票房過28億了!真不敢相信,豆瓣網友竟給了它9分。我敢打賭,印度成了中國人最近的談資。我向上帝保證,印度不只有神藥還有勵志歌舞片。
看在上帝的份上,告訴我為什么歐美人民交流滿口老伙計,還不停地打賭,就像尾巴被門夾住一樣?

除了少數出國的人,大部分中國人一開始是通過電影認識其他國家的人是如何生活的。海外電影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能聽懂原聲的都是知識分子,普通老百姓要聽懂角色間的對話,主要依賴的是電影譯制片。1949年,長春電影制片廠誕生了新中國第一部譯制片?,F在再來感受,你會發現這部片子中人物念對白的時候,就像含著一顆蘿卜在說話。這就是長影的譯制片風格。

新中國首部譯制片《普通一兵》
到了1988年6月,這股譯制浪潮傳到四川峨眉電影制片廠。當時,峨影廠擁有中國國內最好的錄音車間之一,但也成本高昂,不得不尋找新的創收辦法維持它的運轉。與現在年產600部的中國電影市場井噴狀況不同,拍攝10部故事片是中影公司當時分配給峨影廠一年的工作量。而據峨影錄音車間領導之一的鐘金虎回憶,為了養活那個設備精良的錄音間,他們需要在一年中總共完成18部作品,通過翻譯制作海外影片達到車間滿負荷運行,扭虧為盈。

峨影制片廠
一天,峨影廠接到了那份來自中影公司的簡短譯制委托函,聘請鐘金虎擔任譯制片組的制片主任,統籌整個配音工作。他又聘請了檔期之外的拍片導演米家山來做配音導演。
136分鐘的印度電影《孔雀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峨影廠第一部譯制片。

電影《孔雀女》海報
雖然這部譯制片很多人至今都沒看過,但這并不影響它在中國的豪華配音陣容?,F在,用帶有歷史滄桑感嗓音主持電視節目《國家寶藏》的張國立,當年憑借著“酥到骨子里”的聲音獲得配音角色;曾讓葛優完成跑龍套到主演角色轉換的米家山是這部片子的配音導演,同年他執導了喜劇諷刺電影《頑主》;被譽為“當今國際最偉大詩人之一”的翟永明是這部影片的場記;周潤發的御用配音導演宣曉鳴也是這部電影的配音演員……當時那群意氣風發的年輕男女現如今都成為了相關領域的關鍵人物。

在配完《孔雀女》后,米家山就導演了《頑主》,張國立與他再次合作
不過,上面提到的所有人做的都是幕后工作。在他們接手的前三年,印度國家電影發展有限公司根據該國著名殘疾舞蹈家薩哈迪·纏尊的經歷拍攝完成了這部影片。為了找到給薩哈迪·纏尊配音的年輕女聲,米家山頗費周折。
“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找演員就只有人找人?!泵准疑綆缀醢阉拇ㄈ怂嚒⑺拇◤V播電視臺等文藝團體都找了個遍,結果仍與他預期中的人物形象有所偏差?!罢业脚湟襞輪T,可以說是一個偶然”,在家里吃飯的時候,米家山隨口提起這件事,結果他弟弟說,在中科院計量研究所有個同事的女兒就很適合來干這件事。“有一種感覺,就像你找了半天找不到的突然一下就出現了?!?/p>
《孔雀女》劇照
高明潔那年只有16歲,還是個高中生。被選中前,她對譯制片的印象僅僅停留在碰巧看過的《茜茜公主》和《巴黎圣母院》上。高明潔看過那些國外影片后也曾設想過,如果“自己也能做就好了”。仿佛命運的一次突然降臨,她的念念不忘終于聽到了回響。
與高明潔一起試音的不少是成熟的配音演員,但她卻不覺得緊張。米家山把她準備的錄音作品和試錄的一些片段制成錄音帶,交給領導審查后不久,高明潔獲得了為薩哈迪·纏尊那個角色配音的任務。

高明潔
為了讓參與這部譯制片的唯一新人進入狀態,米家山讓高明潔住進峨影廠,她也成了唯一一個需要跟組的配音演員。
試錄的時候不緊張,真正開錄后就難免了。年齡小,聲音訓練經驗主要來自校廣播站、升旗儀式、夏令營等小活動的高明潔要與比她年齡大的專業男配音演員搭戲。米家山為了做到完美演繹各個角色的聲音,不僅挑嗓子,也考察配音演員的性格與片中人物的貼近性。于是,“每換一撥我都很害怕,因為他們都是很知名的男演員,而我屬于零經驗的,就生怕把我換掉。”


印度電影《流浪者》曾在中國很紅
除了尋找演繹角色的好聲音,譯制片也考驗配音演員能否口型對準??谛蛯Σ缓茫^眾就會走神,發現聲音并不是熒幕上的演員說出來的,弄不好會變成一個笑話。為此,拿到中影公司的翻譯文案后,米家山和翟永明在現場根據劇本上各個角色的說話時間,不斷微調對白文字的長短。


至于用什么語調、腔調來配,也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那時,長影的東北口音、上影的歐美腔已經形成各自明顯的特點。但米家山認為,這是一部亞洲影片,“所以我很確定,我們不會像長影或者上影那種腔調、語調靠攏。”
原版印度語演繹的《孔雀女》在中國的譯制,最終使用的是標準普通話。前前后后忙了兩個月,這部沒有夸張腔調的青春勵志影片終于和中國觀眾見面,讓中國人從大熒幕上感知到印度人的生活。

上世紀五十年代,長春電影制片廠和上海電影制片廠同時掀起了譯制外國片的浪潮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掀起譯制海外影片的浪潮也成就了一個黃金時代,讓當時的文藝青年可以借助視覺和聽覺暢想中國以外的樣子。而當年那些譯制參與者在重現昨日世界過后,隨后奔向了自己的前程。
高明潔就是其中一個縮影?!斑@部片子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蒙,覺得以后我就要去做這行了?!爆F在,高明潔是深圳廣電有名的主持人,她從《孔雀女》的配音經歷開始就一直從事著與聲音相關的工作,后來也給峨影與日本合作的一部電影《熊貓的故事》配過音。

高明潔配音的《熊貓的故事》


?朱曉劍
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中國年輕一代觀眾對原聲電影的喜好比例上漲明顯,但譯制片并沒有完全退出影院。在譯制片從主流轉為支流之際,那些老影迷卻仍能想起當年峨影的這部片子,他們還能通過追溯記憶,重溫當初換個方式看世界的歡喜。
峨影廠60年關聯閱讀

采編:劉映紅
圖片:均源于網絡

版權聲明:四川外聯號為公益性質的新媒體平臺,發布的部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源于網絡,相應知識產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在后臺留言告知,我們將盡快溝通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