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觀眾評論“三部姜文電影,就是半個民國史”。
此次背景置于全民抗日時期的北平,既是一曲時代落幕的壯麗悲歌,也是一場日暮途窮的英豪傳奇。日本特務、親日分子、豪門舊戶、國際醫生、交際名媛,各色人物之間謀算博弈讓影片懸念十足。如此腥風血雨的故事,更在姜文獨特審美的浸潤下,貢獻了一場頂級視聽盛宴:主角李天然飛檐走壁、能躲子彈,戲中槍聲如炮、炮聲如雷,動作戲拳拳到肉疼痛感穿透銀幕。

首映禮有觀眾直呼:“太痛快了!每一幀畫面都很有沖擊,姜文被拔牙那場戲,看得我自己都疼了,忍不住倒吸涼氣。”影片中時不時“皮一下”的姜文黑色幽默更是深受好評,在此前多城高校放映中,現場每隔幾分鐘就爆發一次大笑,甚至多次掌聲雷動、歡呼叫好聲不斷。姜文再次帶來無限驚喜,“嗨、爽、燃”的視聽享受,與回味再三的沉浸體驗讓觀眾們欲罷不能。
導演張一白看完直嘆盡興:“有種電影只有姜文能拍!”

該片改編自張北海的《俠隱》,對于原著的價值,姜文從來都肯定有加,往往一部小說讀完,便已在他的腦海中長成另外一個樣子,繼而從頭來過,再次來過。 姜文并不推崇古人,反而熱衷于反叛,而這種貌似離經叛道的精神總能與當下時代中的年輕人形成共鳴。原著小說中的主人公李天然一身武藝,常常于午夜時分飛檐走壁,好不安生,預告片中就有一個彭于晏健步穿行于屋脊之上的鏡頭一閃而過。這不僅讓人想起姜文導演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也同樣樂于在別人的屋頂上悠然行走,無拘無束。時隔二十多年,姜文又一次讓他的主人公“上房”了,上房必定“揭瓦”,從不循規蹈矩的姜文這次選擇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在屋頂上這樣一個“超現實”的世界中繼續“不走尋常路”。

(圖文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