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于也拍出了這樣的電影。
自從印度電影逆襲,韓國電影一部比一部猛戳現實,國產電影的地位就跟中國足球差不多了。
就連我們自己人看了都忍不住捂臉。
但是,《我不是藥神》來了。
他用底層群像的喜怒,突圍中國社會的現實禁區,并最終過審上映。
它太了不起了。

它用這張笑出3D效果的海報,把所有看過電影的人都看哭了。
觀眾自愿在朋友圈當起了自來水↓

貓眼的點映評分9.6,根據目前的口碑來看,這絕對會是又一部現象級國產片,

程勇(徐崢 飾演),一個窮困潦倒的中年離異男。專賣印度性保健品,生意慘淡,房租都交不出來。父親又突然住院,急等錢手術。
隔壁開小賓館的老板,都不得不來勸告他:你那玩意兒確實不行,我用過了,沒逑用。
但是,一個自命難保的白血病人呂受益(王傳君 飾演)的突然到來,卻給程勇的“錢途”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他告訴程勇,為了活命,他必須長期服用瑞士格列寧,但這藥奇貴,一盒就4萬,一年光吃藥就得砸進去幾十萬...
但是,他發現印度格列寧價格只有瑞士的二十分之一,藥效卻一模一樣。
呂受益覺得,既然你能搞到印度保健品,就一定能搞來印度格列寧。
剛開始程勇不信,覺得這賣假藥犯罪。然而現實壓力又讓程勇實在窘迫,印度這趟線確實輕車熟路,他就跟呂受益達成了一個交易:
我去進藥,你來賣。
找上門的生意,不做白不做。

于是,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賣藥鬧劇之后,印度格列寧被白血病人認可了,他的賣藥隊伍壯大成了五人小公司,舞女、牧師、豬肉小販...
這些活下去都困難的人們,因為白血病和印度格列寧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成千上萬的白血病人靠著程勇代購回來的低價仿制藥維持生命。
然

然而,這種低價藥畢竟不符合當時我國的《藥品管理法》,沒有進口注冊證,于法,這就是假藥。
所以,隨著程勇的賣藥規模越來越大,并嚴重損害了正規“瑞士格列寧”的銷售利益之后,他們就被卷入了與警方、制藥廠、白血病人、真正的假藥販子之間的法理搏斗。

面對白血病人的求生意志、藥販子的茍且偷生,警察的法情困境,還有醫藥公司的利益至上,一個個現實而尖銳的人性矛盾都在這部電影里被扒的內褲都不剩。
沒有人不為影片里的殘酷而揪心
一次集體搜藥,二十來個白血病人被警察帶進了警察局,就
沒人說話。
這時候,一位滿頭白發的奶奶站起來,握著警察(周一圍 飾演)的手說:我吃了這么多年藥,都吃進去一棟房子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低價藥,你把他抓了我們怎么辦?我不想死,我想活,行嗎?
還有為了守住一車藥,保護程勇的黃毛小子開著車沖進車流,程勇質問警察:他只有20歲,他有
以及,從金錢至上,命就是錢,到看著病人沒藥吃,賠錢也要

給他們冒風險進藥的程勇的轉變。都刺激著觀眾無限的同理心與淚腺。
“誰家還沒個病人了?你就能保證你不得病嗎?
就是這些不經粉飾,措辭的大白話,一句句戳進觀眾心里,每戳
新銳導演文牧野用克制又釋放的鏡頭,詮釋每一個悲苦又無奈的畫面。

而這個打動所有觀眾的劇本,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