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阮玲玉》
拍攝手法別具匠心?,F實與電影交錯的手法讓人印象深刻,結局阮玲玉將死那段,張曼玉的表演令人驚艷嘆賞。相比同時代的其他人,阮玲玉是進步的,這從她演的影片類型就可以得知,但這進步始終囿于時代的限制,由于出身等原因,她始終對男人抱有幻想,一開始是對張達民,后來是唐季姍,最后還有個康楚生,當她對這些人幻想破滅的時候,走投無路的她最終只能香消玉殞了。

9、《花樣年華》
電影的結尾,周暮云只身來到柬埔寨的一個小寺廟, 夕陽下的寺廟更顯得破敗而荒涼,周暮云小心翼翼而又專心致志地,對著樹洞說出了自己的秘密。而其實我在想,是不是在同時,梁朝偉也對樹洞說出了自己的秘密。他在戲里愛過一個女人,在戲外,依然愛著她。 這部電影并沒有什么溫柔的鏡頭,他們最親密的接觸不過是張曼玉靠在梁朝偉的肩頭痛苦,而梁朝偉神色沉重地撫著她的背,因為他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他終將離開她。

8、《英雄本色》
英雄是用來形容男人的,或許也只有男人才可以當得起英雄這兩個字,它代表著一種內涵,一種不屈,一種希望,一種讓人追趕的動力.一種不服于命運,不管命運對他如何,他都可以從容的面對,英雄本色,或許是宋子杰的勇敢與活力,宋子豪的正義與情深,小馬哥的不甘與抗爭,三人內心的英雄不屬同類最終又卻不謀而合,共同詮釋了什么是英雄本色。

7、《甜蜜蜜》
每個人都是漂泊者,無論從故事情節,人物對話,鏡頭轉換,背景音樂,演員表演,無一不是上乘之選,最打動人心的,人物都是普通人,故事也都是異鄉人在外地打拼的故事,時代感很強,現在看起來也不會顯得落伍,價值觀很好。影片結局,李翹和黎小軍在鄧麗君的歌聲里再度重逢,于是這成了一部皆大歡喜的愛情片。但如果影片遺憾地在李翹瘋狂地追趕黎小軍卻跟丟了的時候戛然而止,那就成了一部嚴肅的劇情片,或者說,成了一部新舊時代交替期的愛情紀錄片。

6、《臥虎藏龍》
我覺得是最后玉嬌龍“得道”了。片頭一開始,李慕白提到過自己“得道”,但是感受到的是無盡的孤獨和虛無所以動了凡念想要過平凡人的生活,玉嬌龍是李慕白的可望而不可求的肆意人生的另一面,她在電影里感受到了親人,朋友,師徒還有世俗江湖的方方面面但是每一段關系和經歷帶給她的只有虛無,等到她最后發現原來曾經所渴望的愛情并不如自己所幻想的那樣的時候,愛情于她也同樣是虛無,所以她悟道了。她的道就是虛無所以選擇跳崖。

5、《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
生活不缺喜劇,因為人們都習慣性選擇隱藏自己的心酸與無奈,展現生活美好的一面。同樣,大話西游搞笑是表象,而隱藏在喜劇背后的沉重感把每個心中想發泄卻只能深藏于心的人的無奈展現出來了,這種對無奈的共鳴怎么會不難過呢?喜劇背后的沉重要比悲劇展現的悲傷更令人難過吧。我想,我們都是至尊寶,我們最難過的是自己渴望成為孫悟空卻不小心像一條狗。

4、《阿飛正傳》
張曼玉不再青春地揚起嘴角,張學友也不再年輕。劉嘉玲已屬豐韻猶存。張國榮更是用電影里的那個無腳鳥的臺詞作為對人間的告白,永遠離我們而去。只有劉德華,淡淡的憂郁依舊。只是年歲的流逝,這憂郁顯得更醇更內斂。我想,太多的愛情都是從放蕩不羈開始,以悲嘆一生結束的,時間是會讓你體味到從開始到結束的或波瀾起伏的歡樂、或輕風細雨的悲傷,就這樣慢慢地折磨你到奄奄一息,只能是無可奈何。

3、《無間道》
看完第一部時,你的心思也許還是單純的直線:兩個互派的臥底,為了彼此的生存和價值,相互博弈,與對方博弈,與老板博弈,與自己的歸屬博弈。第二部后,直線有曲線化傾向,背后的故事竟然是如此的復雜。復仇、生存、搏殺。竟然有如此多的恩恩怨怨。第三部后,你會對“生存往往比命運更殘酷”有了更有感觸性的理解和參透。

2、《新龍門客?!?/strong>
當年看時根本沒認出甄子丹,多年以后重看才認出來的。神奇的是哪怕經歷了這么多年,這部電影居然仍然看的我全程熱血沸騰。幾乎沒有一句廢話,句句都有隱喻,在整個電影史上,這么精彩的佳作也不多見。電影中最出彩的應該是金鑲玉這個角色了。風情萬種,長袖善舞,在荒涼的大漠中經營得風生水起。在與人結盟中,似乎金錢至上。但在生死關頭,又似乎有情有義。嬌滴滴的弱女子,憑借迷人的姿色、一身好功夫、潑辣的作風、察言觀色的過人本領,立足于刀光劍影的大漠江湖中,確實魅力十足。

1、《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回顧這部電影,是因為林青霞,一個風華絕代的東方不敗。她的一顰一笑都蘊含著真切的感情:她被令狐沖所傷時受傷的眼神、她掉下山崖時的回眸一笑、還有剛出浴是的嫣然一笑都明艷動人。 在徐克的筆下,最令人深思的是對江湖的定義。我還清晰的記得令狐沖與任我行的那段對話。任我行的話是那么真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滄海一聲笑的曲子傳唱至今,成為我們一個幻想的憑籍,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雖然黃霑先生已經離我們而去。 如果可以,我只想和你一起唱笑傲江湖直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