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鉆》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處于內戰時期的塞拉利昂。主人公丹尼·阿徹爾一個來自津巴布韋的前雇傭兵,和所羅門·梵迪一個漁民。就是這樣擁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生活環境本不該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他們的命運卻被一顆罕見的粉鉆石緊密聯結在一起。而在非洲,這樣一顆鉆石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或是終止那個人的生活。
所羅門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漁民,但是生逢亂世,被叛軍強制帶離他的家人去開采鉆石。在開采過程中所羅門發現了一顆罕見的粉鉆并冒險藏了起來。丹尼以做鉆石和軍火買賣為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戰爭販子。當他因走私入獄在獄中得知所羅門藏匿鉆石的事情后,他意識到這可能是他一生僅有的一次永遠脫離非洲的機會,永遠脫離這個充滿暴力和腐敗的惡性循環。
那一刻我才明白,這部非洲題材的電影與其他作品的最大不同。這里面的主人公Archer 和Soloman他們生于斯地長于斯地,他們不是那些從不知道哪里來的冀望到新大陸獵奇以填補空虛靈魂的中產階級,也不是懷抱救世主理想來拯救這塊大陸卻隨時可以抽身離開、永遠有后路可退的外來者。雖然這個大陸窮困不堪,戰爭不斷,人們愚昧懵懂,可是他們已經無法離開。影片的最后,阿徹爾將鉆石交還所羅門,笑著對他說:"帶你的兒子回家。"電話給紐約的麥迪:"幫助所羅門,帶他的兒子遠離這一切,不要讓他再卷入進來。""我看到的,是一幅最美的圖畫,真希望你也在這里。"我分明看不到那個冷酷的軍火、鉆石走私犯,而是一個真真切切的人。
其實也沒有多么深刻的公益心,明白正常的鉆石交易對于那些非洲國家乃至許多消費者來說都意味著什么,只是這一部拍攝得像紀錄片般的電影,讓我覺得許多鉆石上沾滿了罪惡,沾滿了非洲人民的鮮血,光彩奪目的背后,承載了太多愁苦,讓我無法再那么單純地看待一塊鉆石。萊昂納多的演技無庸置疑,當年堪稱全世界最俊美的白臉帥哥通過近乎自殘的轉變形象,終于讓眾花癡、影迷、影評家等將注意力從他那俊美的臉轉移到他的演技上,事實上"無間行者"、"紐約黑幫"等電影中的他已經是一枚華麗麗的實力派了,血鉆在我看來,簡直登峰造極,還有人要懷疑他嗎?如果心有疑慮,麻煩再看幾遍。
這是一部反映真實非洲社會的冒險劇情片。結尾小李子的人性反轉和美式英雄主義讓人印象深刻??赐陼Ψ侵奚鐣黾恿私獍?。 每一顆鉆石上都有數不清的鮮血,人們的虛榮謀害這苦難的非洲人民,理性購買鉆石,杜絕沖突鉆石,也算的上是部公益性質作品。最后索羅門翻看雜志鏡頭,讓人傷感,生命很脆弱同時也很堅強。
一個帥的男人,一定要有男人味。片中的迪卡,臉上不經意的傷口,堅硬的胡茬,汗水血水浸透的舊軍裝襯衣,鷹般的眼神,獸般的生存能力,戰火紛飛中矯健的身手。他聰明。他愛錢也愛女人,有辦法征服她們,卻也可以為了某種意義放棄她們。他夠義氣,可以性命作賭,陪伴他的兄弟。他并不是不懼怕死亡,卻可以在無奈的境地坦然地選擇放棄生命并安然視之。他容易被愛打動,堅守自己所認為的正義哪怕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最可怕的是,世界遺失他,他卻在一個女人心里留下深情。
鉆石固然有著自已的美麗,但它的背后侵染著多少血色,電影《血鉆》中不僅有著親情與愛情的奠基,更揭露著非洲動蕩的原罪,長達兩個多小波瀾壯闊的非洲史詩,當璀璨的光芒湮沒了非洲這塊失落大陸最后的光明,雖然人的貪欲永遠無法滿足,但人性的光芒亦然永恒。血鉆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心靈震撼,戰爭的殘酷,欲望的貪婪,一顆鉆石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初看電影名字,不知"血鉆"是何意,原來是"血腥鉆石"。極炫目的鉆石和刺目的鮮血在一起應該是怎樣的風采?這部電影拍得很穩,不做炫耀,不做夸飾,對非洲這片富饒而災難深重的土地進行投射出深沉的關注。
這帶給我們許多啟示。對個人而言,現代的貪欲來自于我們自身的不安全感。我們怕自己或者害怕別人認為自己不夠漂亮,不夠年輕,不夠強壯,不夠忠誠,不夠富有,不夠有品味,于是假借外物,通過護膚品、偉哥、鮮花、鉆戒、名車、房產、學歷等等來證明自己。社會的貪欲也來自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的根源在于社會為了維持其自身的運作而對需要越來越多資源,當資源有限并且不可再生時,焦慮便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