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1
《拯救大兵瑞恩》是1998年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描述諾曼底登陸后,瑞恩家4名于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于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將其平安送回后方。影片描述了戰爭的殘酷無情,昔日熟悉的戰友接連犧牲。但是圓滿完成任務。
Number.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泄。
Number.3
1942年,斯大林格勒。蘇聯軍隊根據作戰計劃向盤踞伏爾加河左岸的德國軍隊展開反攻,然而反攻受阻,只有格羅莫夫大尉率領的幾名偵察兵渡過到了對岸,并固守在一棟三層樓的房子里,他們臨危受命要不惜任何代價守住這棟房子,除了另外幾名奇跡般幸免的蘇軍士兵外,他們遇到了這棟房子的最后一位住戶——19歲的卡嘉。德國軍官卡恩奉命要奪回這棟被對手占領的房子。在平均壽命不到一晝夜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能夠堅守一個星期的人們即被認為是老兵。所以,活著已是最大的奢侈,更遑論對家庭的守望。卡嘉的出現猶如一道清風,為五個在冰冷戰爭中浸泡許久的蘇聯大兵帶來了生活的渴望,善良的卡嘉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撫慰著這些在戰爭中受傷的靈魂,一起度過最艱難的歲月。
Number.4
在1942年的太平洋戰場,軍醫戴斯蒙德·道斯不愿意在前線舉槍射殺任何一個人,他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著其他戰士們的排擠。盡管如此,他仍堅守信仰及原則,孤身上陣,無懼槍林彈雨和兇殘日軍,誓死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數以百計的同胞在敵人的土地上傷亡慘重,他一人沖入槍林彈雨,不停地祈禱,乞求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盡再救一人,75名受傷戰友最終被奇跡般的運送至安全之地,得以生還。
Numer.5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盟軍越是深入德國腹地,納粹德軍的抵抗就越加兇狠。盟軍新兵諾曼初上戰場,即奉命與以“戰爸”為首的5人坦克小隊驅戰車“狂怒”開赴前線,冒著敵人強大火力為大軍劏開納粹防線。4位經驗老到的戰狼陣上果斷殺敵毫不猶豫,惟新兵諾曼難抵恐懼壓力,他的遲疑與懦弱三番四次將戰友置于生死邊緣。經過炮火洗禮和多次的血腥教訓,諾曼有所成長,坦克“狂怒”亦順利向前推進。誰料即將完成任務之際,納粹軍團竟空群出動,決意拔走“狂怒”這根眼中釘。面對敵人殊死圍剿,“狂怒”5位兄弟除一人生還其他人全部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