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詩歌《秋天的色彩》-無錫市江南藝術幼兒園 無錫寶寶在線
孫恒一++孫磊
摘 要:色彩早已成為電影的基本構成元素之一,隨著電影制作流程的全數字化,數字調色作為當代電影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也是有其科學前提的。首先,數字調色可以高效地優化片源材質,創建特殊的視覺風格,針對特殊播放環境修改圖像;其次,調色師在后期階段對攝影機拍攝的素材重新進行色彩的創作與處理,就好比影像的“畫家”,在畫面中運用色彩來渲染意境、表達情感,用色彩的視覺語言表達電影的內涵與形式之美,用色彩的符號象征性,張揚個性,引起觀眾的共鳴,所以數字調色對于影視作品的色彩表現尤為重要。
關鍵詞:數字調色;彩色電影;色彩關系;校色;調色
中圖分類號:J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5-0123-02
隨著影視后期的大行其道,數字調色技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影視調色工藝。調色師更多使用電腦來對影片進行調色。數字調色主要分為校色和調色兩部分,前者是指將顏色進行正確的關系還原,修復前期拍攝時造成的一些問題,比如偏色。后者則包括將虛擬物體與視頻進行顏色匹配和對畫面進行特殊的效果加工。本文圍繞色彩表現在數字調色中的運用展開論述,通過案例分析,進一步研究色彩在影視中的表現與運用。自彩色影片誕生至今的80余年間,隨著時代和電影觀念的日益發展,顏色進入影視不僅是技術手段的進步,也是造型手段的豐富。色彩不僅具有再現功能,還具有表現能力,能夠充分表達影視作品中的心理空間;另一方面,數字調色不斷豐富著影視作品的表達方式,電影工作者更加追求對視覺表現力的把控,影像色彩藝術和數字調色技術成為一雙翅膀,它們相互促進,極大地推動了當代電影藝術的發展。
一、數字調色中的色彩運用實際案例分析
現代的電影藝術家不再僅僅把色彩局限在對現實的臨摹,而把它看作是渲染氣氛、增進敘事的一種手段。電影中色彩的運用比現實生活中更鮮明、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和魅力。所以色彩并非時刻都是對現實世界的還原記錄,它更體現出藝術家們對電影藝術作品不斷有所追求、有所領悟、有所創新并顯示出創作個性。作者簡單介紹幾部經典的運用數字調色技術的影片,說明數字調色對于表現影片藝術性的重要地位。
(一)《逃獄三王》的色彩運用分析
《逃獄三王》(2000,美國),此片應該是好萊塢早期使用數字色彩分層技術的影片。導演喬爾·科恩力圖表現20世紀初的美國田園風光,但是要表現出一種類似油畫的藝術質感,所以調色師將美國南方鄉村盛夏的綠水藍天變成了黃色、橙色,產生了一種蕭瑟的感受。這是一種更加精確和被控制的效果,利用調色軟件藝術家們可以針對畫面內容做出選擇,一些部分改變了顏色,另一些則沒有改變,這在傳統的電影調色中是很難做到的,數字調色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
(二)《罪惡之城》的色彩運用分析
《罪惡之城》(2005,美國),此片帶給觀眾強烈的色彩視覺風格,畫面當中所有東西都是黑白的,除了一些需要注意的東西有最鮮明的顏色。事實上這是電影最早使用的色彩形式,例如《火車大劫案》和《月球旅行記》當時畫面中的顏色只能通過畫師直接在膠片上染色來達到效果,但是限于當時技術的原因,每部電影都有一個基本色調,其余顏色就會被扭曲。美國電影《歡樂谷》使用這種配色方法成為敘事的一部分,《辛德勒的名單》使用此種方法來渲染情感,但是《罪惡之城》讓這一經典配色效果走向極致?!蹲飷褐恰方梃b了《逃獄三王》的配色方法并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此片如此吝惜色彩的使用,使它在情感和情節敘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導演在表現某一種顏色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觀眾集中注意力,感受這種顏色的力量。受弗蘭克.米勒漫畫的影響,《罪惡之城》的用色更接近圖像設計,而非攝影,此片因此成為“有限色彩配色”的極端案例之一。
(三)《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色彩運用分析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美國),本片畫面多使用柔軟溫和的寬容顏色,甚至是很多難以準確命名的顏色,從不用霓虹色,很少使用基本色。例如導演韋斯.安德森相較于黃色,更多使用黃芥末色;相比于粉色更多使用嫩粉色;相比于紅色,更多使用赭黃色。他的用色有一種復雜感,有點嬉皮風,奇怪的色彩品味使他的作品更加特別,也為這部作品找到了獨一無二的表達方式,“可愛”而“準確”的色彩表達方式,讓每一個影片細節都能讓人認真欣賞,嘖嘖稱奇。
(四)《花樣年華》的色彩運用分析
《花樣年華》(2000,香港),這部港片出自著名導演王家衛之手,它具有豐富的色彩關系,微妙而華麗,雖很難描述準確但是給人自然、不刻意的感覺,即使是很醒目的顏色,也顯得很自然。此片在任何一個意義上都是一部美麗的電影,既有風格又有品味,即微妙又大膽,它的用色幾乎全部用于渲染情感。電影展現了一個可信的60年代香港社會風貌,包含人物情緒、風土人情和內心世界,比如不斷翻騰的紅色窗簾表現主人公痛苦的內心,香煙上留下的唇印體現著渴望與哀愁,艷綠的長裙透露出諷刺的意味……導演王家衛是一位視覺色彩的大師,作者認為《花樣年華》是他最優秀的作品,極度令人驚嘆的美麗畫面也讓觀眾贊不絕口。
(五)《英雄》的色彩運用分析
《英雄》(2002,中國大陸),此片的主要基調為黑色,講述了武士無名向秦王敘述自己怎樣殺死秦王心腹大患長空的故事。黑色代表著死亡、悲傷、沉寂、消極,但張藝謀在《英雄》中選用黑色作為主色調是別具匠心的。畫面中不僅大量運用了黑色調,不同的故事情節還配有紅,綠,藍,白等色調表現的場景設計,這些鮮明的色調刻畫了殘劍飛雪、秦王猜想、無名真實講述和長空棄武。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以黑色為主色成功渲染了電影《英雄》的整體基調、使畫面的美感令人震撼,通過多種色彩的表現使每個角色都表露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影片豐富的層次感得益于這些顏色的應用,這些元素使影片結構更加清晰,也促進了影片劇情的發展。
二、專業影視數字調色流程分析endprint
隨著電影工業化程度的加深,影視制作流程也愈加專業化,作為必不可少的環節,調色工作往往需要專門的調色工具來完成。專業的調色軟件不但提供了方便的調色工具,而且使得調色流程更加科學規范合理。大部分的調色軟件都可以和剪輯軟件相接,當剪輯師完成工作后就可以進入調色的工作,完成調色工作后還可以返回剪輯軟件中進行修改。例如達芬奇調色系統就可以同眾多剪輯軟件配合使用,支持與Avid,FCP,Pr等剪輯軟件之間導入、導出。自1984年達芬奇調色軟件誕生以來就一直被當成后期制作的標準。很多電影、電視劇、廣告的制作都離不開這款軟件,該軟件獨特的自身優勢使其作品是其他調色系統所無法比擬的,它早已成為國內外電影調色行業的主流工具。
作者從事數年影視數字調色教學工作,在課堂上負責教給學生如何使用達芬奇軟件來進行調色,當然某些時候還使用Pr自帶的LUTS調色工具或AE的調色插件。通常來說調色分為一級調色、二級調色。一級調色一般是根據人們對于現實世界的色彩觀察習慣將整個畫面的色調偏差進行糾正調整,一級調色影響的是整個畫面關系。二級調色分為較多步驟,它影響的是畫面局部的色彩范圍,更為具體地將畫面中的局部色彩進行處理。二級調色一般主要處理人物的膚色、天空、草地和水等,二級調色的目的是依據色彩的心理學原理,將觀眾的視覺中心放到主要人物或畫面主體上來,減少環境對視線的干擾,盡最大可能讓畫面色彩關系變得和諧,在和諧的基礎上依據影視色彩學原理將影像顏色進行藝術層面的再加工,對影片的整體色彩構成進行設計表達,形成影片獨有的色彩風格,至此簡單的調色工作暫告一段落。好的藝術作品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打磨和提煉,為了追求更高的藝術水準,往往還需要做大量的細節工作,比如根據劇情、鏡頭的前后組接、場景段落之間的聯系等對色彩進行再度處理,從而達到整體的色彩和諧。
目前影視調色的軟件有很多種,平臺也有不少,但是調色工作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盡量最大限度地讓色彩作為不可缺席的元素參與到影片中來?,F實世界中的色彩和光線有時不能滿足影視藝術創作的藝術需要和不斷豐富的視覺感受需求,因此,根據藝術家的意圖對畫面進行調色處理,使畫面色彩達到造型需求,從而讓觀眾在銀幕上感受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三、數字調色對于電影色彩表現的意義
綜上所述,數字調色技術和電影色彩的藝術追求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調色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感受 ,也能傳遞一定的感情色彩,但真正能體現出色彩的美感是在有意識地、合理地運用色彩基調時體現出來的。因此,電影藝術中,對視覺畫面色彩的正確處理是營造氣氛、牽引觀眾情緒體驗的最有效和直接的手段,也是傳達藝術家心靈深處思想感情的絕佳藝術手段。數字調色帶給觀眾的不僅僅是艷麗而美妙的畫面,而是直接參與了影片情緒的渲染和深化,使主題進一步的升華。
參考文獻:
[1]馬賽爾·馬爾丹.電影語言[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2]周登富.敖日力格 著.電影色彩[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5.
[3]馬兆峰.數字影視視聽語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4]王曉梅,陳曉恒.用色彩詮釋電影——試析中國第五代導演對色彩的運用方式[J].電影文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