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異色電影,一般來說,它們的特征有手法獨特、題材詭異、風格異常,制作一般比較低廉,熱衷情色、恐怖、驚悚等類型領域。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香港13位巨星演繹生涯的“異色”電影,究竟有沒有釋放出所謂的異色信號,請你評判。
1.成龍(新宿事件)
導演:爾冬升
年份:2009
異色程度:★★★★
2004年到2006年成龍連續三年主演的香港三部曲(新警察故事,神話,寶貝計劃),他就分別詮釋了內疚督察、秦朝大將軍/考古學家及善良小偷四個角色,與當年的“角色之間任意替換都不會影響電影”相比,至少是一個質的飛躍,況且新警察故事中的表演完全是影帝級的。
但若說香港三部曲只是讓成龍在表演上更加多元化了,那么(新宿事件)就是徹底的顛覆。該片稱得上是成龍電影中最“異色”的一部,暗調的畫面和一場接一場的夜戲前所未有,在爾冬升的執導下,黑暗的社會與躁動的人心時時刻刻都在挑戰觀眾的神經。片中成龍飾演一個偷渡來到日本的叫鐵頭的中國東北農民,其后誤打誤撞的成了幫派大哥,只是并不風光,鐵頭也沒有領導能力,最后遭到三合會圍追堵截,慘死下水道,風格是不是有點像(旺角黑夜)?沒錯,都是爾冬升導演的。
以往成龍的角色全都生活在一個烏托邦世界,很市井,但安分守己,也很被動,往往只在占人口極小部分的惡勢力壓迫下為自保而反擊,或者以匡扶正義為名義而與之斗爭,即使是(新警察故事)也沒能跳出這個框架。可到了(新宿事件),成龍式的烏托邦世界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赤裸裸、弱肉強食的世界,就連自己身邊的兄弟都會出賣自己。而他的角色也為求自保不得不主動做出改變。加上血腥的場景以及成龍式動作、喜劇的消失,(新宿事件)成功將鐵頭從一個中國偷渡客變成日本黑幫老大的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當然,功不可沒的是爾冬升,他對社會題材的拿捏總是得心應手,若非受限于片長,(新宿事件)或許會是一部中國的黑幫史詩。
2.張國榮(流星語)
導演:張之亮
年份:1999
異色程度:★★★
張國榮的電影生涯,可以用1993年作為一個分水嶺。在93年之前,多是商業搞笑片,(阿飛正傳)這樣的正經劇情片占比極少。93年(霸王別姬)上映以降,張國榮開始接演許多像(夜半歌聲)、(春光乍泄)這樣偏文藝風的劇情片,而當中(流星語)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最早是因為被主題曲(小明星)吸引才看了這部電影,片中張國榮飾演一個破產后落魄的經濟佬,留著拉碴的胡渣,蓬亂的頭發。雖說電影劇情非常的俗套,卻因為張國榮的全身心投入讓整部影片變得不一樣。這部電影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結局張國榮抱著明仔奔跑的場景,他的穿著很不修邊幅,淺灰色襯衫搭配短褲,非常非常的邋遢,可眼神里卻流露出著一個父親的神情,這種神情是以往身光頸靚的“十二少”中找不到的。
阿榮這個角色很平凡,他不追求物質,反而非常享受雖然貧窮卻很無憂無慮的生活,明仔對他而言,就是這種生活的全部。除了阿榮,其他角色也同樣如此。有狄龍飾演的小警察,為人有點害羞,管著街區里一堆瑣碎事,與(廉政第一擊)里剛正不阿的王一沖天差地別。有任達華夫人琦琦扮演的少君,縱使家財萬貫,可四年來卻一直為拋棄明仔而后悔。而吳家麗飾演的蘭姐也是現實世界里那種熱心鄰居的影射。
比起沉重的(霸王別姬)和輕佻的(阿飛正傳),(流星語)竟反襯得如此獨特,如此平凡。在張國榮領銜主演的四十多部電影里,(流星語)可能是最不耀眼那個,但可以負責任的說,(流星語)是最樸實無華的那一個。
3.張曼玉(阮玲玉)
導演:關錦鵬
年份:1992
異色程度:★★☆
張曼玉和張國榮一樣,都有那么一個年份作為分水嶺,分開了事業的兩個時期。張國榮是1993年,張曼玉便是1992年,這一年,她因為(阮玲玉)而變得不同。
在92年以前,張曼玉很少有出演正劇的機會,要么是在(警察故事)中給成龍做花瓶,要么是給王晶拍那些無厘頭喜劇。像(旺角卡門)、(客途秋恨)、(阿飛正傳)這種文藝片實在很難得。幾年后的(阮玲玉)一舉拿下金熊獎影后及金像獎、金馬獎影后,終于奠定張曼玉演技女神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阮玲玉)這部電影是由成龍的威禾公司出品,成龍擔任出品人,陳自強任監制,不過成龍事后說這部電影賠的很慘。可也多虧成龍,才讓這部文藝片得到誕生的機會。
電影的視角也很獨特,讓張曼玉本人出演阮玲玉外還飾演了自己以及阮玲玉在片中扮演的角色,三個層次交互展現,這種敘事結構在港片中還是一次創舉。
向來傳記片都是非常難演的,說白了傳記片其實就是獨角戲,需要領銜主演擁有非常高深的演技才能扛得起全片,不然毫無說服力。(黃金時代)里湯唯詮釋蕭紅還算過關,但比起張曼玉的阮玲玉,差距還是太大。
張曼玉的演繹生涯中,(阮玲玉)是唯一一部純人物傳記片((宋家皇朝)不算),扎在她近百部影片中就是那么特立獨行。她演出了美麗與哀愁,還有那種不可名狀的女人味,實在完美,我是想象不到讓原定主演梅艷芳來演阮玲玉的話會是什么樣的了。
順便說下,據說張曼玉拍(阮玲玉)時碰到了靈異事件。那時劇組在阮玲玉故居的斜對面宅子拍攝,張曼玉正在培養情緒時,攝影師潘恒生看到阮玲玉在張曼玉旁邊默默地哭,而張曼玉一點不害怕,還對阮玲玉說:“希望她能保佑他們,讓她演好。這樣你好我也好。”
4.劉德華(桃姐)
導演:許鞍華
年份:2012
異色程度:★★★★☆
在我看來,(桃姐)之前劉德華演電影永遠帶著偶像明星的包袱。八十年代跨越到九十年代末,(群龍奪寶)到(龍在江湖),永遠是一種表演模式,固定不變,但可能也因為這樣,他的形象永遠被人銘記,就好像成龍從20歲打到60歲,不過(桃姐)之后讓我對劉德華有了改觀。很多人都會用“洗盡鉛華”來評價他在片中的表演,有那么點在理,但我不認同,洗盡鉛華的本意是洗去偽裝的世俗外表,這明顯不著調吧?就算劉德華在99年染金發也算不上偽裝呀。所以還不如用返璞歸真來形容劉德華在片中的Rodger這個角色。
許鞍華或許是華語影壇歷史上最會調教演員的導演,她很懂得去挖掘一個演員最無華、最生活化的一面。(女人四十)里的蕭芳芳,(投奔怒海)里的林子祥,(千言萬語)里的李麗珍,都是如此。(桃姐)最讓我動容的就是它的真實和溫情,沒有絲毫的煽情與驚天動地的悲天憫人,尤其演員念對白時沒有那種做作的學院式表演。劉德華的表演更不再是以前的“放”,而是“收”,演的很保守。可能(桃姐)第一次看不會覺得多深入人心,但在多次慢慢品味之下,在劇情的推動之下,你會發現它的偉大之處,就是無華。就好像中國的水墨畫那樣,大量的留白,甚至蓋過了畫,難怪有人說水墨畫其實畫的不是山水,畫的是留白。
劉德華和周潤發不同,他沒有自成一派的對表演的理解,而是那種表演質量得看導演功力的演員。如果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國)或(盲探)這種中規中矩的作品,那么就認真交足功課便可。若是(富春山居圖)(未來警察)這樣的神作,那么電影有多神,他的表演就有多神。(失孤)展現了他對底層的一種詮釋,但彭三源功力太差,電影拍的更是做作。相比下,(桃姐)實在偉大的要死啊!
5.李連杰(海洋天堂)
導演:薛曉路
年份:2010
異色程度:★★★★★
李連杰的大致情況和成龍差不多,畢竟對于動作演員來說,觀眾永遠會給他們打上“沒演技”和“無腦”兩個大標簽。李連杰愿意出演(海洋天堂)其實是一個偶然,大致情況又和張國榮(流星語)差不多,都是被影片的劇本所感動,也都只收一塊錢片酬,不過張國榮收的是港幣,李連杰收的是人民幣,稍微貴一點。相比起成龍,李連杰的突破要大得多,在前者還在動作與文藝間找不到平衡之時,李連杰已經放下身段出演了本片。
這部電影的幕后班底很強,配樂是久石讓,攝影是杜可風,奚仲文當美術指導,張叔平做剪輯,周杰倫唱主題曲,最后成品也并沒讓人失望,影評界幾乎一邊倒的好評讓李連杰終于擁有了一部證明自己不是純粹打星的作品。
(海洋天堂)的社會意義很大,甚至大于電影本身,狂撒淚點之外也戳到了很多社會本身的痛處。李連杰飾演的父親很隱忍,因為他知道兒子大福只有他一個依靠,而且自己又有絕癥在身,他不知道自己去世后兒子該怎么安頓,甚至有了和兒子一同赴死的想法。李連杰不是科班出身,沒有演技基礎,和成龍一樣是靠長年累月的拍片積累下來的表演經驗。不過這部文藝又帶點通俗倫理劇的電影還是能夠讓李連杰表現,在幾場戲中你能很輕易從李連杰的眼神里看到角色的絕望感,但又帶著不肯放棄的執念,是相當內斂的表演手法。
6.張家輝(大追捕)
導演:周顯揚
年份:2012
異色程度:★★★★
張家輝因為化骨龍一角倍受歡迎,卻也因為化骨龍一角受到廣大觀眾“沒演技”的指責,那時張家輝心里也清楚,這種角色不會讓他有多大的上升空間,所幸,他碰到了杜琪峰。2005年一部(黑社會),一個叫飛機的角色,讓家輝第一次在銀幕上以正角示人。此后他的事業便步步高升,從(證人)到(線人)的兩年間,他徹底轉型為演技派,也拿到了影帝獎,證明他不僅能搞笑,也能發狠,而且狠起來,可以用眼神殺死你,這也就催生出了(大追捕)。
(大追捕)絕對是張家輝從影以來最異色的一部電影,全片從開場到結局他沒有一句對白,而且家輝還要為這部電影練就一身肌肉,雖然沒有后來(激戰)的八塊腹肌那么fit。除了練狠外,因為角色有女兒的原因,還得在狠中帶著柔情,在片中一場家輝去偷看女兒的戲,把獨角戲發揮的淋漓盡致,顫動了不少人的心,讓同是主演的任達華完全淪為陪襯。
周顯揚還是太年輕,功力不足,導致(大追捕)的質量比較有限,懸疑有限布局混亂,甚至有些故弄玄虛之疑。不過出色的故事設定和張家輝超出預料的表演幾乎掩蓋了電影的種種缺陷。
在香港電影圈,總有一批人,沒有劉德華那么帥,也沒有梁朝偉那樣迷死人,但就是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無論什么角色都肯做,而張家輝就是這群人的代表,也很好詮釋了天道酬勤這一道理。
7.梅艷芳(胭脂扣)
導演:關錦鵬
年份:1988
異色程度:★★★
用寂寞女人花來形容梅姑或許再合適不過了,失意的情場,缺乏家人的關懷,而(胭脂扣)里如花這個角色又是如此的符合這五個字。
一位網友對此片的評價是“女人總歸是要親眼所見,才會相信到頭來這一切不過都如此。”貪生的男人與貪愛的女人就是這樣的對立,關錦鵬相當之嫻熟的將這種關系處理的很好。梅姑入情的表演幾乎帶起了整部影片的氛圍,開場相遇萬梓良時的神情有些陰郁,甚至說嚇人也不為過,畢竟面無血色的妝容和沒有表情真的是有點嚇人。可是在梅姑的表演推動劇情之下,觀眾慢慢對女鬼(如花)的遭遇深表同情,進入了如花的內心后,才恍然驚覺原來如花從眉梢到眼角,從神態到內心都是如此的深情,可這種深情是單從平淡的神情中體現不出來的,這大概就是梅姑可以憑此片奪得金像獎影后的原因吧。
雖說梅姑演過的正劇并不少,可偏偏(胭脂扣)永遠扣人心弦,我相信這完全在于此片無論是編導還是演員都難以挑剔,畢竟李碧華的原著實在經典。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李碧華:“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渾身解數,結果也由天定。有些人還未下臺,已經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閉幕,無端擁有過分的余地。這便是愛情: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子、蒼蠅、金龜子……”
(順便說一句,此片是成龍監制,成龍的威禾公司出品)
8.蔡卓妍(雛妓)
導演:邱禮濤
年份:2015
異色程度:★★★★☆
從Twins時代到10年代,十幾年間蔡卓妍的形象永遠是那種乖乖女生,好像總是需要一個男生呵護和一個硬漢父親關愛般。記得以前看(新警察故事)的時候,蔡卓妍剛出場就讓我出戲,我總感覺這樣一部氣質冷峻的警匪片跳出來一個小女生真有點不搭調,不過片中謝霆鋒和蔡卓妍站一起怎么看怎么像兄妹,不像情侶,雖說劇情也沒安排他倆做情侶。
好了,扯遠了。不過阿sa的戲路一直沒什么突破這個是真的,每部電影的角色之間任意更換都可能不會影響劇情,而且全都是通俗商業片,即使年過三十都還是在演18歲那種角色。但(雛妓)實在讓大放異彩,不過說的不是電影,而是阿sa的角色。
(雛妓)質量本身不過關,一部應該拍成針砭時弊的社會性大作卻淪落為通俗情感劇,俗套和濫情在類似的韓劇和國產劇中都屢見不鮮,拍的這么溫柔,觸點這么低,很難想象這是出自香港cult片王邱禮濤之手。不過阿sa的第一次突破能這么大,是在不少人意料之外。在片中幾場戲都演的頗有水準,比如阿sa去參加任達華的葬禮和車內分手的兩場戲,就分別展現了表演中“收”和“放”兩種狀態。而且何玉玲這個角色塑造的很豐滿,從被繼父玷污開始到結尾,便好幾次展現了這個角色內心的大起大落。
雖說表演還是沒脫離稚嫩,但能從(我老公不靠譜)一下跳到(雛妓),很不容易,也需要決心。
9.周潤發(孔子)
導演:胡玫
年份:2010
異色程度:★★★☆
人老了總是會自覺地尋求突破,大鼻子是這樣,星仔是這樣,阿發,也是這樣。從(和平飯店)后遠赴好萊塢,中年周潤發的戲路便停滯不前,無論是單純耍帥的(替身殺手)還是異域風情的(安娜與國王),都無非是不停重復以往的角色罷了。
其實周潤發在好萊塢的日子無論是對表演還是對賣票房都沒有一點起色,可能最多提升了一點知名度,而且這大都還是(臥虎藏龍)幫的忙。就這樣,在拍竣(防彈武僧)后,周潤發便離開了好萊塢。這期間他停頓了整整三年沒有拍戲,06年的(黃金甲)和(姨媽的后現代生活),才終于讓周潤發開始嘗試角色上的突破。
在這次選片上,在(孔子)和(銅雀臺)兩部片子里猶豫了很久,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因為后者只是摘取了曹操生平的一個小章節,還他媽是虛構亂編的,而前者卻是大半生,也更難以駕馭。
(孔子)本身蠻爛,劇情拖沓又說教,情節不夠扣人心弦,而且依舊是那股揮之不去的國產古裝味兒,除了隨時響起的交響曲配樂就是生硬的對白,看得多了,人都想嘔了,所以基本上又是一部靠領銜主演撐起的電影。周潤發的眼神是全香港演員里最有殺氣的,那種殺氣不怒自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辣手神探)和(喋血雙雄)。但老了以后這種眼神仿佛已看不見,例如(大上海)和(澳門風云)就最能體現出來,到了(孔子)這則變成了憂國憂民式的憐憫蒼生,表演的還算讓人信服,但還不夠。
把(孔子)和(銅雀臺)這兩部電影放在周潤發的電影履歷表中顯得格外的核突,就算不看影片質量,周潤發的表演也讓我感覺力不從心,即使已經很過關了,但就是缺少當年(英雄本色)(阿郎的故事)那樣的大爆發,缺少那種角色一出場就讓你感受到什么是天神下凡,舍我其誰的觀感,這幾年來始終不夠驚艷。
不過在我心里,周潤發永遠是香港最多變、最牛逼的演員,就算是他媽的玩票都能玩出影帝提名的演員。他有對表演自成一套的理解,據說早年拍戲時他能夠有多種表演方式供導演選擇,況且,貌似沒有周潤發拍不來的電影類型吧?
10.周星馳(喜劇之王)
導演:周星馳
年份:1999
異色程度:★★★
周星馳出身自草根,也成名于草根,他的作品中無論是成名作(賭圣)還是被譽為巔峰之作的(功夫),周星馳的演繹生涯都一直在扮演著各式各樣的底層市井人物,有的悲劇,有的喜劇,可每個角色卻又都是一部勵志史詩。
他對市井有著很獨到的理解,這些底層人物很市儈,經常勾心斗角,但同時又不失天真爛漫,因此呈現在銀幕中的戲劇性極強。在他的影片中,反派永遠是那類權貴,或者高高在上的人,最典型的就是(少林足球)和(九品芝麻官),不過(喜劇之王),倒是個特例。
(喜劇之王)其實是一部對底層社會描寫得極其用力的片子,無論是取景還是臺詞都生活化的不得了。龍套、舞女、地痞流氓、臥底、街坊市民,這幾類角色互相交合,完美的勾勒出了這幅底層生活風情畫,同時也襯出杜鵑兒這類富人的另類。而且更重要的是,全片下來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反派,這與之前周星馳主演的那些沒良心的無厘頭喜劇大為不同,可以說更意味深長。
主角尹天仇其實就是周星馳自身的一個縮影,不放棄不服輸,就算生活是婊子,也要把生活變成一個絕經的婊子。片中柳飄飄與尹天仇的情感也很簡單明了,那句“說了要養你,就一定養你”便足夠概括一切,如此簡單不失浪漫,我想就是周星馳式的市井生活。
電影的結局可能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一部極盡生活化的喜劇片片尾居然是臥底槍戰,很不可思議。但我的理解是這樣:尹天仇是一個演員,但所有演技發揮都應依賴于現實,而演好現實才是最高級的表演,因為現實無容許出現半點差錯。電影里吳孟達也已闡述了這個道理:“是呀,我比那些所謂的演員更加專業、更加高尚、更加有技巧,因為我每天的生活都在演戲,雖然我沒有劇本,但是我絕對不會NG,因為我一NG可能會連命都沒有了,我才應該拿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1.葉玉卿(我為卿狂)
導演:何藩
年份:1991
異色程度:★★
葉玉卿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女演員,第一當然是因為她很漂亮,在香港一眾艷星(露點的)中她的美貌絕對排的進前三。但更主要在于她并不屈于只演三級片,她也想證明自己是一個演員,不是個肉彈。或許就是出于這個訴求,后來她就努力跟著關錦鵬拍了(紅玫瑰白玫瑰),跟著陳逸飛拍了(人約黃昏),跟著區丁平拍了(天臺的月光)。除此之外,還接拍了(夜半一點鐘)、(不一樣的媽媽)這樣的驚悚片,至少能證明,她有抱負。
不過上述文藝片、驚悚片我一部沒看過,所以不置評。這里要講的還得回到葉玉卿的情色片時代。葉玉卿是亞姐出身,但一直沒什么發展,直到放開顧忌出演了首部三級片(情不自禁)才開始走紅。
在葉玉卿為數不多的幾部情色片中,最獨特的就是(我為卿狂)。該片導演是何藩,享譽全球的攝影師,也正因如此,(我為卿狂)拍的極其唯美。瘋狂打逆光和慢鏡頭獨具特色,在九十年代的色情片中找不出另一部來。其中一場在雙層巴士上的做愛戲拍的尤為瘋狂,對于當時觀眾而言肯定很新奇。
12.甄子丹(在一起)
導演:霍耀良
年份:2013
異色程度:★★★
我很難想象宇宙最強的甄子丹會去拍一部純愛片,因為把“我要打十個”的畫面放在打逆光打到死的教堂、海灘上真的很違和。但很可惜,這是事實。而且更事實的是,甄子丹在這部叫(在一起)的電影里面,沒有打十個,甚至連十個飛機都沒有打。
(在一起)是我最后悔去電影院看的電影,沒有之一。情節弱智,人物扁平,臺詞生硬,而劇情有和沒有根本沒有任何影響!而且還為了跟風(那些年)的熱潮,特意找來了柯震東和陳妍希做主演,可這也就算了,還尼瑪把柯震東配給AB,把陳妍希配給了子丹!甄子丹演愛情片真的不合適啊,表演面癱又木訥,片子里他的角色是警察卻連一場動作戲都不給。
把這部電影放在甄子丹的電影欄里也真的是夠不搭調的,但還是很可惜,這個真的就是事實。但(葉問)走紅后,甄子丹幾乎變成了中國杰森斯坦森,戲路單一,電影類型單一,除了動作戲幾乎找不出什么亮點,除了葉問外演技也沒什么長進。像(精武風云陳真)、(錦衣衛)、(特殊身份)都是千篇一律為打而打,(武俠)(一個人的武林)還好些,起碼有劇情,(冰封俠)、(大鬧天宮)那種神作就真不想提了。
13.古天樂(毒戰)
導演:杜琪峰
年份:2013
異色程度:★★★★★
從電影出道之作(O記重案實錄)到如今一年五六部電影上映,二十年來我們見證了古仔的努力,也見證了一個亞洲白人轉變為亞洲黑人的過程,同時還榮獲“香港人最叻普通話大賽”一等獎。古仔很好的詮釋了“勞模”這個詞,而且勞的比隔壁黑哥姜皓文還厲害,畢竟幾乎部部都標明領銜主演,在這十幾年來也算第一人了。
但雖說一年五六部,質量過關的卻屈指可數。而這幾年古仔最驚艷的作品,那就絕非(毒戰)莫屬了。在古仔參演的其他片子還在拽各種老梗、談各種老舊戀愛時,(毒戰)已經跨出了一大步。(毒戰)在我看來是目前北上的港產類型片中無論是節奏還是本身質量都是最好的,而且尺度放的挺大,從火燒人民幣到公安逼供,這部夾雜了反轉、寫實、冷峻、宿命、驚悚等元素的警匪片不僅重回銀河風,也讓華語警匪片上升到了另一種高度。而且連帶的,是古天樂這個角色甚至讓觀眾產生了斯德哥爾摩癥候群效應,對于一部幾乎不帶有任何情感色彩的黑色電影,挑戰難度不小。
在經歷了(竊聽風云)、(意外)、(槍王之王)等正劇的磨練,古天樂對于表演也已有一定的掌控,從開場醫院脫逃到結局的“手銬宿命”,古仔的表演極其沉穩自若,那種不帶感情色彩的神情完全符合了一個黑道老江湖的感覺。
這幾年來古仔的作品類型冗雜,有和黃百鳴拍的家庭喜劇,有和彭氏兄弟,陳木勝拍的災難、槍戰片,像(人間小團圓)(單身男女2)(反貪風暴)這三部同一年上映的電影,論類型都已經天差地別,可始終只有(毒戰)才能夠讓所有人念念不忘。
我是可萌可二可犯賤的電影老濕,立足于做中國最好的娛樂分享師,如果你正被苦逼的生活所折磨,就快來關注電影老濕吧,保準讓你的生活從此“娛”眾不同。立即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