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個男人都有一個機甲夢,無論是小時候對變形金剛玩具的癡迷,還是長大后每場必看的科幻類機甲電影,或者在游戲中體驗駕駛機甲上天入地,狂扁怪獸。趁著《環(huán)太平洋2》上映前,我們盤點下科幻類機甲電影有多么的燒錢,看看實現男人的熱血機甲夢,需要多少成本。
話不多說,正文開始:
TOP10: 《環(huán)太平洋2》
成本:1.5億美元
票房:未知
上映時間:2018年
IMDB:未知
《環(huán)太平洋2》
《環(huán)太平洋2》成本相比《環(huán)太平洋》成本下降4000萬美元,但是機甲數量沒有減少,機甲夠不夠特效炫酷,近身格斗夠不夠熱血,口碑與票房能不能超越前作,只能3月23號在影院找到答案。
TOP10:《黑客帝國3》
成本:1.5億美元
票房:4.27億美元
上映時間:2003年
IMDB:6.5分
《黑客帝國3》——單兵機甲
《黑客帝國3》中單兵機甲配上重型機關槍,機體掃射打小怪簡直看的太過癮。就是想吐槽句,導演控制臺至少加個防護罩啊。
TOP8:《明日邊緣》
成本:1.78億美元
票房:3.69億美元
上映時間:2014年
IMDB:7.9分
《明日邊緣》——外骨骼機甲
《明日邊緣》中面對外星人入侵,人類士兵只有穿上外骨骼機甲(也叫單兵輔助力機甲系統(tǒng)),才能與外星怪物戰(zhàn)斗,雖然這套機甲看起來比較簡陋,但是穿上這個不僅敏捷、力量都有提升,還可以同時攜帶火箭彈發(fā)射器,大口徑機關槍,榴彈炮等武器。最后吐槽句,這機甲最貼近現實,美軍有這種裝備但還沒這么強大。
TOP7:《環(huán)太平洋》
成本:1.9億美元
票房:4.11億美元
上映時間:2013年
IMDB:7.7分
《環(huán)太平洋》
《環(huán)太平洋》2013年上映,北美票房慘敗,卻在中國拿下1.12億美金,可見駕駛巨型機甲是多少人的夢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是中國給了華納兄弟拍續(xù)集的勇氣。
TOP6:《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
成本:1.95億美元
票房:11.238億美元
IMDB:6.3分
上映時間:2010年
《月黑之時》
TOP5:《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
成本:2.1億美元
票房:11.041億美元
上映時間:2014年
IMDB:5.7分
《絕跡重生》
TOP4:《變形金剛5:最后的騎士》
成本:2.17億美元
票房:6.05億美元
上映時間:2017年
IMDB:5.2分
《最后的騎士》
《變形金剛》可以說是由玩具起家的系列電影,無論是玩具、動畫、電影都風靡全球。可能是導演邁克爾·貝江郎才盡,使變現金剛系列變成了粘貼復制缺少了創(chuàng)意,導致觀眾不滿從而票房口碑雙雙下跌。希望以后還是能再大銀幕上看到擎天柱喊出那句經典的“汽車人,變形“”。
TOP3:《星球大戰(zhàn)7:原力覺醒》
成本:2.45億美元
票房:17.481億美元
上映時間:2015年
IMDB:8.0分
帝國殲星艦
名稱:萊拉?華瑟克斯│夸特造船廠 帝國級殲星艦I型殲星艦
速度:超空間等級x2,備用x8,次空間速度9MGLT,加速4MGLT
動力:三具夸特造船廠毀滅者I型離子引擎[主引擎],四臺天鵝座太空廠Gemon-4離子引擎[備用引擎],西納艦隊系統(tǒng)I-a2b太陽能電離反應器
試想想帶著這樣帝國級星艦,帶著一船機甲去征服宇宙多么霸氣啊,可惜這飛船被擊落了成為了背景墻。
TOP2:《復仇者聯盟2:奧創(chuàng)紀元》
成本:2.5億美元
票房:14.05億美元
上映時間:2015年
IMDB:7.4分
反浩克”(Hulkbuster)式重裝甲
《復仇者聯盟2:奧創(chuàng)紀元》中最喜歡的一段就是鋼鐵俠變大變硬狂扁綠巨人浩克,該機甲擁有無限補充套件,由盔甲與零件共同組成,力量和防御力超強,是鋼鐵俠最強盔甲之一。
TOP1:《阿凡達》
成本:2.61億美元
票房:27.88億美元
上映時間:2009年
IMDB:7.8分
AMP機甲
AMP外骨骼系統(tǒng)全稱為:Amplified Mobility Platform,即擴增移動平臺。是一種單人操作的中型移動外骨骼。這種看上去像個機器人玩意是一種外骨骼系統(tǒng),下肢比例放大動作,上肢等比動作,廣泛應用于地球各種環(huán)境以及月球、火星殖民地。AMP高4.205米,寬2.83米,重約1700公斤,通過陀螺儀控制平衡,使用6849-RLF燃氣渦輪發(fā)動機工作,可以中等功率運行長達8小時,在燃料用盡后還有備用高能電可繼續(xù)運行2小時。駕駛員帶著布滿傳感器的手套來控制,使AMP能完美地復制人的動作,而外界的壓力信息也會通過手套反映到駕駛員手上,使得他們更好操控,重點是這機甲還可以語音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