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得益于電影的攝影師羅攀,這是他和馮小剛的第三次合作,之前...
孤煙
在12月15日上映的《芳華》是馮小剛導演最特別的一部作品,在電影中能感覺到他迫切的表達欲,這應該是他籌備多年最想講給觀眾的故事,也讓他勇敢的拋開一切,任性且忠于自我的創作,他不考慮票房也不找明星,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感情,帶來了這部感人至深,讓人有深刻共鳴的作品,以至于看過兩個多月,閉上眼睛,畫面還是會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當然,對電影深刻的記憶,一方面來自于電影中故事和人物帶給我的觸動,讓我看時淚染衣襟、看后無法忘懷;另一方面,則來自于電影獨特的畫面。如果說導演是畫家,那么攝影師和他手上的攝影機就是畫筆,要在技術上實現導演的要求、藝術上完成導演想要的表達,最終呈現出或瑰麗、或質樸的畫面,所以,攝影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趣的是,從《我不是潘金蓮》到《老炮兒》,再到這部《芳華》,馮小剛都選擇了和攝影師羅攀合作,不同的作品又都有截然不同的攝影手法,我給《芳華》打9分,其中至少有3分是給攝影師羅攀的,那么下面就來說一下他的攝影在電影中的重要性。
在《芳華》中,羅攀最大功勞是通過技術手法幫助馮小剛精準還原了七十年代的風貌?;蛟S有看過的觀眾會質疑這個說法,認為對七十年代的還原,主要來自于置景和服化道,這種觀點沒錯,但不要忘了,這些都是要通過攝影機的記錄,最終再通過大銀幕呈獻給觀眾。從膠片到數字,再到如今的4K、8K攝影機,攝影技術在逐漸進步,畫面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銳利,但也和觀眾思維慣性中七八十年代的畫面漸行漸遠。我沒找到機會問羅攀,但相信他一定是用了特別的鏡頭或濾鏡,在畫面上非常巧妙的規避了數字攝影機的清晰和銳利,呈現出七十年代略顯朦朧的獨特質感,這種感覺肯定是導演馮小剛想要的,羅盤用技術手段幫他實現了。說起來,這并不是羅攀首次幫馮小剛實現創作意圖,在《老炮兒》里,羅攀給出了人物大量的特寫,用最直接的鏡頭語言彰顯人物的性格和情緒上的變化,最終幫助馮小剛奪得金馬影帝;到了《我不是潘金蓮》攝影手法風格大變,羅攀也使用了特殊的鏡頭,用方圓畫幅帶來客觀冷靜的獨特視角,用平移、絲毫沒有特寫的鏡頭帶來導演想要的距離感,這種極為大膽的手法也得到了觀眾高度認可。
另外一個方面,是高超的攝影技巧運用。《芳華》中有一場長達幾分鐘的戰爭戲,一鏡到底的長鏡頭讓人印象深刻,據說這場戲花了很多錢,看過點映之后,有觀眾覺得這是攝影師在炫技,對于這種說法我并不認可,這個長鏡頭精準的詮釋出了戰爭的緊張感和戰士們的心理變化,也能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觀感,長鏡頭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同時,這場戲并不是簡單的跟拍,在藻澤地里攝影機有幾種不同的取景方式,很難去判斷攝影師用了怎樣的輔助設備完成的拍攝,對我來說這是個謎,當然也是攝影的魅力之一。而電影中的長鏡頭,其實并不止這一場戲,聽參與電影發行的朋友介紹,包括開場文工團排練在內,很多場戲都是用長鏡頭完成的,伴隨演員們婀娜的身姿,羅攀用精湛的手持攝影,圍繞著舞者完成了另一組攝影機的舞蹈,最終畫面滿溢著青春的活力,熱情迸發的舞姿和優美的線條,讓人感受到了熱力四射的荷爾蒙氣息,遺憾的是,因為要控制時長的關系,有些長鏡頭沒能保留,被剪碎了,也期待將來能有導演剪輯版,讓觀眾能夠完整領略到羅攀這部全情投入、恣意創作的作品。
第三個方面,是羅攀非常擅長處理自然、置景和人物三者之間的關系。談到這里,要提一部不太起眼,甚至在百度、時光網羅攀的頁面上都沒有列出來的作品《五彩神箭》,我是通過這部電影開始喜歡羅攀,他也通過這部作品摘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攝影獎。在這部電影的創作中,羅攀首先是受到油畫《少女小羅》的啟發,他想要在電影中呈現出油畫般的細節過度、油彩蘊染及明暗對比,因為是藏族題材,有壯麗的風景為底,如果只是把景拍的漂亮沒什么了不起的,這就好像隨便把一個人送上海拔5000米的西藏,隨便按一下快門出來的都是美景。電影難在一方面要保證羅攀想要的畫面質感,同時又不能喧賓奪主,精準的完成景深控制,讓觀眾的注意力停留在人物身上,還要保證視聽語言的現代化和藏族傳統文化表現之間的一致性,最后觀眾在電影中能夠感知到導演對人和景的精準把控,以及對油燈、日光的巧妙運用。羅攀將這些手法,同樣運用到了《芳華》中,排練廳中對日光的運用和演員的倩影相映成趣,看的人如癡如醉;黃軒和楊采鈺的那場擁抱戲則用夢幻般的畫面,來寓意愛情的美好和終將破滅的結局;在戰場上,則用晃動的手持攝影反映出戰爭的殘酷和帶給人的不安,羅攀用高超的技術和攝影技巧,再造、并精準還原了電影應有的時代感。
羅攀是我知道的攝影師中最冷靜也最有個性的,或許很多人覺得他每一部作品的手法都不同,很難總結出他的風格,這種根據作品的不同而變換器材和攝影技巧的做法,其實正是他的風格。他不追求新潮的設備和技術,從不被攝影機桎梏,他總是能充分領會導演的意圖,準確的知道想要什么樣的畫面從而選擇器材,比如《五彩神箭》用的還是只支持全高清的攝影機。對于觀眾來說,我們領略了太多好萊塢特效大片、看過太多纖毫畢現、色彩張揚的畫面,但這些并不見得就對,《芳華》的鏡頭克制、畫面質樸,但卻讓觀眾看的舒服、過目難忘,這是羅攀獻上的別具一格的攝影美學,也是觀眾能體會到的獨特的視覺大餐。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