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電影《孔子》中傳統文化觀照的現代意義詮解

      電影
      電影評介
      2017年12月04日 11:52

      影片《孔子》劇照-真實的孔子在快樂中思考

      王天彤

      《孔子》是一部2010年出品的國產傳記體歷史正劇,影片將時空的指針撥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周末春秋時期。其時的中原大地,周室衰微,諸候甫起,各據一方,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亂世,同時,更是中國歷史上思想大爆炸的時代。作為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孔子,出生于魯國的一個沒落貴族世家,其寄望于以其超越時代的思想智慧,對整個時代乃至整個世界帶來仁德、和諧、榮辱觀的教化與影響。然而,孔子未預料到的是,雖然其教化與影響在其所處時代未能實現,但是直至2000多年以后的今天,他的思想光焰仍然閃耀著永恒的人文光輝。

      一、《孔子》中的仁德意義詮解

      (一)仁德真義

      事實上,恰如《孔子》所言,百姓不犯法,害怕刑罰倒是次要的,更為重要的則是百姓都能夠胸懷仁德,講禮義、知廉恥、有品格才最妙。而與百姓相對應的,如此君上能夠選賢能、修信用,而致使賊不作、謀不用,顯然這才是治國安邦的最高境界。而為達致這種境界,就必須從仁德入手,使得每一位胸懷仁德的百姓,不僅能夠愛護自己的父母子女,更能愛護別人,使得每一位男人都能夠安守自己的本份,每一位女子都能夠獲得幸福的歸宿。[1]至于這個世上的孤兒寡母和老弱病殘,則都能夠無一例外地得到撫養、照料、供養,一旦解決了上述這些難題,國富民強也就指日可待了,百姓也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安居樂業了,天下想不達致大同的境界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孔子心目中的仁德,首先是仁善,即人人為善,然后是懷德,即人人懷德。

      (二)仁德踐行意義

      在影片《孔子》中所構建的第一次沖突之中,孔子即對封建禮教中的不符合仁德的規矩慣例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例如,衍自遠古以來的活人徇葬的舊俗,即是以封建禮教的名義,行殺生害命之實,真正的仁德既有其相對性,亦有其絕對性,其相對性就是仁德不會囿于任何惡欲的束縛,而其絕對性就是仁德絕對不能夠妨礙任何人的自由、尊嚴、生命。只有在仁德的相對性與絕對性的共同約束下的仁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仁德,以仁德中的舊封建禮教禮數的名義殺人,這樣的行為就已經是有違仁德的本質了。恰如《孔子》片中所言,“天地間,人為貴”,人命關天機,活人生殉是殘忍至極的舊封建錯誤禮教下的極端陋俗,孔子作為那個時代的先知先覺者,能夠不畏強權,不顧自身安危,以仁德為己任,將仁德貫徹始終,其行為之至偉,的確是不愧為一代至圣先師的。

      (三)仁德的現代意義詮解與觀照

      在《孔子》中的人殉之禮,其本質就是一種打著仁德反仁德的行為,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之中,真正意義上的仁德的推行,在孔子歿去2000年后仍然無法實現,仍然是一個超越世紀的最大難題。[2]孔子是中華傳統文化歷史之中,最先垂范并倡導仁者愛人的偉大學者,即便是在孔子一度晉升為享受既得利益的統治階層之時,孔子仍然能夠以身踐行仁者愛人這一終極使命,并能夠終其一生將其貫徹始終。孔子的這種以仁者愛人為使命的精神才是我們現代人,必須世代頂禮膜拜與誓愿終生踐行的最為難能可貴的品德。《孔子》一片中所建構的仁德觀,對于現代社會仍然有著強烈的規訓作用,孔子雖然在其職業生涯最為輝煌的時期,曾經擔任過大司寇,但卻能夠將仁德踐行始終。我們只能將孔子的仁德教誨當作是一種人生的理想去努力踐行,同時,孔子的仁德為核心的思想,在現代社會仍然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再激活與現代社會規訓式觀照。

      二、《孔子》中的和諧意義詮解

      (一)和諧真義

      仁德不僅是孔子整個學說學術理念的核心,而且仁德更是儒教作為三教之首的不可動搖的核心,同時,仁德不僅是孔子整個學說學術的第一個次第,亦是整個社會中每一位百姓都應該踐行的第一個最為基本的次第。而和諧則是傳統文化現代觀照的高于仁德的又一個必然的次第,如若每一位百姓都能夠懷仁德于內心之中,則和諧只能算得上是一種必然的景觀而已。當然,在《孔子》中,孔子心目中的和諧,有著其無與倫比的原生宏大無私性,“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孔子在開篇即彰顯出來的恢弘和諧氣度,為后世賦予了足以成為萬世師表的容度觀,這種容度觀不僅能夠達致一家一國的和諧,而且亦足矣達致推而廣之的更大范疇、更大限度、更大視域內的一體化的社會和諧。孔子2000多年前的這種容度觀與和諧觀等,至今仍然是社會維穩的可操勝券。

      (二)決定和諧的八字真言

      容度觀與基本的和諧觀只是孔子和諧理念中的一小部分,僅影片在有限時空中詮釋出來的和諧觀即已經遠不止于此。例如,《孔子》中孔門十哲之一的仲由子路的見義勇為,亦是一種達致社會和諧的必要支撐,因為社會和諧更需要的就是這種正義觀的支撐。社會和諧其實并不難,仁德與正義是最基本的素質要求,那么,在此之上,還要做到《孔子》中所提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寥寥八個字,意義卻頗深,將人性劣根性中的欲望推己及人,換位思考,欲望就自然而然消弭了。這才是人類社會達致和諧的真正的根性靈魂,如果人人都能夠真正秉持這八字真言,人人都能夠真正踐行這八字真言,那么人類社會中的一切爭斗、罪惡、戰爭等都將不復存在,整個世界的大同也就真正地指日可待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解決和諧問題的關鍵,竟是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提出來的。

      (三)和諧的現代意義詮解與觀照

      涉及和諧問題的關鍵雖在2000多年以前即由至圣先師孔子提出,然而,即便是最為尊奉孔子的中華大地亦未能完全得以施行,令人遺憾的是,人類社會仍然存在著太多的不和諧。人類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之多的不和諧現象與不和諧因素。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內心之中的污染實在太多,使得人類特別容易就迷失了自己仁德、和諧的本來面目,反而生出了許許多多的不切實際的執迷與妄想。這些執迷與妄想如能理性加以分析,可能當事人都會驚覺不該,但執迷與妄想卻更易掩蓋真相。諸如對于欲望的無止境的渴求,對于財富的無止境的貪婪,對于權力的無止境的追求等等。[3]對于這些,在《孔子》中,都給出了答案。例如,孔子拜會老子的過程中,更是透過老子的“無觀其妙,有觀其徼”與“有無相生”的道體與術用,而將孔子學說與哲學中的和諧推向了更高層次、更深內涵、更廣境界,和諧就要規整妄想,時刻觀照自己、規訓自己、調整自己。

      三、《孔子》中的榮辱觀意義觀照

      (一)榮辱觀

      仁德與和諧既是一種孔子學說與哲學精神的傳統激活,亦是一種反求諸己的現代觀照,同時,更是將仁德與和諧提高到一個更高次第的階梯,而這種更高級的形而上的次第就是人類的榮辱觀。從影片與現實世界中孔子一生的顛沛流離,我們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孔子的這種形而上的榮辱觀。事實上,孔子心目中的榮辱觀遠比其仁德與和諧重要得多,只不過是后世學者更傾向于規訓仁德與和諧的需求,而忽略了孔子心目中更加重要的榮辱觀,而孔子所畢生尊奉與推崇仁德與和諧,亦僅僅只是其榮辱觀的基礎,孔子的榮辱觀才是人類文明歷史上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更加濃墨重彩的篇章??鬃又苡瘟袊妮d春秋,其所遭遇之厄,顯然絕對不僅止于《孔子》這部影片中所表現的“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而面對這些遭際,孔子卻表現出了一代偉人的博大胸襟、氣度、遠見,以形而上的榮辱觀“去之”。

      (二)榮辱觀的執著與悖反

      影片《孔子》所釋出的榮辱觀,是有其相對化的大前提的,這種相對化的大前提自然就是任何人類社會都不可或缺的仁德與和諧。換言之,所謂的榮辱觀其實就是仁德發展,與和諧進展到一定程度的一個必然的次第,這一次第對于許多人而言,顯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4]孔子的“去之”的做法如其“畏于匡”“圍于蒲”“厄于陳”等等皆如出一轍,即均以其“吾道一以貫之”的“其如予何”待之,“其如予何”雅而言之即能奈我何,俗而言之即“那能把我怎么著”。實際上,除了“去之”與記述在孔子的言行錄中而外,孔子還有許多別的方法可以“處之”,然而,這些委曲求全以達致安富尊榮的方法,卻與孔子心目之中的崇高的榮辱觀大相悖離的,因此,孔子才會毅然決然地選擇“去之”。僅從這種意義而言,孔子就遠比人類歷史上的那些貪婪財富,與貪戀權力的蛀蟲高明得不知道有多少倍。

      (三)榮辱觀的現代意義詮解

      電影《孔子》與孔子一生所展現出來的榮辱觀,無論是在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還是后世亦或是2000多年之后的現代,都堪稱為一種出離生死遠高于生存意義的豁達??鬃拥臉s辱觀在其所處的那個時代之中,由于其過度的超前性,而未能獲得那個時代的既得利益者與權貴階層的認同,這對于那個時代而言,顯然是那個時代的悲哀,而將其置諸現代,我們不由得捫心自問,如果2000多年以前沒有孔子出現,中國的現在將會怎樣。雖然不會如宋人所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2000多年以前沒有孔子的出現,那么,中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維持為一個如此龐大且如此完整的國家,其必然如歐洲一樣分崩離析。恰恰是孔子的“仁德”觀、“和諧”觀、“榮辱”觀等,才為中國社會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強大的內部凝聚力,同時,也將繼續為中華民族帶來傳統激活下的現代觀照。

      結語

      從電影《孔子》中的傳統文化觀照可見,無論是仁德、和諧、榮辱,還是這三者背后的更深層次的意涵,究其根本都是一種追求“天地位、萬物育”與“邦國和、萬民諧”的,自上而下“萬眾一心”的,大一統的家國天下的社會關系一體化的步調一致協調劃一的終極目標。由此可見,《孔子》一片,實質上是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激活觀照,創制者試圖以這種中華傳統文化對于現代社會進行觀照,并且試圖以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施以仁德、和諧、榮辱觀的規訓,從而試圖為整個現代社會構建起萬古不易的仁德核心,進而在仁德核心宏大容度傳衍之下,形成一種更加宏大的世界大同式的和諧觀念,從而為天下賦予自由、民主、平等、尊嚴的任重道遠的榮辱觀。

      參考文獻:

      [1]張更義.《論語》管理思想探析之一 仁者愛人 和而不同——孔子重“和”管理思想的現實意義[J].潮商,2008(4):46-48.

      [2]梁亞麗.孔子仁學思想之于現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研究[D].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2:10-11.

      [3]訾群.孔子德治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現代價值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6:35-37.

      [4]樊建武.從與現代教育的沖突與融合看儒家教育思想及其德育傳統的現代價值[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03:16-18,26.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孔子 愛護 超越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jazzjazz国产精品| 在线小视频国产|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午夜电影在线播放| 热久久最新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天天天天躁天天爱天天碰2018| 99爱视频99爱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视频| 里番全彩本子库acg污妖王| 国产ts最新人妖在线| 美女的让男人桶爽网站| 午夜无遮挡羞羞漫画免费|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二区免费| 免费一级一片一毛片|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晓雪老师下面好紧好湿|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思思久久99热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