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更新 產品動態 葡萄城產品技術社區
劉海偉
Blackmagic Design(BMD)每年在BIRTV的展位都非常搶眼,今年也不例外。在展會上帶來了廣電、電影系統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并展示了最新的DaVinci Resolve 14。Blackmagic Design產品線這么多,都有哪些規劃和側重點?我們采訪了Blackmagic Design亞洲總監Richard Lim,聽聽他怎么說。
相對于往年的BIRTV來說,今年BMD發布的新品要少很多,只有URSA Mini Pro,BMD在放慢產品開發的步伐嗎?目前研發的重心是什么?
Richard:BMD有18個產品線,攝影機只是其中之一。其實我們每年攝影機部分和其他產品線推出新品的數量差不多,只不過一直以來攝影機都比較搶眼。而且前幾年推出的URSA到這次URSA Mini Pro,都有不一樣的外觀、不一樣的用途,也比較吸引用戶的注意力,所以大家一直專注攝影機的部分。其實BMD希望用戶也能關注我們的其他產品線,所以相對而言對攝影機的推廣力度并沒有其他產品線那么大。
說到研發重心,因為我們的產品線很多且很全,所以主要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我們的產品和技術都要平民化,這點很重要;其次是這幾年我們除了自己研發,也收購了一些公司和技術,推出的產品讓我們有這個能力提供一整套前期到后期全流程的解決方案,并且這套方案是最高性價比的。所以說,我們的重點是放在系統化的解決方案上。
這次還有一個亮點是轉播車,再加上URSA Mini Pro也是兼顧了廣播級功能,是不是這兩年在廣電方面發力?
Richard:嚴格來講,我們今年最大的亮點是DaVinci Resolve,因為14版本加入了混音、后期編輯的部分,到目前為止,它是唯一一款同時提供線上剪輯、調色和音頻剪輯工作的軟件。當然,電影行業目前剪輯、調色、混音都是分開的,但這也正是我們出眾的地方。雖然產品不是新的產品,不過加入音頻功能之后,有望帶動整個后期流程的改革,所以我們很看重這部分,而且覺得這部分的工作如果能做的很完善,對整個后期流程的工作會帶來很大的改變,工作效率會得到提升。
而轉播車,我們將全部產品集成在一起,可以做4K的直播、轉播的作用,車子里除了計算機,混音臺,電視機以外,其他都是我們BMD自己的產品,都在車子里。這臺轉播車也能體現出BMD有相應的技術和產品,能夠提供全流程的解決方案。
轉播車這部分屬于廣電領域,是不是意味著會成為BMD發展的重點?
Richard:其實在廣電系統,我們一直都在耕耘著,我們的切換臺在行業里比較受歡迎,性價比也是行業里最高的。我們現在大力推廣非攝影機的部分,比如切換臺、錄制機、轉換盒、直播盒,做了很多的開發,也推出了不少產品。只是可能攝影機的用戶更愛發聲,導致大家一直以為BMD只有攝影機。
BMPCC功能強大價格便宜,非常受用戶歡迎,還會不會推出與其定位相近的新品,同時在性能上做進一步的改善,比如提供升格,4K拍攝等新功能?
Richard:我們在產品開發上分為幾個方向,其一是現有產品的升級,一代一代的往前走,但并不是像高清到4K那么簡單,還有提高設計等不一樣的東西。其二是開發新品,我們也一直都聽到有用戶反饋,希望看到BMPCC推出更新的、支持4K的版本,我們當然有關注。但什么時候能做出來,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第一是資源的分配,看有沒有精力做出來;第二是有沒有適合的技術能做出用戶期待的產品,我們了解到用戶期待的產品是同樣的體積同樣的價格必須能拍高速、4K、能錄 RAW格式,還必須沒有黑太陽,必須能拍照片。我們當然也想做,但不是想做就能做出來,首先是有沒有合適的傳感器,以及能不能做到這樣的價格。所以有的時候不一定能做到,比如其中一個難點,在集成度這么高的小機身里面,如果錄制無壓縮的4K圖像,傳感器會產生很高的熱量,但機身太小,很難為其散熱,所以體積就要大,那就要考慮還是不是口袋機。我們也很期待自己能做到BMPCC的第二版,至于什么時候出來,要等到各方面都成熟吧。
這幾年推出了URSA到URSA Mini Pro,是不是以后的產品開發方向就是集中在大機上?
Richard:BMD開發攝影機只有五年的經驗,共有七八款產品,所以進入這個領域,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不斷摸索和學習的過程,并不是以開發怎樣形態的產品為目標。我們處在攝影機技術相當成熟的階段,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會繼續致力于產品開發,至于產品的具體形態,要看用戶的反饋和技術的發展方向。
不少品牌都在追求更高的技術參數,比如更高的分辨率等,您怎樣看待這種情況?
Richard:我覺得這是好現象,每個廠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自己的長處,這決定了他們在不同的領域有突破,對產品的發展有帶動的作用。至于我們自己,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開發實用的產品。我們沒想過爭第一,我們想做的是,用自己能夠成熟駕馭的技術,開發出易用且價格親民的產品,這才是BMD的理念。假設BMD今天出一款16K的攝影機,是最強的,但全世界只有那么幾個人能用、只有幾家公司能買得起,就完全不是我們公司想要的結果。
將技術平民化是BMD一直以來追求的,攝影機是創作工具,作用是完成攝影師的創作靈感,記錄他們想要的畫面,在產品上追求第一第二有什么意義呢?但我還是認為,以廠家的角度來講,其他品牌在他們的特定領域有突破,肯定是能夠推動行業的良性發展。
攝影機未來大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Richard:攝影機進入到數字時代,發展的步伐就越來越快。十多年前是RED先帶頭,第一個做數字攝影機,后來大家發現佳能5D II拍視頻也不錯,就流行了起來,產品越來越多、門檻越來越低。我覺得以后的趨勢是,新推出的產品性價比會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易用,這樣的發展方向對用戶是好事,對廠家也有鞭策的作用,同時各種各樣的技術也會越來越平民化,行業也會越來越熱鬧。
DaVinci Resolve 14升級之后加強了剪輯的功能,但有哪些優勢能夠把用戶從別的剪輯軟件吸引過來?
Richard:一直以來,剪輯和調色都是分開的。直到現在,在高端用戶群體里,還是這樣的做法。但我們也留意到,新增的后期公司,已經不是這個樣子了,現在入行的新人,一般都能同時掌握剪輯和調色。這是行業變化決定的,現在的年輕人有條件同時吸收剪輯和調色的信息,但以前的剪輯行業是老師帶徒弟,只學一樣。
所以,傳統的公司會分的比較清楚,新興起的公司,據我們觀察剪輯和調色區分并不明顯,而達芬奇的軟件兼顧剪輯和調色,更方便用戶,所以我們也是跟著行業發展的趨勢來完善我們的產品的。我相信再過幾年,這樣的趨勢會更加明顯, 整個市場的工作習慣也會隨之改變。當然,這可能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們把音頻剪輯也加了進來,以后一個工作室,音頻、視頻會一起做,新媒體的崛起,會讓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的小型工作室越來越多,他們也更需要像DaVinci Resolve這樣多功能兼顧的軟件。
DaVinci Resolve 14還把fairlight融入進來,這是不是打算把達芬奇做成可以提供一站式解決的軟件?同時售價反而下降了,原因是什么?
Richard:我們有這樣的想法,當然市場目前還不是這樣的環境。我們在嘗試改變這個市場, 帶入更有效率的工作。DaVinci Resolve 14提供更多的功能,反而有更低的售價,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更愿意去嘗試,用戶嘗試的踴躍度,絕對和金錢有關系。而且BMD一直以來都比較親民,我們不止產品親民,價格也親民,所以,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思維和定價一直以來都是親民的。我們在設計和研發成熟之后,降低研發成本,并不想提高產品利潤,而是降低售價,讓用戶得益。
從前期、廣電、電影到后期都有相應的產品覆蓋,這在同類廠商里是很特別的,但會不會給用戶的感覺是產品做的太雜,而缺乏深度和專業度?
Richard:你如果留意的話會發現,BMD不同產品線有不同的受眾群、不同的粉絲群,我們有很多一直擁戴我們的用戶,并且這個用戶群越來越大,一家公司15年來一直這樣增長,有一定的道理。
而且我們公司對每一個產品線都很認真,并不會因為售價或產品利潤有區分就區別對待,而是每個產品線都有單獨的團隊,對每一個用戶都認真對待。所以基于我們這么認真的態度,我們每一個產品線都做的還好,可能不是最棒的,但用戶的滿意度還是不錯的。至于別的廠家為什么只專注一個產品線?也有他們自己的道理,每家公司都不一樣吧。我們的想法是能夠把我們全部能夠駕馭的技術都平民化。
Web Presenter可以把視頻串流到網頁上,對直播很有幫助,Fusion 9新增VR功能,這些都是時下的熱點,這是不是意味著用戶的需求決定BMD的產品開發?
Richard:Fusion本來就是完整的軟件,只是太久沒有更新,沒有進步,我們收購它兩年來,首先將它跨平臺到蘋果、Linux和Windows;接著推出Fusion 9,更新了用戶比較急迫需要的功能,其中就是VR和全景拍攝的工作,還有攝影機跟蹤的功能,用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至于Web Presenter,大家都能看到新媒體直播在近幾年越來越普及,不止是因為國內有直播紅人,包括Facebook也提供了免費直播平臺,國內也有這樣的平臺,在國外直播已經泛濫了。我們已經看到了新媒體會對傳統電視臺帶來巨大沖擊,Web Presenter只是我們第一款針對線上直播的產品,我們會緊跟行業發展趨勢,用戶需要什么,我們就開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