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文化產業研究院揭牌-浙江工商大學啟動跨學科研究 打造 文...
齊黎麗
摘 要:“互聯網+文化產業”意味著文化和科技的高度融合,“如果說創客空間講的是草根創業,那么‘互聯網+則將從更高的層面上對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變化?!盎ヂ摼W+”將引導文化產業更貼近市場,市場化的發展方向能實現文化產業從以政府部門引領的自上而下發展模式向以企業為主發展的轉變。
關鍵詞:互聯網+ ;經濟發展;推動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285-01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性在不斷增強,互聯網顛覆了經濟,也顛覆了文化產業,形成了新的文化產業生態鏈,文化產業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不斷提升,并在這個新的生態鏈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如何拓寬融資渠道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難題,在互聯網平臺下,互聯網與文化產業高度融合,推動了產業自身的整體轉型和升級換代,也為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一、“互聯網+”與新的經濟增長點
作為最具創造性的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轉變的過程中與科技成果相融合,就更不能離開互聯網。在“互聯網+”的網絡新思維的指引下,圍繞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發展現狀,互聯網思維正在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互聯網+文化”也將成為我國在“十三五”階段新的經濟增長點。
立足現有的文化創意產業基礎和優勢,著重在數字圖書期刊出版、網絡影視、網絡游戲等發展較好的領域繼續做強做優,發揮它們對其他領域的示范輻射作用。要鼓勵互聯網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社會公共服務的有機結合,以多形式吸納社會資本、商業資本進入公共網絡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網絡文化產業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網絡信息庫和數據庫中的合作力度。
二、“互聯網+”與市場機遇
從近年的發展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勢不可當。文化產業與科技、金融等領域融合發展,順應了新常態的發展趨勢。傳統產業相對飽和,新產品、新業態正大量涌現,融合發展漸成趨勢,繼續深化改革也成為各方共識。以創新為內涵的經濟形態,發展更強調創新帶來的內生增長活力。這種發展模式中,教育、科技、文化是最重要的內生因素,文化創新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文化產業的發展應抓住兩個關鍵詞,‘整合和‘創新,整合就是產業在現有條件下通過整合并購釋放出更多資源,構建更完善合理的市場體系;還應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倒逼原有產業管理模式改革,進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順應創新發展,建立完善文化創業園區,培養文化“創客”;培養文化欣賞,鼓勵文化消費,創造文化需求,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構建文化經濟發展的生態圈,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打造文化產業集聚區,抓住一兩個龍頭企業或龍頭項目做到深入,提高支持政策的針對性。注重政府和市場的雙輪驅動,科學分工、密切配合,為文化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三、“互聯網+”與文化產業的助推作用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各個行業都在向大平臺、大融合、大聯盟、大整合的方向發展。對于文化產業來說,要完成這樣的大互聯網化,則要從自身與互聯網融合和與其他行業的合作兩方面出發。對于傳統企業來說,當務之急可能就是互聯網化了,對于文化產業也是如此。從內容的選取創作,到實體產品的生產,再到銷售、應用,在產業鏈的上下游尋找與互聯網的融合之道。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文學、影視的創作都是結合了互聯網大數據,創造出受歡迎、高回報的內容;而在微博、上,一大批學校、旅游景點、出版社、娛樂公司都擁有自己的公共賬號,在為大家傳播優質內容的同時也宣傳了自己;線上購票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不僅電影、話劇、演唱會等能夠線上購票,很多旅游景點、博物館也開啟了線上購票業務,前幾天,故宮博物院宣布今后將關閉售票窗口,深化網絡售票模式。
互聯網包容萬象,不僅用很多合作代替了競爭,還給了文化與企業間更多合作的想象空間?,F在我們看電影的時候,總能看到有廣告植入;旅游業與企業合作,或是企業文化最終發展為旅游業,如伊利牧場、王老吉的涼茶博物館等;我們也看到很多學校與企業合作,一方面學校利用企業資源為學生帶來更多的科研、實習的機會,企業也能及時獲得學校的最新學術成果?;ヂ摼W+文化產業的跨界融合,不僅為文化產業創業與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對于通過壯大文化企業力量、推動中國進一步確立“文化強國”的地位也有積極的意義。當然互聯網還有一個特質就是全球化。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合作重點中提出了加強與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積極開展文化產業合作、塑造和諧友好的文化生態的新要求。原本就承載著幾千年中華文化內涵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給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及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機遇。
“互聯網+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在信息化、物聯網、智能化的大環境下,實現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等產業的橫向打通,再利用孵化器模式和創投模式融合的新業態,實現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它再次激發起全民創新、創業,以及文化產業、創意經濟的無限可能,而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最強大的動力就來自于跨界融合??缃缛诤贤黄屏诉^去狹窄的范圍,以更大的優勢和規模展開新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