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暑期檔接近尾聲,但社長作為妥妥的科幻迷,本周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必須捧場!
當然了,也給你們掃掃雷,看看值不值票錢!
只能說,論“有歐洲特色的特效大片”這事兒,大導演呂克·貝松今年的確干成了。
這部狂砸了投資人1.77億美金(嗯,其中還有中國人的5000萬美金),拍出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設定有趣,視效感人,腦洞清奇,看的過癮!
情節嘛,就是邊打怪,邊談戀愛;然后男女主玩了大半天,最后發現反派Boss竟然是自己人!
嗯,作為一部用視覺效果來征服觀眾的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無疑是合格的。從水天一色的絕美星球到必須佩戴眼鏡才能得以一窺的大市集。
從形態各異的外星生物到對整個星際世界的構筑等等。
呂克·貝松在這部電影中,可謂盡顯著他那完全沒有隨著年齡而衰退的創作天賦。
而這種天賦在如今能以假亂真的電影特效下,讓人更為觸手可及的走進了這位大師所打造的光影之夢,感嘆著那令人驚艷的電影美學。
其中,最絢麗宏偉的莫過“千星之城”。
千星之城的前身,是地球人制造的大型宇宙空間站,本名“阿爾法”,經過幾百年的航行和對外星文明的持續融合,最終成為幾百個種族共存的“宇宙村兒”,而這個飄浮在太空中的千星之城,看上去至少有一個月球那么大。
為了展現這個星際城市的偉大絕倫,呂克·貝松特意為男主角韋勒·瑞恩設計了一個超炫的跑酷鏡頭,為了追趕敵人,韋勒·瑞恩穿著超能護甲撞破一道道城墻,從空中到水下,鏡頭跟著主角橫穿千星之城,奇景紛至沓來,好像觀眾戴著V R眼鏡飛越太空。
影片還有超豪華的演員陣容:“小綠魔”戴恩·德哈恩、維密超模卡拉·迪瓦伊、實力男星克里夫·歐文、流行天后蕾哈娜、文藝男神伊桑·霍克。
“打醬油巨星”吳亦凡的演技也沒有任何黑點,因為根本沒幾分鐘戲!
影片豪燒了2.1億美金,用了2700多個特效鏡頭。
特效則是由全球最頂級的特效團隊合力打造而成:曾制作開創特效電影新時代作品《阿凡達》的維塔數碼;在《星球大戰》、《變形金剛》、《哈利波特》都有貢獻的工業光魔和參與《超體》、《權力的游戲》制作的Rodeo FX。
影片最驚艷的,是蕾哈娜扮演的名為“泡泡”的“不變形毋寧死星人”。
作為宇宙中最會偽裝的種族,“泡泡”也就是蕾哈娜,玩了一場絢爛的變裝歌舞秀。
黑色誘惑、性感護士、清純學生妹、狂野亞馬遜女王……
作為現實中的舞臺女王,蕾哈娜在《星際特工》實打實地完美發揮了一回,絕對看到你目瞪口呆。
回到被不少美國影評人詬病的故事上來。
《星際特工》講了一個并不復雜的星際陰謀,沒啥邏輯漏洞,也沒啥超級反轉嚇到你。
呂克·貝松想跟觀眾聊的,也都是些常見的現代人類社會議題———環境保護和文明發展、多種族融合、大國霸權和地區爭端等等。
你一看,這些事兒都跟如今歐洲社會的諸多問題沾邊兒。其中,蕾哈娜扮演的“泡泡”,作為她們族人的最后一個,對自己種族的悲嘆,也令人聯想起,現實中那些前殖民地國家的傷感歷史。
呂克·貝松想講的東西實在太多,許多支線故事延展得實在太遠。這于整個電影而言,破壞了敘事節奏,顯得冗長。
如果你是個視覺系觀眾,這些毛病可能不會影響到你,而且兩個半小時真是看不夠這個腦洞大開的外星世界。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歡迎點擊“關注”訂閱“電影辣評社”,還可以踴躍評論,有機會被選入精選評論置頂哦!愛我請轉發此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