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與影視的快速發展滋生出了我國的第一代網絡影評人,在風云變幻的時代,新媒體已經從邊緣邁向了主流。網絡影評人也從最初寥寥無幾的第一代發展到人人都是影評人的時代,從老舊電影到院線電影,筆者將對網絡影評人的歷史變遷進行挖掘分析,展現網絡影評人生存現狀,總結網絡影評人在發展歷程中的特點及問題,為讀者提供客觀的網絡影評人發展及現狀分析。
【關鍵詞】影評人;網絡影評人;微博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27-01
影評人是指以影視作品鑒賞為基礎,以影視理論為指導,以各種具體的影視作品、人物、現象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創造性藝術文化活動的個人。網絡影評人的本質也一樣,他們以互聯網通信為基礎平臺,以公共論壇、社交軟件、觀影軟件等為主要戰場,展開對藝術作品的解讀與批評。一直以來,網絡影評人的定義飽受爭議,許多專業的影評人認為只有極少數具有專業影視評論知識經驗的知名網絡影評人才算得上真正的網絡影評人,但事實證明,在人人都是網絡影評人的今天,許多發表言論的影視愛好者同樣是網絡影評人,他們與知名網絡影評人的區別僅僅在于語言修辭和表達。新浪微博以其實時性、現場感及快捷性征服了眾多網友。大批的網絡影評人同電影愛好者一起從論壇、網站以及博客中將影評“陣地”轉移到新浪微博,開始了新的網絡影評之路。
經歷過博客時代的網絡影評人像一群嗅覺敏銳的獵狗,在2009年微博正式推出的時候,他們便踏入這片凈土,占領屬于自己的地盤,開始不斷地與電影愛好者一起傳播分享自己的影視見解。知名網絡影評人“周黎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早在2009年9月30日,他便開始在微博中發聲,成為最早一批進駐微博的網絡影評人。同一時間段,他在博客中的影評人好友也紛紛進入微博。從2009年底到今天,桃桃林林已經發出3169條微博,已擁有138572粉絲。這意味著每當周黎明微博刷新一次,將會有十三萬人立即分享到他所帶來的影視信息。在他的關注里,我們也可以發現他所關注的其他網絡影評人以及關于電影制作和影視新聞方面的微博。
從周黎明早期的微博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新現象,與博客中周黎明的博文相比,微博上周黎明發表的網絡評論更加短小,以前專業化的影視評論話語變得更加口水化,簡單明了,讓人通俗易懂。評論內容也由以前的客觀討論批評變為了評價推薦。與博客中大不同的是,他在微博中經常提到個人生活情感方面的經歷。在發泄自己情緒的同時,也拉近了他與粉絲之間的距離,讓人更加有親切感,增加了影視愛好者對網絡影評人的喜愛之情。
受到流行趨勢的影響,周黎明早期的微博一改博客中的長篇大論,開始步入短小精悍網絡影視評論陣營,在早期的微博中,很少有人對他的微博進行收藏轉載或者評論,就這樣,周黎明依舊堅持著自己的網絡影評之路。根據他2010年10月19日發表的微博:“《我是植物人》在中國屬于難得的電影,而且講故事的技巧比很多商業大片要強得多。但恕我直言,它缺乏賣相,這樣的作品,需要一個明星(不多,就一個)。不信可參見茱莉亞羅伯茨的《永不妥協》和拉塞爾克勞的《局內人》。不過,前提是咱們的評獎必須像奧斯卡那樣重視這樣的角色,因為明星容易得獎。”
就這樣短短的四句話微博,卻涵蓋了大量的影視信息。縱觀這四句話影評,周黎明在給影視愛好者提供客觀影視鑒賞的同時,也為電影愛好者做出了影視推薦。影視推薦是當今網絡影評人正在摸索的路,或許在今后的網絡影評人發展歷程中,影視推薦依然會是網絡影評人的重點研究對象。對于知名網絡影評人發出的影視評論,專業級別的影視長篇大論貌似已經不貼合時代,或者說已經不足以滿足大多數影視愛好者的需求。當然這是可以得到現實印證的。受到微博用戶多少的影響,周黎明的微博從2011年開始得到十位數以上的網絡影視愛好者的轉發和評論,從這一年開始,周黎明微博中的網絡影評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影視愛好者的贊同,并逐漸開始行互動交流。
在微博這個盛產八卦的平臺,網絡影評人作為娛樂界的一份子也在逐漸地轉變自己的關注點,逐漸開始對影視明星、導演的私生活曝光進行正面的回應和解讀。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博得更高的關注度,一方面正好滿足影視愛好者的八卦心理。知名影評人作為意見領袖,應該帶頭凈化網絡影評環境,減少網絡語言暴力。作為大眾網絡影評人中的一員,我們也應當在提高自身影視文化素養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不說粗話臟話。只有這樣,非獨立網絡影評人才得以生存,網絡影評環境才能得到凈化,網絡影評人才得以健康持久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君.影評的態度評價特征研究[J].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3.
[2]王崴.漸隱影評歷史雜談[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
[3]李洋.影評人的時代使命[J].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2014.
作者簡介:
賈陳瑾(1993-),女,藏,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新媒體藝術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