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影視劇中的清宮戲 研究
胡爽
【摘 要】當今時代影視劇在影視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著當代拍攝技藝的愈加純熟,思想的愈加開放等條件,使得影視劇的兼容性增強且觀看靈活,影視劇在時下越來越受到觀眾的青睞。那么在傳播過程中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當代影視劇有哪些傳播特征呢?本文就去年火爆熒屏,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的《瑯琊榜》給予分析,來探尋當代影視劇在傳播過程中的傳播特征。
【關鍵詞】影視劇;傳播特征;《瑯琊榜》
中圖分類號:J9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137-02
任何一部影視劇在熒屏上的播出都不可避免的處于影視傳播中,影視劇在傳播過程中的外在形式是在講述一個故事,那么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電視劇《瑯琊榜》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瑯琊榜》可謂一部古裝傳奇劇,由孔笙、李雪合力執導,胡歌、劉濤、王凱等聯袂主演,根據海宴同名網絡小說改編,在電視熒屏和新媒體平臺上得到了良好的傳播。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一個完整的傳播活動由傳播者、受傳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傳播效果五個環節組成。對于《瑯琊榜》來說傳播者即是該劇的制作團隊;受傳者即是該劇的觀眾;傳播內容即是該劇的故事內容與該劇要表達傳遞給觀眾的信息;傳播媒介即是電視衛視頻道、網絡客戶端與微博等一系列新媒體渠道;傳播效果即是該劇播出之后的好口碑、零差評以及對受眾認知與情感的影響。這一系列的環節組成了《瑯琊榜》的傳播,那么在傳播過程中體現了哪些傳播特征呢?下面筆者就《瑯琊榜》在其傳播過程中的傳播特征進行簡要分析。
一、傳播過程具有互動性
在傳統的觀點中,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影視劇的傳播是單向的,傳播者傳播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情感等,受傳者只能被動地接受。其實不然,在當代影視傳播中,受眾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不完全處于被動狀態,而是在利用現有條件、充分發揮積極性的基礎上,能動地對信息進行選擇、取舍。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傳播變得越來越便捷,各種網絡平臺、微博等微平臺廣泛遍布于人們的生活中,簡單敲擊電腦的鍵盤鼠標、隨意撥弄手機的社交軟件等方式都讓我們在影視劇的傳播過程中可以盡情參與,與傳播者互動,受眾與受眾互動,參與劇情討論,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
就《瑯琊榜》而言,傳播者首先表達出自己要傳播信息的意愿,也就是通過公眾平臺表示即將拍攝《瑯琊榜》,該信息被網友了解到,網友開始參與話題的討論,對于角色的扮演者確定與劇情的發展等表達出各自的意愿。這個信息被傳播者了解到,傳播者在創作過程中也會適當參考受眾的意見。在該劇播出之前,傳播者需要做大量的宣傳,讓受眾從各個方面了解該劇以吸引更多的受眾來觀看。在該劇播出之后,選擇受眾進行階段性評價,傳播者也會對受眾的評價做出回應,受眾選擇是否繼續觀看。在該劇完結后,受眾做出總結性評價并進行反饋。在該劇的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和受傳者體現了良好的互動性,良好的互動性是該劇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原因之一。
二、傳播主體的專業化
當今時代各種類型的影視劇充斥熒屏,創作團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不過數量的增多并不代表質量極佳。在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觀眾的審美水平是粗制濫造的國產雷劇所無法糊弄的。放眼望去,古裝劇多是后宮爭斗戲,現代劇多是初見開頭便已猜到結局的偶像劇等。但依然有優秀的創作團隊即傳播主體的存在,這樣的團隊創作出來的作品質量高差評少。譬如鄭曉龍團隊打造的《金婚》、《甄嬛傳》、《紅高粱》等。《瑯琊榜》是由孔笙、李雪合力執導,侯鴻亮團隊一手打造。孔笙、李雪曾獲第19屆上海電影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業內合稱孔笙、李雪、侯鴻亮三人為“鐵三角”,該團隊曾創作出《闖關東》、《溫州一家人》等作品好評如潮。侯鴻亮曾表示:“‘大氣的藝術風格,‘主旋律的精神氣質和情懷傳遞,‘正劇的態度,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做劇理念。”在《瑯琊榜》的創作中,該團隊采用電影級的拍攝手法,并運用教科書級別的構圖,花樣對稱、黃金螺旋到黃金分割。其劇本將青春元素、通俗元素和正劇元素相結合,不僅如此該團隊誠邀原著作者海宴親自執筆改編劇本,盡量做到對原作的尊重,也能更好地闡釋原作。傳播主體的專業化是該劇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原因之二。
三、傳播內容的豐富性
過去的影視劇所傳播的內容比較簡單,劇情單一,通篇一般只論述一個主題。很多的影視劇因劇情簡單易懂,初見開頭便知結尾。譬如影視劇主題主要表達愛情,那么影視劇全篇一般會描述一段或幾段不同的愛情,男女主人公乃至配角幾經艱難最終走到一起。雖然一部影視劇所要表達的主題不宜過多,但也應由一條主線展開,副線襯托。當今的影視劇不再拘泥于單一的主題表達,一般都會由一條主線貫穿全劇,在適當的情節下展開副線來更好地襯托主線,這樣可以更好地闡述主題,更加突出主題所要表達的內容,使劇情更加生動完整易于觀眾理解與接受。
《瑯琊榜》所傳播的內容非常豐富,驚心動魄的宮廷內斗,權貴的欲望之爭,巧妙的懸疑偵探,江湖兒女的情感糾葛,又有男女主角的愛情主線。據制作人所述該劇所要表達的主題是“忠義”,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力量。《瑯琊榜》在其所敘述的內容中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用梅長蘇與霓凰的愛情、梅長蘇與蕭景琰的友情、蒙摯對梅長蘇父親的忠情、皇室中虛無縹緲的親情等副線來襯托主線。這樣的敘述使得主題的表達更加鮮明,內容的傳遞更易于受眾接受,使得觀眾可以更好地融入該劇。傳播內容的豐富性是該劇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原因之三。
四、傳播渠道的多樣性
分眾傳播是互聯網時代影視傳播的必然結果。過去科技不發達,互聯網沒有被普遍運用,受眾對于影視劇的接受只能單一的通過電視機。而在當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人們不僅僅通過電視機來接受影視劇的傳播,手機、電腦等的廣泛使用為接受影視劇提供了多方面的渠道。當一部影視劇在某個或某幾個地方衛視播出的時候,地方衛視的官網也在在線直播。一部電視劇的播出一般都會被一個或幾個播放器的客戶端買斷版權,在這些播放器上也可以觀看影視劇。有些影視劇甚至可以在、微博等微平臺上直播。
《瑯琊榜》于2015年9月登陸北京、東方兩大衛視,并同步在愛奇藝等網絡平臺播出。觀眾可以在黃金時段通在兩大衛視進行收看,也可在兩大衛視官網上收看在線直播。不僅如此在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網站或手機客戶端也可進行觀看。當天播出之后,通過網絡平臺可以進行下載觀看,下載之后的觀看更為便捷,可隨時暫停播放,靈活性大大增加。在百度貼吧、微博、各大網站等平臺也有很多話題討論,這些平臺也是該劇傳播不可或缺的一種渠道。傳播渠道的多樣性是該劇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原因之四。
五、小結
以上四點為筆者通過分析《瑯琊榜》得出當今時代影視劇在傳播過程中有哪些傳播特征,以上歸納不盡全面,具有良好傳播效果的影視劇在傳播過程中還有很多的傳播特征,值得筆者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深入研究。
《瑯琊榜》無疑是近幾年在傳播過程中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影視劇之一,分析《瑯琊榜》時,我們可以發現要想創作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應該緊跟潮流變化,準確定位受眾,堅持人文精神與創新精神,堅持用心創作并著眼細節。當今的國產影視劇市場,存在太多內容空泛,制作粗糙的雷劇,這些雷劇的存在使得國產影視市場往一個畸形的方向發展。倘若影視制作者們可以本著對受眾負責的心態,以專業的素養,傳遞積極向上的內容,我們堅信,中國的影視劇市場會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張萍.從傳播學視角看我國影視植入式廣告[J].新聞前哨,2011.02.
[2]夏婧.傳播學視角下的微電影敘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05.
[3]晏曉東.電視劇《瑯琊榜》特色分析[J].新聞世界,2015.11.
[4]史可揚.影視傳播學[M].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