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萬物理論》是一部以愛情元素為線索的傳記影片,它是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霍金的愛情簡史。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科學巨匠霍金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他的輝煌成就令人震撼。該部影片一改傳統傳記影片的敘事方式,通過人物細節與情感意境將霍金的故事呈現出來,因此也更能令觀者感動。影片中由埃迪·雷德梅恩飾演男主人公霍金,埃迪·雷德梅恩通過其非凡的演繹技藝將霍金患病前后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表演得非常逼真,重點突出了霍金實際生活中的情感細節,烘托出了霍金的性格特征與科學成就。該部影片無論是表演藝術、語言以及演繹風格,都稱得上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經典影視作品。
一、 傳記影片及《萬物理論》
所謂傳記影片,是結合知名人物生平所取得的成就與日常生活而拍攝的人物傳記。影片的故事情節與內容皆來源于現實生活,同時,為了更賦予人物傳奇色彩,通常還會在影片中添加一些虛構的內容。在20世紀80年代后,知名人物生平的傳記影片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而這些傳記影片中的主人翁大多都具有不平凡的傳奇人生與舉世矚目的成就,導演將這些偉人的成就通過影視作品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得名人人物更具藝術特色。
影片《萬物理論》改編自斯蒂芬﹒霍金第一個妻子簡﹒王爾德的回憶錄。該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偉人霍金的情感故事。在人生的21歲時,他經歷了巨大的轉折點。躊躇滿志的霍金遇上了今生摯愛簡,也正是21歲時他被檢驗出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在往后的20年里,深愛著他的簡不離不棄地照顧著他。雖然他的身體已經禁錮在了輪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卻翱翔在廣闊的宇宙世界里。該部影視作品沒有賦予霍金過多革新意愿,但是確是當代西方美學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二、 傳記影片《萬物理論》的情感營造
(一)以內窺的形式營造情感視野
對于大多數的觀眾來說,名人的實際生活更令他們好奇。影片《萬物理論》不是對霍金所取得的科研成就進行簡單介紹,而是通過現實生活細節與個人情感來表現這個人物的特征與成就。但是這并不代表著該部影片沒有深入的研究價值。在影片中,當喬納森來到霍金家做客時,簡采用了土豆與豌豆的比喻向喬納森介紹了霍金的科學研究,正是土豆與豌豆的比喻將全影片的情感貫穿起來。在影片的開端,即以霍金與簡的相遇進行展開,從兩者相遇就暗示了他們各自來自的世界不同。文科生的簡比較少接觸理科生。她對于沒有宗教信仰,“有智慧無神論者”的理科生霍金充滿了好奇,霍金也被專業是中世紀詩歌的簡所吸引。他們兩人由衷對對方身上的神秘感充滿了好奇。[1]霍金理性,簡感性,簡非常喜歡跳舞,而霍金卻不愿意跳舞但是會使她滿足,他們兩人性格截然不同。之后,經醫學診斷霍金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無法言喻的愛情使得他們最終結合在一起。影片前面講述了各種受到異性吸引的情節故事是為后續兩人的婚姻做鋪墊。霍金與簡結合后,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學術上,他的研究成就逐漸被世人認可,在生活中,他的病情卻逐漸惡劣,難以正常喝水、吃飯、說話。簡不僅要照顧身患疾病的丈夫,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這讓她將自己的生活都奉獻給了丈夫和孩子,過早的失去屬于自己的人生。霍金受到疾病的折磨難以表達對簡的愛意,更無法擁抱愛人,這使得他感到無限的焦慮與煩惱,兩人的痛苦與日俱增,而三個孩子的成長彌補了他們兩人在生活上與精神上的空缺。
電影的前半部分大幅度地表現了霍金與簡的愛情故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霍金與簡已經離婚,影片中亦是。該部影視作品中著重強調了愛的力量,但是無論是多偉大的愛,也難以承受命運的折磨。健康正常的人的婚姻都會存在著瑣碎的小事,更何況是患有嚴重疾病的霍金。如果霍金沒有受到疾病的折磨,那么即使不能成為舉世矚目的宇宙學家,他肯定也能肩負起丈夫保護妻兒的責任。一開始,霍金與簡兩人的感情就不被看好,霍金的父親說,他們兩人的感情始終是潰敗的。而實際上,他們兩人敗給的是命運。當他的研究受到認可時,女王授勛于他,而他們在家中的院子里看著幸福嬉鬧的孩子,平淡的生活與女王授勛的轟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霍金說:“看我們做的這些。”主人公埃迪將霍金幸福的神情與心理表現得極其到位。霍金因此想與命運達成和解,同時也是向長久陪伴著他的簡和解。
(二)以家庭敘事形式營造溫馨情感
對于人們來說,只有家庭才是真正釋放真性情與人性的地方。無論是誰,都有著屬于自己別樣的家庭。影片《萬物理論》沒有深入探討霍金生平的研究成就和實驗成就,而是通過他現實的生活行為與活動展現他的德性。對于所有的觀影者來說,他們從家庭生活的這個大環境里尋找到了自身的影子,從而在影片中得到了感情上的共鳴。無論是哪一個個體,都充當著家庭中的個體角色。在自家的院子里,被疾病折磨的霍金不得不坐在輪椅上,但是此時的他看著院子里歡樂雀躍的孩子,讓他感到了真正的幸福,他那幸福的微笑令所有觀者為之動容。而無私照顧丈夫與關愛孩子的簡令所有妻子與母親深感共鳴,令孩子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愛如山、母愛似海。
影片中的家庭這個環境將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的極致到位。在影片里,展示的不是不入凡俗的偉大科學家,而是一位在妻子愛的力量鼓舞下與疾病頑強拼搏,攀登科學研究高峰的科學巨匠。[2]影片中將他自卑、膽怯、嫉妒的情感展現出來,讓觀者感受到他真實的生活與情感。該部影片通過霍金的真實生活與情感將人物真實再現,實現了低碳藝術的基本需求。通過霍金真實的家庭生活使得熒幕前的觀影者產生極大的共鳴,感情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采用家庭空間再現人物的情感與生活,從而展現了一部經典的人物傳記低碳影片。所謂的低碳藝術在于塑造人物的低碳情感與心靈,從而再現真實的藝術人生,引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陶冶了觀影者的情操,是一部具有深刻意義的影視作品。
三、 傳記影片《萬物理論》的敘事藝術
(一)敘事風格
《萬物理論》采用了豐富的敘事語言展現了極富特色的影視作品。影片中的景深、景別,攝像機的擺動、畫面的燈光色彩等都極富獨特的藝術風格。影片的風格為影片的敘事語言服務,不同的影片有著各異的影視風格。《萬物理論》放映后,著名影評家巴贊評價到,《萬物理論》重視攝像機的方位、畫面的燈光色彩、景色的布置、演員演技等,使得影片《萬物理論》具備著獨特的影響風格。
影片中,兩人的單鏡頭影像頻繁出現,使得兩人形成顯著的對比或平衡。著名導演林年同曾經說過,將互相矛盾的兩者置于同一個構圖上,能夠有效的集中矛盾與激化矛盾。霍金經受疾病的折磨已經難以正常生活,其妻子把輪椅給霍金坐著時,兩人同時出現的畫面表現了某種矛盾。身受疾病不能吃飯、喝水的霍金與長桌對面端莊挺拔的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采用這種對比方式能夠讓觀者深刻的感受到病者飽受疾病的折磨與傷害,并從內心深處泛起霍金的敬佩與同情之情,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得觀影者更加感動,在家庭的環境渲染下也深感共鳴。
(二)敘事時空轉換
個體電影有著獨特的表現形式 ,分析電影的敘事結構一般采用傳統的敘事學觀念。當霍金通過人生經歷詮釋了宇宙時空里的問題,影片導演靈活地運用了時空將影片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對于影片的構建來說,時空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空間所代表的是劇情展開的空間,也就是說是影片中環境空間。
影片《萬物空間》中,重點強調了霍金對時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起初,霍金認為時間應當是有著起源的,而最后他將自己的一個又一個論證推翻,從而形成一個代表著科學研究的環形。當眾人認可霍金的成就時,在接受英國女王授勛前,霍金與妻兒在家中轉圈,這也表達了他一生的成就是通過科學環形造型的研究而獲得的。[3]而這個片段是導演衡量真理的重要標志。霍金受到疾病的無盡折磨,身上的所有肌肉都不能受到掌控,主人公埃迪將霍金飽受疾病折磨演繹得極致真切,使得霍金的人物形象生動、飽滿且深刻。主演埃迪通過細微的神情再現了真實的霍金。例如,在火車上當霍金在思考宇宙問題時,他往咖啡中倒入牛奶,使得牛奶在咖啡杯中盡情地旋轉,此時霍金將牛奶與咖啡的混合物擴大視為廣袤的宇宙。該部影片非常重視鏡頭的剪輯,并且極少使用離軸鏡頭,從而使得人物和事件顯得更加流暢。霍金通過了長時間的研究與分析,最終收獲了科學研究成果,從而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對制作經典的電影而言,空間無疑是影片構建中重要內容,該部影片中霍金對時間的深入研究與空間是分不開的,當霍金在傳遞有關宇宙中的知識時運用了空間進行了講述。影片導演通過獨特的攝影技術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霍金雖然身患疾病,但頑強的意志與不屈的奮斗精神最終促使他在科學宇宙研究中取得巨大的成就。該部影片講述了簡和霍金的愛情故事,簡在霍金疾病纏身時積極鼓勵他,在愛的力量下使得他勇敢的面對生命給他的挑戰。
結語
影片《萬物理論》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名人傳記經典作品,獲得了奧斯卡影片提名,同時也是一部非常難得的低碳藝術作品。這部影片改變傳統名人傳記的敘事形式,重點講述了科學家霍金的現實家庭生活,采用全新的方式將霍金不平凡的一生演繹得淋漓盡致。與其他流行性的影視作品相比較,該部影片專注名人的真實的生活,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與情感營造,使得該部影片成為奧斯卡藝術的經典之作。
參考文獻:
[1]張寧.《萬物理論》與《模仿游戲》之比較分析[J].電影評介,2015(15):132-134.
[2]焦勇勤.試論電影的空間敘事[J].當代電影,2009(1):34-36.
[3]王宜文.真假虛實、畫里畫外的影像演繹——世界傳記類影片溯源及當代考察[J].中國圖書評論,2009(9):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