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甲甲
《消失的愛人》是美國作家吉莉安·弗林創作的第三部小說,2014年由好萊塢著名導演大衛·芬奇搬上銀幕。該影片取得好萊塢年度電影大獎,不能不歸功于影片在敘事主題、視角、結構等方面的精心安排和創新。電影敘事學由電影符號學發展而來,借用文學敘事學的概念和方法,強調對影片的敘事結構進行內在性和抽象性的研究。電影敘事學又借用格雷馬斯和熱奈特等人的學說解決了電影中敘事結構、敘事時態、敘事語態、敘事角度等問題。電影敘事學不僅關注電影表意層面,而且關注影片的敘事結構和敘事功能。本文從敘事學角度出發探討電影《消失的愛人》中的敘事技巧。
一、敘事主題
影片的敘事主題即影片思想內涵,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僅靠曲折的情節和豐滿的人物形象吸引觀眾,更重要的是通過影片深刻的文化意義和文化內涵引起觀眾對人和社會的思考。《消失的愛人》選取婚姻生活為主題的敘事,大衛·芬奇的黑色、陰郁風格依然充斥于該影片,將婚姻生活的謊言、陰謀、背叛以更極端的方式展現給大眾,對婚姻問題的揭露和人性陰暗面的解剖直抵人心。
影片中女主角艾米和男主角尼克一見鐘情,相處兩年后結婚,并一直過著二人世界的婚姻生活。兩人都是中產階級知識分子,一致認為以愛為基礎的婚姻是浪漫唯美的,不需要用孩子來維持庸俗的婚姻生活。在第5個結婚紀念日時,艾米失蹤了,一場婚姻的陰謀以此揭開帷幕。警察根據艾米留下的線索,發現尼克出軌幽會情人;艾米日記記錄了他們婚姻生活的各種矛盾,尼克的家暴以及對她謀殺的企圖;鄰居則當眾指出艾米懷孕的事實。至此所有的線索都指向尼克,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尼克成為導致艾米失蹤的最大嫌疑人。然而隨著失蹤女主角艾米的現身,劇情發生大逆轉,原來所謂的失蹤是艾米的精心布局,達到讓尼克進監獄并被判死刑的目的。艾米在旅游途中遭搶劫,身無分文的她不得不求助富豪前男友,尼克在電視節目中的假意道歉和深情表白被艾米看到。艾米改變計劃,設計殺死初戀情人,回到尼克身邊。回歸后的艾米在眾人面前依然是美麗賢惠的好妻子,但尼克知道她是集陰謀詭計于一身的魔鬼,可悲的是他還必須配合她在眾人面前表現恩愛。《消失的愛人》選取以婚姻生活為敘事主題,卻以黑暗血腥驚悚的極端方式將婚姻的丑陋赤裸裸呈現給觀眾。即使以愛為基礎的婚姻也避免不了謊言和背叛,兩個最互相熟悉和了解的人相愛相殺,最終還是選擇相守,甚至以孩子為理由,維持表面上相安無事內部卻已滿目蒼夷的婚姻生活。影片結局的安排透露出對婚姻的悲觀絕望,令人唏噓。
二、敘事視角
敘事視角問題,是電影敘事的核心。根據熱奈特學說,敘事視角涉及兩個基本問題:“誰說?”解決敘述本文的敘述者及其“敘述聲音”問題;“誰看?”解決敘述文本的視點問題。敘事視角制約和影響整部影片的鏡頭組接、時空轉換、情節如何推進、人物形象刻畫等,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熱奈特在《敘事話語》中,根據聚焦主體的不同,將敘事視角分為“零度聚焦”“內部聚焦”“外部聚焦”三種類型。“零度聚焦”即全知敘事視角,敘述者是無所不知的;“內部聚焦”即影片中的人物為敘述者,從某一個或幾個角色的視點出發講述故事,角色不知道的事,影片也不會展示;“外部聚焦”即客觀的敘事視角,敘述者為攝影機的客觀視角,不參與故事,完全置身于故事外。《消失的愛人》突破單一視角敘事模式,實現了電影文本多重視角的轉換。影片開頭以尼克的發問切入,隨后以外部聚焦展開故事情節告訴觀眾艾米失蹤。尼克報警,警察來家里調查取證,隨后召開新聞發布會動員輿論的力量來尋找艾米。在整個過程中不時穿插“艾米日記”,“艾米日記”的內容由艾米作為敘述者,以內部聚焦的方式告訴觀眾她和尼克的戀愛、結婚經歷,以及他們婚姻出現的矛盾。影片用總時長1/2的時間以外部聚焦和“艾米日記”內部聚焦的方式告訴讀者艾米和尼克相知、相戀、結婚。隨后,失蹤的女主角艾米出現,以第一人稱敘述者交代她的整個失蹤計劃。之后的故事情節再次轉為外部聚焦,客觀呈現艾米失蹤后尼克逐漸了解艾米計劃并采取相應行動,同時呈現艾米失蹤后的經歷和所作所為。影片敘事視角不斷轉換,使得情節撲朔迷離,內部聚焦方式由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視點出發從不同角度講述故事情節,更易于觀眾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外部聚焦則客觀的呈現情節進展,使觀眾跳出故事外,多角度了解所發生的事實。《消失的愛人》以外部聚焦為主,同時使用內部聚焦方式,兩種視角不斷切換拉近觀眾與影片人物距離,使觀眾多方面了解所發生的事件,推動情節發展。
三、敘事結構
敘事結構即影片的基本框架,是電影中的視聽、時空等元素的排列組合,關系到影片的基本風貌和風格特征。電影敘事結構一般分為因果式線性結構、回環式套層結構、綴合式團塊結構、交織式對照結構、夢幻式復調結構。《消失的愛人》屬于回環式套層結構。李顯杰對回環式套層結構的闡釋為“以敘事主題統一下的‘多層敘述為動力,事件本身的進程退于次要地位,對時間的不同‘講述則成為本文結構的重心。以敘述層次上的精巧編織和時間回環所造成的不確定性來引發思考”。簡言之,一個是此時空的故事,一個是彼時空的故事,兩個故事交替行進中互有滲透。電影《消失的愛人》主要分為兩條敘事線索,一條為時間線索:艾米失蹤、失蹤當天、失蹤第一天……失蹤第八天、艾米回家、回家第一天、回家五周后,故事情節順次展開;另一條是“艾米日記”,這條線索在影片前半部分為交代必要情節和后半部分情節的反轉埋下伏筆。在影片前半部分,即失蹤的艾米未出現前,這一階段故事情節交代中“艾米日記”不斷地以閃回的方式出現,并作為一條線索推動情節進展,時間上出現回環往復現象,當下和過去不斷交替出現。尋找調查艾米失蹤的過程中,不斷插敘艾米和尼克的過去,他們的戀愛及婚姻,使觀眾對艾米和尼克的現狀及過去有清楚的了解。隨著時間線索的推進,尼克人物形象不斷被重新建構——積極尋找失蹤妻子的好丈夫——出軌家暴的懦夫——坦率誠懇勇于認錯的好男人。“艾米日記”這條線索對尼克的反面消極形象更是進行了有力建構。時間線索使整個故事情節清晰明,“艾米日記”這條線索則起到補充故事情節,為后面情節做鋪墊的作用。兩條敘事線索交叉進行,為影片主題的表達提供了廣泛的視野和深刻的依據。同時,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以尼克的發問,艾米的特寫鏡頭切入切出。對影片開始時尼克的問題,觀眾在未了解劇情的情況下不會有深度思考,影片結尾又以同樣的鏡頭和問題結束,在情節上形成首尾呼應、回環式效果,鮮明突出影片敘事主題,啟發觀眾更深刻地思考婚姻生活。
結語
《消失的愛人》雖選取普通常見的婚戀題材內容,但表現敘事主題時卻能匠心獨運、不落俗套,以黑色、驚悚、懸疑、血腥等極端方式表達,揭露婚姻的陰謀和謊言。敘事視角的靈活切換使故事情節充滿懸念,既有浪漫唯美也有欺騙算計,使尼克和艾米的人物形象豐富飽滿。回環式套層敘事結構使情節進展撲朔迷離,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尼克首尾呼應、回環式的發問,令觀眾對婚姻產生深深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