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wo85h"></span>
    <label id="wo85h"></label>

      《道士下山》:意識光譜的回溯

      電影
      電影評介
      2017年07月27日 20:57

      李歡

      一門之隔,兩個世界。上山修行,下山修心。《道士下山》承載著陳凱歌一貫的文藝情懷以商業片回歸銀幕。融合了硬派武俠、倫理、玄幻、喜劇等眾多元素,以小道士何安下為敘事視角,講述了他從山中來到阡陌紅塵,幾番體驗歷練之后又上山悟了道。這樣的體悟式修道正是超個人理論家肯·威爾伯所推崇的“親證”(非二元)認知模式,其尋道過程極具東方色彩地演繹了威爾伯的“意識光譜”。

      一、 意識光譜

      威爾伯被譽為“意識領域的愛因斯坦”,集心理學、心理療法、神秘主義、東西方各大宗教靈修之大成,統合了哲學、社會學、超個人心理學、物理學等諸多領域,提出了“意識光譜”。他認為意識是連續的,由多個階層組成,互相補充,形成一個類似彩虹的光譜。[1]準確地說,“意識光譜”是人類意識的多元次圖解。“大心”是世界的實相,無法描述卻可感知,亦即是“道、梵我……”由于各級二元論的壓抑投射,宇宙意識演化成各層級意識帶區,從大心境界到存在階層,自我階層,呈螺旋式上升,是逐級狹窄化、排他的認同。佛陀也好,基督也罷,弗洛伊德也好,榮格也罷,沒有對錯,亦無高低,因為他們關注的是意識的不同層次(光譜的不同帶區),每一個帶區都不能撼動其他帶區的價值。只不過西方的理論扎根于自我和存在階層,在于修復自我,而東方哲學更關注大心境界,傾向于繞過自我中心階層,在于超越自我。[2]

      威爾伯崇尚東方文化,在論述的過程中旁征博引趙州禪、老子、莊子、蘇軾等的大量言辭和思想。論及對實相的認知模式時,威爾伯說“道教有‘名與‘道兩種認知,‘道是以實際形式被認知的。”[3]它對于人生的直接理解不是通過抽象的符號,更不是

      運用科學理性思維去理解,而是實在的體驗。羅隱師父讓小道士下山正是因為凡塵的親身經歷遠比山間清茶孤燈旁的參悟來得真實和透徹。何安下所經歷的浮沉無不是一個從“自我”向下回溯到“大心”(即“道”)的過程,且看在何安下的這幕心理劇中,意識將如何循序回歸。

      二、 何安下的意識光譜

      (一)整合“自我”

      自我階層存在于人的意識和潛意識中,認同的只是“自我”、靈魂、心智。其上是人格面具和陰影層的二元存在。唯有將兩者整合,方能形成“完整”的“自我”。

      何安下作為棄嬰,被羅隱收留撫養,在山中修習道法20年,然而在萬丈紅塵里,他無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赤子。剛下山的何安下因為饑餓本能搶了一只荷葉雞。所幸的是被搶的人有一個顆善心。何安下喊了崔道寧一聲“爹”,崔道寧不僅收留了他還教他醫術,于是何安下在俗世有了一個家,作為一個嬰兒的隱喻存在,開始了自我成長。

      拉康將人類從幼兒到“成年”的發展軌跡分為三個階段——現實界、想象界和象征界。現實界的嬰兒粘團為需求所驅動,它需求食物、舒適和安全等等。而何安下的這些需求,在作為父輩的崔道寧那里通通得以滿足,“他這輩子,頭一回有吃有喝,還有人疼,好日子就這樣開始了”。隨后,何安下參與了給男孩割包皮。這個具有圖騰意義的“成人禮”暗示何安下已順利渡過想象界時期(嬰兒知道和母親分離了,存在著“他者”)。一番討論之后,師父的“不求百年活,但求心喜歡”引起了何安下對性的好奇,于是順理成章地進行了聽房偷窺。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論,“窺視”是一種人性本能的驅力,源于孩子想從父母隱私了解自己的來歷。跟隨何安下的偷窺視線,觀眾也因窺淫癖的滿足而獲得快感。接下來,俄狄浦斯情結產生了。弗洛伊德認為母親是孩子生命中極重要的他者,因此孩子試圖彌補母親的缺失(陽具),渴望與母親合二為一。對象征界的論述,拉康借用了“俄狄浦斯情結”,將其表述為是兒童希望消除自我/他者分裂的請求。處于象征界的何安下, 對師娘萌生了欲念,以致中毒之后大聲喊出“我想和我師娘睡覺”。不過此后孩子對母親的認同最終會轉向對父親的認同[4],將自己欲望的對象由母親轉移為另一個女人(王香凝),使自己成為“父親”。由此超越俄狄浦斯情結,完成“主體”的成長。

      而在此過程中,人格面具(扮演的角色,部分心靈)生成的同時,榮格稱之為陰影層的種種也在不自知地滋生,它包含了消極情緒、內心的陰暗面、正義感等被否認和疏遠的自我方面。何安下的現世安穩、茁壯成長被師父的死打斷,他一怒鑿沉畫舫,替崔報仇。湖底沉船這一幕可謂是全片最具張力的畫面,絕佳地詮釋了奇觀電影中“話語中心”讓位于“圖像中心”。整個過程不著一字,盡得無窮意境。船緩緩下沉,周圍矗立的幾尊佛像多目多臂,作忿怒狀,應為“阿修羅”。阿修羅,住大海之底,其名,義為“果報”。飲食男女,崔道寧、崔道融、玉珍,各有業障,各有劫數。道寧在道與欲之間選擇了欲,最終死于非命,道融和玉珍皆死于貪、嗔、欲。崔家兄弟一個“志以道寧”,一個“大道圓融”,卻偏偏姓了“崔”,從名字到行為都是一種影射和反諷。阿修羅,其身, 為懷疑、好斗、嗔恨的代表,這便指向了何安下。“一切景語皆情語”,或許湖底本無阿修羅,皆是何安下的心魔罷了。他未經任何審判,憑著自己的猜測便要了二人性命,將阿修羅式的特質表露得淋漓盡致。鏡頭隨著何安下由遠推近,給了掙扎的玉珍一個面部特寫,她絕望的眼神分明觸及了何安下的惻隱之心,然而,酒瓶一一爆裂,紅色彌漫開來,為本就奇譎的畫面平添了幾分詭異,也給了何安下水壓過大無法施救的借口,同時又象征著他內心惡念的迸發。有力的視覺吸引、強烈的心理觸動、觀眾的移情共鳴,一氣呵成。

      何安下一路狂奔跪倒在佛前。此時,他的心理醫生如松方丈出現了。從西方心理療法來講,陰影層的治療只需要將其揭發,類似于自己掐自己,因為焦慮只有被允許了才不再是焦慮。“湖上剛剛死了一對男女”“說實話!”開門見山的質問逼得何安下的內心無處可躲,入定七日深深懺悔。“拿你心來我替你安”“跪遍了天地萬物”之類云云,便是典型的東方色彩——繞過自我中心,直接超越自我。其實,入定之后何安下還是沒想明白自己是對是錯,不過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何安下敢于直面心中的“惡”,接納了它,整合了人格面具和陰影層,一個有血有肉、有善有惡,較為真切的心靈人格、“自我”漸漸誕生。

      此處,影片以何安下尋找被否定和疏遠的“自我”為主題,淡化了人格面具的描述,重在內心陰影的揭發,充分體現出導演對“自我”的哲理思辨。

      (二)顛覆與建構“存在”

      “生物社會帶”是自我與存在階層之間的輔助區:社會規則、習俗、法律等在此建構著一個人的意識,譬如價值觀。經由此帶區抵達存在階層時,人的意識就不再局限于“自我”與身體的對立,即“我”擁有一副皮囊,而是與之以一個有機整體存在著。它和自我階層一樣,存在于意識和潛意識。何安下從道寧醫館這個小家逐漸走向了江湖,接觸了趙心川、彭乾吾父子、周西宇、查老板……這走馬燈式出場的各色人物帶給何安下各種頭腦風暴。何安下一路拜師,一路建立認知,又一路被顛覆,也在這婆娑世界的萬千變幻中一路前行。

      拉康說父親是潛意識的,潛意識是他人的語言。[5]在山上,羅隱師父是“父親”,“言語”、教導讓他潛意識里有了規范,因此與如松爭辯時他說“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當道士的時候師父教的”,然而理直氣壯之余顯得底氣不足,彼時的規范沒能安下此時的心,止不住的驚惶心慌;山下的“父親”道寧說要及時行樂,卻終究命歸于此;他自己因為女人的欲而殺人,卻又為另一個女人的欲而起救助之心;這邊廂剛感受過崔師父給予自己的溫暖,那邊廂又親眼看到彭乾吾殺死了弟子趙心川;一面是道融對疼愛自己的兄長下了毒手、彭乾吾一生仇視追殺師弟,另一面,周西宇與查老板的不離不棄、兄弟情深迎面襲來;周西宇教他要不嗔不恨,查老板卻說“沉默也是作惡”;查老板要殺彭七子為周報仇時,腹黑的彭乾吾卻上演了一幕護犢情深……

      鏡花水月的浮世繪里有寬恕、生死,有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何安下在這“生物社會帶”以自己的眼光審視著世間的主要情感和經歷,在輪番的沖擊中錘煉著內心,完成了對人生的思考,消弭了“自我”與“身體”的對立,將“自我”意識整合為“有機體”意識(由“自我”與建構自我的文化組成)。不過遺憾的是,從表現手法來講,第二個故事開始,何安下的存在感便被陡然削弱,雖然原著小說也是非常形散的,但對何安下的內心有著豐富厚重的文字描述。影片后半部,鮮有對何安下內心的渲染,更多的是夸張玄幻的動作特技,美則美矣,對何安下最后悟道的鋪墊卻反添了幾分務虛之感,從而降低了觀眾的移情。不管怎么說,撥開這主體感若隱若現的線性敘事,影片試圖表達的是何安下在洗磨中叩問紅塵,拼命地成長、蛻變。

      終于,當周西宇垂死時,何安下的眼睛流露出了有層次的表情:焦急、憤怒、困惑……不再是扁平符號化的咋呼。導演安排何安下旁聽了一堂“論生與死”的課。這是存在階層探討的終極課題。由于次級二元論的投射,人將有機體與環境對立,拒絕在沒有未來的無時間的“現在”中生存,于是產生了存在的焦慮,生命與死亡的對立。[6]莊子曾說:“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或許何安下在山中學過道家先賢的理論,而在本次下山“親證”中,該橋段的設計,的確有待斟酌。這個告訴何安下生死猶如花開花落的授課者應該是周西宇而非如松。作為一個經歷過生死,在“死去活來”的那一刻悟道的高手,他能體悟出天人合一(大心)、能講出“道在平常日子里”,有著如此境界的人不應該看不破生死,看不破的,是何安下。

      這堂課的風格自然還是東方特色的,人之將死,西方在精神上作務實狀態,會有一個具體的耶穌來拯救你。如松則是一如既往的妙語連珠、句句機鋒——“上天就是那擲瓢的手”……何安下究竟有沒有醍醐灌頂,從而超越存在階層,影片沒有著力刻畫和表現,但確實擺出了竭力啟發何安下的姿態,也許領悟就在此時,也許在將來某個黃昏。

      (三)領悟“大心”

      前篇所述,道即大心。嚴格來說,它不是光譜中特定的某個階層,而是原初的存在,無所不容,無垠無時,是無我無自然的大一統。正如莊子《齊物論》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超越存在階層,抵達大心之前的輔助帶——“超個人帶”影片未作討論,因為要表現這種極為個人的內心活動需要高明的敘事技巧,倘若將情節推動感不強的敘述強行植入會打斷敘事的流暢性。但不可否認何安下超越自我,對大心的領悟是影片明確的旨歸。片中有兩處點題:一是周西宇講述猿擊術的真諦,二是片尾何安下跟著查老板上山修煉悟道了。

      猿擊術乃是陳氏江湖中的至高武學,其真諦,就是天人合一。周西宇曾向何安下娓娓道來領悟的過程,人不再是萬物之靈,需要用超越感官的覺知去感悟自己是宇宙有機體的一部分。自己就是一切萬有,這便是“大心”“宇宙意識”。可惜此段的畫風與全片迥異,卡通的呈現方式違和感倍增,較之湖底沉船一幕,不免落了下乘。

      影片的最后,何安下練成了猿擊術,表明他悟道了。何安下為什么回到山中去悟?這是采用了威爾伯的“否定”之法,也即是道家的“去知”。老子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何安下的成長需要人世歷練,做加法,而悟道則需拋開俗世的誘惑,做減法。所以他一路不停歇的領略參悟,由少成多,由多成少,一九得九,九九歸一。感受了情義,懂得了恩仇,然后斷了欲念,看開了生死,按照意識光譜這份實修地圖的指引,經過層層的整合,消除各級二元對立,從對自我的認同,到有機體的認同,最終到宇宙意識的認同,領悟了“大心”——“道心原本寬廣,可容萬物,裝得下天空大地,萬古星辰。”

      結語

      “道家求最高知識和最高境界的方法是‘去知,是經過知得來的,有后得無知的人,其境界是天地境界。”[7]何安下經歷了“知”與“去知”,從而達到了馮友蘭所謂為人的最高境界。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未能超越存在階層而活著,因此對大心的感悟理應是一種至高的追求,人生的終極修行。何安下上山下山,悟道談笑間,這當然是陳凱歌的一個寓言,表達了他對傳統哲學的思考、關懷,也形成了對意識光譜的注解。此番演繹不算驚艷,但稱得上用心,值得細細體味。

      參考文獻:

      [1][2][3][6]肯·威爾伯.意識光譜[M].遼寧:萬卷出版公司,2011:6,9-10,34,124.

      [4][5]戴錦華.電影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21,153.

      [7]馮友蘭.新原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94.

      中國娛樂在線?部分網站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超越 意識 講述
      你該讀讀這些:一周精選導覽
      更多內容...

      TOP

      More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两个小姨子在线播放| 日本xxxx18一20岁老师|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全黄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被吃奶跟添下面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青楼18春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日本免费看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仙踪|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无遮无挡非常色的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乱之荡艳岳目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公侵犯玩弄漂亮人妻优| 男女一边摸一边脱视频网站| 动漫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四虎影院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作品大全|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