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契約》自6月16日上映以來,目前豆瓣評分是7.4分,不知道摻雜了多少情懷在其中。
不過根據(jù)票房反映來看,三天上映目前1.6億的票房,顯然不能讓人滿意。而《新木乃伊》的票房截至目前也只有53363.5萬。似乎看來,驚悚片在國內(nèi)已經(jīng)不受歡迎了。顯然,《異形:契約》的票房估計想超過《普羅米修斯》也將特別困難。
《異形:契約》在16日的排片38.4%,其實(shí)并不算低了,早在上半年北美上映《異形:契約》時,就有影評人士評價此部是爛片。也確實(shí),最終北美票房收入8000萬美元,顯然與1億美元的投入相比,遠(yuǎn)未達(dá)到收支平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隆懂愋巍分袊臄”蹦兀?/p>
從1979年的《異形》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劇中生物的恐怖,小編從小就被這部太空驚悚片嚇到了。而之后的幾部續(xù)集包括這第6部作品也是,怪物越來越恐怖,甚至有人說這是電影史上最嚇人的怪物,難道就是恐怖畫風(fēng),嚇跑了我們的觀眾?
難道是刪減版降低了觀眾的期待?
早在北美上映時,這部電影就被評為R級,所以引進(jìn)大陸,被刪減也是很多觀眾能夠預(yù)料到的,比起原來的122分鐘,據(jù)說引進(jìn)版的刪減了6分鐘。不過,刪減版早已不稀奇,《生化危機(jī):終章》就被刪除7分鐘,甚至《摔跤吧!爸爸》刪減了21分鐘,刪減確實(shí)能影響票房,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異形:契約》登錄之前,觀眾們心理也做好了驚悚鏡頭被刪的期待,間接影響了影迷的期待。最終導(dǎo)致影迷的失望。雖然豆瓣目前的評分7.4還算可以,不過不知道后續(x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