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孔維恐怕沒有幾個人認識,但要是提到她的同班同學趙薇、黃曉明、陳坤等恐怕都會認識,孔維是上學時是他們的班長,也是一名演技派演員。
孔維在上學的時候學習就很好,而且人緣也特別好,大學老師曾經預言她會紅。她也不負眾望,剛剛大一的她就被導演吳子牛選中并與陳坤、胡歌合作在《國歌》中飾演女主角梅香。
孔維之后又出演了《行棋無悔》、《鏗鏘玫瑰》、《天之云地之霧》、《畫魂》等多部影視作品,但都多為配角一直默默無聞。
直到2007年孔維參演《太陽照常升起》備受業界肯定,并大氣性感的走上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紅毯,才打開知名度。
孔維在影視界打拼多年,最后一部作品是與齊溪、郭京飛合作的《小魚吃大魚》孔維飾演了沙老師也成了她的息影之作。
2012年一則傷感的新聞改變了孔維的一生,更是讓她做出急流勇退的決定,在她最紅的時候退出演藝圈,這則新聞是五個孩子在垃圾箱里取暖,結果一氧化碳中毒五人全部死在垃圾箱中。
孔維是貴州人,而這則新聞也發生在貴州,看后讓她徹夜難眠,五個孩子當中最大的只有13歲,而最小的才8歲,我實在不敢直視這樣的畫面,我不敢去想這五個孩子到底經歷了怎么的痛苦,在那一刻我除了流眼淚,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為這些留守兒童做點什么。
孔維看過后給學校校長打了一個電話,想捐點錢,結果卻被校長拒絕了,因為學校是九年義務教育,跟本不缺錢,而如果把錢給學生家長,又不能保證學生家長會不會拿去買酒喝,或是還賭債。更不希望孩子們學會跟人伸手要,跟人張口哭窮的習慣。
校長的幾句話深深打動了她,她決定見校長了解下,究竟可以幫助些什么,才能讓悲劇不再發生。見面后孔維了解到其實有許多好心人捐錢捐物,但是這些都學校最缺的,學校最缺是教師資源。舉個例子蘭蛇坡小學,光去年教育局就先后派了四個公辦教師去這個學校,而這四個年輕人都只走了一半路,就放棄了。
由于山村的貧窮落后,派來的老師受不了苦,人才流失非常嚴重,知道問題所在的孔維,成立基金會,招聘并培訓當地人,讓當地人教當地人,就這樣慢慢的,孔維有了第一所學校、第二所學校、第三所學校,到今天為止,三年當中我們已經有了十二個項目學校,48個老師,直接受助孩子達3000多人。
孔維也許不是娛樂圈成名的演員,但她卻憑借自己微薄的力量,為偏遠山區做了很多,在如今浮躁的娛樂圈更是難能可貴,最后祝福早日成名,給觀眾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