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電影鋪子原創:movpuzi)好久都沒有給大家推薦鬼片了。
前兩天,鋪子偶然在豆瓣熱門上發現了一部非常奇特的電影《靈魂紙扎店》。
這部國產電影是一部真正有鬼的恐怖片,這種電影竟然通過廣電的審核了。
眾所周知,對于恐怖片大家的評分標準一向很低,一般的恐怖片上6分都相當不容易。
這部電影前段時間在豆瓣上排名挺靠前的,最開始的評分一度高達7.3.
這兩天降了點,但也基本保持在6.7左右。
這大概是這幾年內地恐怖片中成績相當不錯的一部了。
說起來有點氣,其實我國歷代人民都是非常喜歡恐怖片的。
從30年代起,很多創造了票房奇觀的電影,不少都屬于恐怖片的類型。
比如最早一版的《夜半歌聲》(1937年),
80年前,這部中國現代恐怖片的開山之作在上海金城大戲院上映,創下連續滿場三十多天,當年國產片賣座記錄。
片中這個笑聲詭異恐怖的老頭,相信給大家的爺爺奶奶留下不少心理陰影,
改革開放到90年代初期,我國在影視劇的類型上都是相當豐富的。
相信大家的童年陰影里,也有不少關于國產恐怖片的記憶。
比如,88年的這部《銀蛇謀殺案》。
這是國產電影第一次涉足“變態連環殺手”題材。
講的是變態殺手誘騙一些年輕獨身女性進行虐待,最后把她們當成飼料喂蛇的故事。
《銀蛇謀殺案》曾被舉報有18處暴力鏡頭,還被總局點名批評,但仍然阻止不了當時趨之若鶩的觀眾。
電梯擠爆頭,電鉆穿手的橋段,國產電影30年前左右就有了
電影在88年上映后,創下了最高拷貝數紀錄,成了那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據導演李少紅說,每次“淡季”的時候,電影院都會拿出這部片來放。
受到大眾歡迎的,還有鋪子曾經介紹過的《黑樓孤魂》。
劇組用超低成本70萬,拍出了這部新時期恐怖經典。
本片是國產電影中,第一部在片頭打上“兒童不宜”字樣的電影,劇本上也打上了這樣的字樣。
據說本片在北京大華影院播出時,嚇死過一個老太。
不過,這種越發恐怖的電影,越是激發了觀眾的看片激情。
本片在當年賺回了五倍于成本的票房,甚至達到一票難求的狀況,黑市票炒到了6塊錢一張(當時一般電影票就幾毛錢)。
《黑樓驚魂》劇照
在國產恐怖片票房越發高漲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恐怖、奇情的電影被制作出來。
《夜盜珍妃墓》、《鬼城兇夢》、《午夜兩點》、《死期臨近》、《兇宅美人頭》。。
其實數一數,很多國內的導演最開始都是從恐怖片、鬼片走出來的。
比如李少紅、婁燁等等。
婁燁的處女座恐怖片《危情少女》
《危情少女》是中國第六代導演婁燁的處女作,也標志著國產恐怖片黃金期的終結。
短暫的繁榮之后,90年代我國的電影審查收緊,我們很少能在國內電影院看上質量高,并且比較恐怖電影了。
很多90后童鞋看的恐怖片,可能更多是來自香港、日本、歐美的舶來品。
好久,我們都沒能看上一部酣暢淋漓的國產恐怖片了。
而這次的《靈魂紙扎店》血統夠純真,正規國產。
最不容易的是,作為一部鬼片,它真的有鬼(前方高能,包含部分劇透以及恐怖圖片)。
網絡大電影大雖然成本低,在制作上都有些粗糙。
好歹在題材上,可以不用受到像院線電影那樣嚴重的審查,或多或少可以鉆些空子。
電影的主角是擁有不死之身的陰陽眼女孩小安,她在南方的小鎮上經營著一家紙扎店。
每天晚上,她會折紙燒給游魂野鬼幫助他們了卻心愿投胎。
普通的孤魂野鬼好送,
但是這幾年,小安的身邊始終跟隨著一個送不走的鬼——
她披頭散發,身穿紅衣,一看就是厲鬼。
這是鬼叫全德喜,她記不起自己的前世了。
和厲鬼總會費勁心機禍害主角的電影不同,《靈魂扎紙店》的全德喜和女主小安是一種互利互助的關系。
以往,全德喜沒來的時候,一些孤魂野鬼總是欺負小安。
逼她做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而全德喜出現后,再也沒有鬼敢欺負小安。
因為她是一只非常兇猛的鬼。
不管是人是鬼,犯她者,必然會葬送在她手上。
有了全德喜的保護,小安的日子過得比過去好些了。
但做為回報,小安要滿足全德喜的物質要求,
作為一個女的,全德喜經常會看上一些女人們都喜歡的東西,比如名牌包包,
比如,我們的男演員小胡,
額。。。不知道胡歌看到這樣的鬼片,會不會菊花一緊。
作為一個紅衣女鬼,全德喜從形象上看上去很恐怖,但誰又能知道厲鬼也緊貼時代熱點的。
全德喜功力深厚,但近日,她的魂魄開始不穩。
超度她,迫在眉睫。
但是幾次超度的機會中,小安都沒有在全德喜腳下看到黃泉水。
為了讓黃泉水流出,她必須找出全德喜前世的秘密。
然而小安沒想到,全德喜的前世故事,自己也在里面。
全德喜和小安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鋪子就不多做劇透了,大家自己到電影里去看吧。
很多看完電影的網友,都稱本片,
老卻不俗,盡善盡美,在一群阿貓阿狗中尤其鶴立雞群。
這個電影最終的結局有幾分反轉,落入了溫情鬼片的路子。
但電影中的女性情誼的另類表現,也讓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很暖心。
不過,作為一部60多分鐘的電影,它的故事顯然還不夠厚重。
編劇為了緩沖沉重的氛圍,在電影中填入了一些冷幽默段子,
比如,電影開頭,男鬼路過紙扎店,看小安燒了很多紙,開口就是——
我就是覺得你特別孝順,你家死了很多人是吧。
看到這種對白,我已經腦補出女主腦中無數的白眼了。
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笑果的呈現并不明顯,只剩下淡淡的尷尬。
不過作為一部網大,鋪子并不會用電影一樣嚴苛的標準去看待這部作品。
只不過,太久沒有看到一部有鬼的國產鬼片,頓時倍感親切。
這幾年,國產恐怖片中,不僅是很難見到鬼,連片名都基本用“詭”字來替代。
《詭替身》《詭新娘》《詭影迷情》
甚至根據中國傳統鬼怪改編的影視作品,都必須遵從“無鬼”。
所以,大家看到了鐘馗不捉鬼了,改《鐘馗降魔》了。
而11年版的《倩女幽魂》,小倩竟然是個狐妖。。。
甚至好萊塢有鬼的片子想要引進,不得不揮刀自宮。
比如12年的《黑衣女人》,電影不得不刪除結局的一段,因為結局有鬼。
而結局對于一個電影的主旨表達有多重要,不多說大家也知道。
因為有鬼,被刪得最令鋪子心痛的,還屬03年的《大只佬》。
這部電影的片名在大陸被改成了《大塊頭有大智慧》。
豆瓣僅僅6.3分。
就算不是垃圾,也離垃圾不遠了。
但就是這樣一部6分片,當年可以說是橫掃了23屆香港金像獎。
十三項大獎提名,助劉德華拿下金像獎影帝,并且打敗《無間道2》、《忘不了》等高分片,拿下最佳電影。
為啥垃圾能拿這么多獎?
因為香港和內地觀眾看的,是兩個版本。
人家看的是精華,我們看到的是閹割了精華的垃圾。
而在粵語版電影中,大只佬身能夠看破人的生死因果。
從路邊被打死的狗,他能看到狗的前世是打狗的小孩。
當他看到張柏芝時,看到的是她身后揮刺刀的日本人,知道了她必死的命運。
以上劇情由于都涉及了“封建迷信”內容,被強行刪除。
同時被刪除的還有“萬般帶不走,唯有業纏身”,這個電影主旨。
當年有人問杜琪峰有沒有看過內地版。
他生氣地擺擺手說:不要看!
在刪減版的荼毒下,相信不少影迷都已經過上了自覺下片的生活。
因為,我們在電影院永遠期待不來一部“刺激的電影”。
有時候,閹割版不僅是刪掉了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的畫面,在很多電影中,刪減會造成情節表達的不通暢,主旨的渲染力大大降低,
嚴重的就像《大只佬》,從最佳電影滑坡成“無法理解的爛片一部”
最近《生化危機:終章》,《金剛狼》為了順利過審,都進行了部分閹割。
兩部IP大電影的終結篇遭到刪減,很多追了系列十幾年的老粉都非常心痛。
作為華語電影觀眾,我們喜愛恐怖片、刺激片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
時代在進步,而歷史在倒退。
對此,鋪子只想說,盡快分級或者開拓出新的電影創作保護機制。
花了同樣的價格,得到大打折扣的體驗,內地的影迷就命該如此嗎?
電影鋪子原創,ID:movpuzi
搜索關注:電影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