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樂高蝙蝠俠》是DC電影中最偉大的一部。
又有人說干脆把其余的DC電影全用樂高拍攝好了,省得有撲街的尷尬。
全片只有105分鐘,但密集的槽點、笑點和隱藏的梗絕對會讓觀眾覺得目不暇接,還沒有思考的余地就切換到下一段了。
覺得沒看懂樂高蝙蝠俠,那是你沒搞清楚這些梗。
開篇和結尾蝙蝠俠都調戲了邁克爾·杰克遜的歌詞,比如有一段:
“If you wanna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ake a look at yourself, and then make a change.”
他把這段歌詞都歸結到了自己身上,看來蝙蝠俠也懂子曰那一套。
蝙蝠俠在嫌棄別人的同時也在不遺余力地自黑,當然被黑的對象都是以往的“失敗”之作和俗套情節,而且一口氣把影史上2016、 2012、 2008、 2005、 1997、 1995、 1992、 1989和1966年上映的前九部蝙蝠俠電影輪流黑一遍,已經78歲的蝙蝠俠就是漫畫史上的第一英雄。
蝙蝠俠在片頭吐槽“DC家能活到現在,全是靠我養活”,因為DC是“Detective Comics”的簡寫,這本漫畫中蝙蝠俠始終是主角。而且這段臺詞可以聯系到一本與小丑有關的刊物。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有多偉大無須贅述,片中的確有不少橋段都在向諾蘭版致敬,比如從片頭蝙蝠俠和華納的logo,到蝙蝠俠在與小丑對話時響起了激蕩人心的配樂,還有劫機安置炸彈毀掉哥譚的計劃,以及拜訪孤兒院的情節,這些都貫穿整個《黑暗騎士》和《黑暗騎士崛起》。
飛行員諷刺小丑說“你用兩艘船的計劃那次就失敗了”,出自《黑暗騎士》的經典情節。
片中貝恩雖然源自漫畫形象,可口音仍然保持著湯老濕特色。
另外飛行員還提到小丑搞邪惡計劃時放Prince的音樂,這是在暗示1989版《蝙蝠俠》中杰克·尼科爾森飾演的小丑。
蝙蝠俠氣急敗壞時讓小丑和他狂暴一場的臺詞,邁克爾·基頓曾經說過。
雖然角色設定較為新潮,但片中各種蝙蝠俠和反派的座駕都采用了上世紀那種修長又浮夸的風格,非常復古范兒。
像企鵝人的鴨子船,放到片里一點也不違和。
小丑大軍中大部分都是哥譚本地響當當的反派,雖然到后面的小角色越來越沒名氣,但不要覺得這些家伙都是小丑瞎編的,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在漫畫中出現過。
比如這支帶橡皮的鉛筆人。
穿著花哨的波卡斑點人。
沒什么實際作用的啞劇演員。
還有最扯的醬汁大王。真是有理有據,一本正經地扯淡。
蝙蝠俠在解決掉這幫惡棍并解除炸彈危機后,歡迎他的民眾舉起了“永恒的蝙蝠俠”的標牌。
當然,去年DC新投放的兩部重磅影片《蝙蝠俠大戰超人》和《自殺小隊》也有提及,前者把超人塑造為蝙蝠俠最大的敵人,當然那就沒小丑什么事了。
蝙蝠俠全程閃亮的雙眼也是來自《超蝙》中專門對付超人的設定,雖然現實中的玩具眼睛只是白色,不會發光。
《自殺小隊》的立意也被用在了片中,蝙蝠俠靠一幫本地惡棍抵抗外敵,雖然他一開始并不太欣賞這些烏合之眾。
另外殺手鱷游到水底安置炸彈并覺得自己要出名了的情節,也和《自殺小隊》如出一轍。
而炸彈危機爆發時,科學家在電視上用《樂高大電影》的主角艾米特演示了掉入深淵的效果。
急凍人被警察警告后,回嘴的那句“不,你們都別動”,源自《絕地戰警》,布魯斯·韋恩走紅毯時還提到了這部片。
蝙蝠俠回家后,炸彈被存入了他的收藏室,其中不乏一些其它道具,比如經典的機械恐龍和便士1的硬幣,雖然只有那么一幕。
在蝙蝠俠琳瑯滿目的制服中,出現了許多經典套裝,當然也不乏一些隱藏彩蛋,比如提到了“新52”漫畫和左側“長翅膀的復仇者”,除了鋼鐵俠不忘黑一下復聯。
蝙蝠電腦中的智能管家名為Puter,其實是電腦一詞的縮寫,但配音和蘋果的Siri如出一轍。
小羅賓雖然名為理查德·格雷森,小伙伴們叫他迪克,但整個羅賓的裝束取材于女羅賓凱莉·凱利。
但最后他回到蝙蝠洞中換了一件更合身的夜翼制服,也就是他日后的身份。
至于阿福所穿的兩套制服,都是源于60年代的電視劇版,多少有些青蜂俠的意思。
再說說正義聯盟的集體客串,這些英雄平日里與蝙蝠俠關系甚好,可是卻沒請他參加57屆“年會”。的確正義聯盟始創于1960年,到現在剛好57歲。
蝙蝠俠來到超人的孤獨堡壘后按下門鈴,響起了作曲家約翰·威廉姆斯為超人定制的經典樂曲。請注意此時的超人還是紅內褲外穿的版本。
超人和綠燈俠在片中有一句互動,因為兩人關系最好,而且配音演員正是《龍虎少年隊》的兩位主演。
然后綠燈俠也有些黯然神傷,覺得有時候超人沒有聯系他,確實,他不會出現在今年的《正義聯盟》中。
孤獨堡壘的內部裝修取材于最早的一部《超人》,控制室里插滿了氪星水晶。
至于只出現了一幕的哥譚街頭有多少事無巨細的設定呢?比如老太太過馬路的情節,在企鵝人的那部《蝙蝠俠歸來》中出現過。
還有一塊航空公司的廣告片上借用了超人的經典臺詞。
這家航空公司名為菲利斯航空,暗示了綠燈俠哈爾的女朋友卡蘿·菲利斯,她同樣是一位燈俠。
警察局一位奧哈拉警探,源自60年代電視劇中的類似角色。
女警長芭芭拉在漫畫中確實是蝙蝠女,不過她更類似羅賓的角色,對蝙蝠俠持敬愛的態度,并沒有加入哥譚警局。
這部DC為主的影片,主演加客串起碼有五十多位,除了典型的哥譚反派和一大幫正義聯盟成員外,片尾甚至還引入了許多被困在幻影區的經典電影反派,比如吸血鬼德古拉、大白鯊、《神秘博士》中的“英國機器人”Dalek、《黑客帝國》中的史密斯:
《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這家伙使用的臺詞和魔法全是由J·K·羅琳欽點。別忘了飾演伏地魔的拉爾夫·費因斯這次給管家阿福配音,可惜兩個角色沒有任何互動。
《魔戒》中的索倫,以及之后要大戰一場的大猩猩金剛和大蜥蜴哥斯拉等等,總之不光華納電影中的角色,連環球的怪獸宇宙都來玩耍了。
當然恐怖片中的各種大魔王也在導演的考慮范圍內,不過那些影片對于兒童并不友好,也就作罷了。
這一切恰到好處地展示了樂高電影一貫的大亂斗風格,任何宇宙的對手都能齊聚一堂。
小丑在蝙蝠洞中揭蝙蝠俠老底時,甩出了《甜心先生》、《緣分天注定》、《愛狗男人請來電》等各種美國言情片,當然這些電影并不適合單身狗。
小丑和蝙蝠俠死斗的那間玻璃屋子,致敬了李小龍的經典影片《龍爭虎斗》。
另外,小丑與那個會飛的八筒拿母親名字開玩笑,其實是暗示《超蝙》中關于瑪莎媽媽梗的糟糕情節。
蝙蝠俠要將疾行者趕到哥譚和布魯德海文的交接處,漫畫中確有此地,之后要由夜翼來守護。
還有一處比較難以想到的彩蛋,蝙蝠俠在獄中問芭芭拉隊友是誰,后者提到了“Fox Force Five”,這正是烏瑪·瑟曼在《低俗小說》中演電視劇參與過的組織。
給全片貢獻最大的導演克里斯·麥凱,也不忘親自客串一把,蝙蝠俠的笑聲就是由他來配音。
至于更多十分影迷向的彩蛋,也歡迎各位觀眾親自尋找,有遺漏的部分歡迎在留言中補充,重點是大家多支持一下這類十分極客向的電影。
▲
及時發布熱點影事
有態度的原創影評
貼心的觀影指南
與用戶實時有獎互動